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廣時評】拒絕微腐敗,需要大“定力”

撰寫:欒紅

從2015年開始, 中央紀委每月集中通報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至今已通報了25次。 最新一期通報的案件有67起, 涉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在通報的案件中, “騙取國家占地補償款”“套取退耕還林款”“截留侵佔危房改造資金”“套取惠農惠牧補貼資金”等動用群眾補償款的案件35起, 超過通報總數的一半;有8起涉及扶貧領域的貪污腐敗問題, 如“擅自指定貧困戶”“騙取易地扶貧搬遷補助資金”“違規冒領村民扶貧物資”等。 67起案件, 腐敗數額多數不大, 危害卻顯然不小。 2017-07-2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反腐高壓之下, 微腐敗為何仍屢打不絕?這與少數基層幹部的權力意識息息相關。 他們始終信奉“有權不用, 過期作廢”。 在惠農補貼、危房改造、征地拆遷等領域, 無中生有、以假亂真、以少充多、虛列虛增, 充分利用手中管審批、管項目、管資金的權力, 雁過拔毛, 螞蟻搬家。 教體局校產辦幹部每採購一本練習簿要5厘錢“好處費”;財政所副所長截惠民資金6萬多次, 最少資金一筆才兩毛七……, 這些看似微小的腐敗, 背後反映出的是權力觀的扭曲。

少數基層幹部仍然暗自奉行潛規則, 將制度束之高閣。 他們接待辦事群眾, 還是那套“門難進, 臉難看, 事難辦”, 非讓群眾托關係找熟人走後門, 自己從中撈取好處。

還有少數基層幹部“大事不敢犯,

小事無所謂”。 他們認為偶爾坐公車理個發、超標準接待老領導、虛開發票套取資金、私設小金庫、向群眾要兩條煙等都是小事兒, 法不責眾、法不責微。 反腐反到如此小事兒就是不近人情。

蠅貪成群, 其害如虎。 各級領導幹部都應該清醒地看到, 中央“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不可存任何僥倖。 同時, 更應該懂得珍視人民賦予的權力, 真正從內心樹立起強大的“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