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番茄栽培技術 番茄空洞的症狀、原因及對策

番茄空洞症狀

番茄空洞果是指果皮與果肉膠狀物之間具空洞的果實。 常見的類型主要有3種:胎座發育不良, 果皮、隔壁很薄看不見種子;果皮、隔壁生長過快及心室少的品種,

節位高的花序易見到;果皮生長發育迅速, 胎座發育跟不上而出現空洞果。

造成“空心果”的直接原因:

1、激素的影響:開花前兩天往花萼、花梗及花蕾上噴施激素後, 果實發育速度比正常果實快, 但胎座發育不良,

使子房產生空洞果。

2、硼元素對促進養分在果實內部運輸有重要作用, 若缺硼則果肉部分養分吸收受阻形成空洞果。

3、光照不足, 光合產物少或營養供應不足向果實輸送的營養物質供不應求, 形成空洞果。

4、溫度超過35℃, 且持續時間長或授精不良的果實在高溫條件下呼吸和代謝作用加快, 使果肉組織的細胞分裂加快形成空洞果。

5、四穗以上的果實或同一果穗中遲開花的果實, 營養物質供應不足時, 也易出現空洞果。

6、需肥量多的大型品種, 生長後期如營養跟不上, 碳水化合物積累少, 也會出現空洞果。

7、在溫室番茄栽培中, 坐果期和膨果期由於土壤過於乾燥, 水分供應不足, 也會引起空洞果。

減少番茄空洞解決辦法

1、選用心室多的品種。

2、提高水溫。 澆灌大棚番茄水溫必須預先提高10℃以上, 可利用大棚一角暫存澆灌水, 以利提溫。

3、加強光照。 生長中後期要適當打杈和摘葉, 增強光照, 促進通風。 通常是結果枝上果實採摘後, 位於其下面的側枝要及時打掉, 以保證坐果枝的營養供應,

同時將結果枝下面的葉片全部摘除。 果穗上的葉片不可摘除, 以保證上層果實發育良好。 如果光照不足, 可人工補充光照。 加強溫度管理。 這時候白天的溫度控制在25~30℃左右, 晚上的溫度在15~20℃, 以防止秧苗徒長。 番茄在花期時對溫度比較敏感, 特別是開花前5天和開花後3天, 低於15℃或高於30℃都不利於開花、授粉。 在結果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 夜間控制在15℃左右。

4、合理澆水。 在保證正常生長的前提下, 以控水為主。 開花前, 水分保持中濕程度, 土壤含水量65~75%, 結果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土壤含水量在75~85%之間。 一般在番茄長到核桃大小的時候開始澆水施肥, 可以隨水沖施有機肥或複合肥。 以後視植株的長勢、天氣狀況, 摘一茬番茄, 澆一次肥水。

5、合理施肥。 合理補充大量元素氮、磷、鉀, 協調好植株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 後期以高鉀成分為主的。 坐果前補充優質的鈣肥, 並提倡鈣硼同補。 追肥要在坐果前薄施, 坐果後重施, 分次追肥。 番茄後期仍應該正常澆水追肥, 當番茄剩餘兩穗果時, 菜農可以停止施肥。

6、合適點花配方。 根據自己的點花習慣, 選擇合適的點花藥濃度和配方。

之前發了一個關於番茄空洞問題,有讀友反應,查詢資料,現再發一次,希望能幫到你。可以再看下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番茄栽培技術 預防番茄空洞果 連結

番茄膨果期肥料使用技術 視頻連結

番茄種植的田間管理技術連結

番茄種植,必須先瞭解番茄的生物學特性及生育週期連結

國外番茄 從地裡採摘到深加工全程機械化視頻 連結

一部關於農藥,有機種植的紀錄片,值得一看。

蜜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不只在影響你的餐桌 臺灣紀錄片《蜂狂》上 連結

蜜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不只在影響你的餐桌 臺灣紀錄片《蜂狂》下連結

之前發了一個關於番茄空洞問題,有讀友反應,查詢資料,現再發一次,希望能幫到你。可以再看下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番茄栽培技術 預防番茄空洞果 連結

番茄膨果期肥料使用技術 視頻連結

番茄種植的田間管理技術連結

番茄種植,必須先瞭解番茄的生物學特性及生育週期連結

國外番茄 從地裡採摘到深加工全程機械化視頻 連結

一部關於農藥,有機種植的紀錄片,值得一看。

蜜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不只在影響你的餐桌 臺灣紀錄片《蜂狂》上 連結

蜜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不只在影響你的餐桌 臺灣紀錄片《蜂狂》下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