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揭秘湄公河巡邏執法 店主:來勒索的人少多了

來源:中國員警網 作者:田文生

揭秘湄公河巡邏執法 店主:來勒索的人少多了

四國聯合巡航艦隊編隊經過緬甸、老撾、泰國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水域。 記者田文生 攝

揭秘湄公河巡邏執法 店主:來勒索的人少多了

全副武裝的員警在巡航途中高度戒備, 維護湄公河的秩序。 記者田文生 攝

湄公河上的員警故事

——中國青年報記者親歷第36次中老緬泰4國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

7月24日11時, 雲南西雙版納關累港, 第36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的102名執法隊員安全靠泊, 宣告此次勤務圓滿完成。

2011年10月, 舉國震驚的“湄公河慘案”發生,

毒梟糯康集團致13名中國船員慘死他鄉。 湄公河, 那條流經中老緬泰多國的國際河, 以其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和一度混亂不堪的治安狀況, 令人不寒而慄。

聯合巡邏執法, 就是自“湄公河慘案”後開始的。 執法編隊重點在“金三角”、老撾孟莫、班相果重點水域, 聯合開展毒品查緝和群眾走訪活動。

中國青年報記者全程見證了第36次聯合巡邏執法行動。

艇隊平穩:茶水可倒“九分滿”

雄渾的汽笛聲中, 7月21日8時, 4艘船艇組成編隊, 向湄公河進發。

出發的前一天, 西雙版納遭受今年以來最大的暴雨, 景洪城區成了“水城”, 很多車輛淹沒入水。 瀾滄江-湄公河的水因此變得渾濁異常, 記者用礦泉水瓶裝了一瓶水, 沉澱下來的泥沙占了約1/4。

在渾黃的水面上, 漂浮著大量的樹木、雜草, 有的樹幹長達五六米、直徑有30~40釐米。 一個接一個的漩渦, 讓江面看上去好像正在沸騰著的小米濃粥。

這些大樹枝是螺旋槳的致命殺手, 艇隊避讓著漂浮物前行。 絕大多數情況下, 船隻平穩得如同在地面一般, 茶杯裡的水可倒九分滿而不會漾出茶杯, 偶爾有微微的抖動, 但不會讓人感到任何不適。

如果不是在執行任務, 船外的迤邐風光令人流連:茂密的熱帶雨林撲面而來, 碧綠的樹葉在雨水沖刷之下, 染綠了一重又一重的山巒。

這是一趟旨在維護安全的旅程, 但巡航的員警自身, 卻受到潛在的安全威脅:這種威脅首先來自各種民間地方武裝, 巡航壓縮了他們勒索各國船隻的空間,

意味著他們財源的流失;威脅還可能來自糯康——在中國被宣判並執行死刑的毒梟——的殘餘勢力。

全副武裝的員警穿著具備防彈功能的救生衣, 警惕地觀察著兩岸的叢林和水面的船隻。 望遠鏡裡, 一群群尾巴長長的猴子在森林裡跳來跳去。

同時, 員警們還需要防範登革熱的威脅。

巡邏船攜帶了充足的食物、水和武器, 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 比食物更充足的, 是四國維護湄公河安全的信心和決心。

民間走訪:“那些來店子勒索的人少多了”

湄公河被稱為“東方的多瑙河”, 這條4880公里的東南亞最長河流是世界第六大河, 發源于中國青藏高原, 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 沿途的眾多國家, 讓湄公河沿岸呈現出了多種特色民俗,

眾多傳說更是為其蒙上了神秘面紗。

在這條河流上, 一度流淌著財富。 2001年6月, 中老緬泰四國在瀾滄江-湄公河800多公里的航道上實現自由通航。 此前, 小而精幹、外形酷似半條黃瓜的“黃瓜船”讓河面充滿勃勃生機。

但繁榮背後, 是越來越嚴峻的安全問題:湄公河的很多航段都是國與國的界河, 處於“兩不管”狀態, 航道上殺人、綁架、槍擊、爆炸等嚴重暴力犯罪活動時有發生;經常有商船遭到不明持槍人員強行攔住“檢查”, 或收取“保護費”, 或掠走錢財貨物。

2011年10月5日, “湄公河慘案”震驚了世人。 事件讓湄公河航運一度中斷, 很多人退出航運, 造船廠關門停業, 很多港口成為有名無實的“死港”。

“10·5”事件後, 雲南公安邊防總隊水上支隊正式組建。

當月31日, 中老緬泰四國在北京決定建立湄公河流域安全執法合作機制, 進一步加強情報資訊交流、聯合巡邏執法、聯合整治治安突出問題、聯合打擊跨國犯罪、共同應對突發事件, 共同維護湄公河國際航運安全和沿岸地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四國聯合巡航讓湄公河逐漸恢復正常的航運秩序, 湄公河已經徹底“復蘇”。 如今, 河面上的輪船雨後春筍般冒出, 比“10·5”事件時多出100多艘, 航行于水上的客貨量, 更是遠遠超出當時的水準。

過去, 湄公河上船舶的噸位最多300噸, 如今, 出現了500噸級的貨船, 這意味著船主不再擔憂航運安全, “敢於投入大錢造大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