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溫下的工作者:攤鋪瀝青體感溫度90度 每天喝掉5、6桶水

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 中央氣象臺昨晚(23日)6點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預計今天白天, 西北地方東部、黃淮、四川盆地中東部、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 這已經是中央氣象臺連續第17天發佈高溫預警。 預計未來一周, 黃淮到江南一帶大範圍的高溫天氣仍會持續。

炎炎夏日, 當大多數人減少外出、躲進空調房內納涼避暑之時, 卻有這樣一群可敬的人頂著烈日、冒著酷暑, 揮汗如雨地在高溫的“烤”驗下堅守崗位。 他們身上沒有什麼感天動地的事蹟, 他們對高溫也並非有特別的忍耐力。

他們揮灑的是汗水, 擔負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們用汗水保障了社會的正常運轉。 中國之聲“向高溫下的工作者致敬”, 今天關注道路施工人員、機場地面工作者、垃圾處理廠工人。

炎熱盛夏正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黃金季節, 山東淄博壽濟路桓台段正在進行底層瀝青攤鋪, 幾名築路工站在剛攤鋪開瀝青的路面上, 用鐵鍬將攤鋪下來的瀝青弄得更平整, 此時驕陽似火, 剛一靠近滾滾熱浪便撲面而來。

頭頂烈日暴曬, 瀝青攤鋪機操作工張龍江每天要開著攤鋪機在高溫下作業6個小時, 瀝青溫度一般在150度到160度, 傾倒瞬間人體感受溫度最高能到80、90度。 張龍江說, “倒料時, 眼前熱量太陽毒的時候得接近80度。

張龍江不一會就拿起毛巾擦擦滿臉的大汗, 他身邊有一個水桶, 張龍江說這個桶能盛3斤水, 每天自己都要喝掉5、6桶水。 儘管辛苦, 但看著路一點點在自己腳下修建暢通, 心裡就無比暢快。

暑運來臨, 不少人選擇乘飛機出行。 每一個航班的安全起降都少不了那些在烈日下堅守的機場工作人員。

中午一點,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淨空鳥害防控中心生態調研員張娜正在機場跑道北面的攔鳥網前, 用望遠鏡觀測區域內的飛鳥, 火辣的太陽把她的臉曬得通紅。 張娜告訴記者, 一隻重量僅500克的鳥與一架時速370公里的飛機相撞會產生高達3噸的衝擊力。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機場周邊生態環境進行分析, 為鳥害防治提供科學支撐,

防止危險發生。 每天她要沿著這條2.5公里長的攔鳥網往返兩次, 一天下來就是10公里:“每一趟至少三小時, 高溫天氣下在這走一趟, 汗從下巴一滴一滴往下滴, 他們都叫我們女漢子, 每天化了妝來流汗都擦掉了。 ”

連日來南昌持續暴曬天, 最高氣溫將近40攝氏度。 高溫酷暑下在南昌市麥園垃圾處理廠填埋區, 工人黃立標正將新運來的垃圾進行填埋, 揮鍬、翻弄、壓土, 渾身早已被汗水浸透, 儘管為了避免暴曬穿上了長衣長褲、戴上了帽子, 但他的臉和脖子在太陽暴曬中依然開始泛紅脫皮, 產生陣陣灼燒感。 黃立標介紹, “早上6點到晚上7點是工作時間, 中午休息1小時。 南昌市每天基本有兩千多噸垃圾全部運到這裡來,

溫度高、味道特別難聞, 呼吸比較困難, 十多年了都習慣了。 ”

在向高溫下的堅守者致敬的同時, 提醒廣大室外工作者, 一定要採取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多補充水分, 防止中暑, 一旦發生中暑, 應當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救治。

除了勞動者的自我防護, 用人單位還應當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 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 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據國家安監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等部門印發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 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 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

另外, 凡是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 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烈日當頭, 為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 勞動者沒有缺席, 對勞動者的關心和關懷更不應該缺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