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昆明世博園旅遊攻略

作者:背包客聯盟丨吖吖

溫馨提示

本文選自《螞蟻攻略》指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速覽

世界園藝博覽園又稱世博園, 位於昆明東北郊的鳴鳳山下,

距市區約6公里, 是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會址。

世博園園區分室內和室外兩部門, 由五大展館、六個專題展園、三大室外展區組成。 園內的建築藝術和雕塑藝術融為一體, 加上各國館內、園外各種珍貴植物和花卉的裝扮, 更把世博園襯托得五彩繽紛。 世博園內的中心廣場、遊樂場、標誌塔、花園大道等景點相映成趣, 置身園中, 宛如步入花的世界、綠色的海洋。

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 世博園憑藉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獨有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價值, 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園藝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價值可持續性的會址文化遺產。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世博路10號

景點

國際館

位於博覽園的最東端, 主游路收尾處, 離博覽園主入口約2公里。 主體建築以鬱鬱蔥蔥的山林作背景, 環境優美。 建築造型由一圓形主體和100多米長的弧形牆組成, 以大體量的展覽空間展現在觀眾面前。 建築結構通過幾個同心圓柱網形成幾個完整而流動的空間。

世界各國的展室環繞中庭佈置, 充分體現了平等和睦的國際大家庭關係;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築有一種向上向前的動感和氣勢, 象徵著人與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紀的決心。 館前廣場結合地形設置庭園,前面有景觀水流、綠草鮮花, 室外綠化和室內綠化相 互映襯, 使展館佈局溶於大自然。

中國館

是99世博會最大的室內展館, 它與人與自然館、大溫室主廣場(新世紀廣場)構成世博會主場館區。 處於廣場北面較高地勢, 正對中心廣場, 設有供開幕、閉幕和開展會期活動使用的觀禮台。 中國館建築佈局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手法, 形成院落式建築群體, 通廊將各功能展廳有機組合在一起。 建築風格結合漢代宮苑建築與南方民居建築, 綠瓦白牆, 綠色代表生命, 更是園藝的象徵, 白色代表著和平與和諧。 中央內庭園分為江南庭園、北方庭園和大理庭園, 既集中表現了中國園林園藝風采, 又是觀光、休息的理想場所。

科技館

位於國際室外展區的中段, 北靠山坡、南臨12米寬的主游路, 東西兩側分別與茶園和國際室外展區相鄰。 結合用地狀況, 科技館從總體上分為展廳與環幕影院兩部分, 展廳沿主游路後退40米呈長方形平面佈置, 前面設計為小廣場, 廣場四周以綠化、小品、旗杆襯托環境氣氛;環幕影院設計成球狀, 位於展廳右前方,隱喻一個果實。科技館以“園藝與科技”為主題,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序言、大自然的饋贈、歷史的回眸、智慧營造的綠洲、生命的翅膀五個部分。

人與自然館

是99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臺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大溫室

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誌性和景觀性。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四個展區。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

竹園

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余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余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佈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和蝴蝶泉。

盆景園

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占地面積5880平方米。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簷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茶園

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

藥草園

占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藥種植為主。在佈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藥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餘株,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共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四個區。

蔬菜瓜果園

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蔬菜瓜果。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具體展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

門票

▌票價

門票100元/人,14:00之後70元/人;

套票150元/人,含世博園、三江漂流、4D電影。

▌免票政策

1.2米以下(含1.2米)的兒童、70歲以上的老年人、離休幹部以及殘疾人憑相關證件可免票入園。

▌優惠政策

學生、現役軍人、60-69歲老年人、退休人員、殘疾人(僅限各省、市頒發的殘疾證)以及身高1.2-1.4米(含1.4米)的兒童憑相關有效證件享受半票優惠。

▌開放時間

08:00-17:30

住宿

昆明的住宿條件較為成熟,各種賓館招待所,各種星級酒店都有,酒店品牌、檔次較齊全,方便選擇。建議選擇北京路、東風路沿線住宿,出行交通較便利。旅遊淡旺季價格會有所差異,節假日建議提前預定。

▌住宿指南

背包客聯盟預定酒店享受會員價

美食/特產

▌美食介紹

雲南菜又叫滇菜,選料廣泛,以烹製山珍、水產見長,口味與川菜類似,口味偏重,以酸辣為主,雲南人尤其喜歡吃土豆(也被稱為洋芋)、菌類(每年5-10月)。昆明市小吃融匯雲南各地小吃特色,遍佈大街小巷,南屏街、大觀商業城、和平村等眾多美食街,都能滿足吃貨的胃口。

▌美食推薦

米線

是當地人最喜歡的食物,涼、燙、鹵、炒皆有,最出名的莫過於過橋米線,另外小鍋米線、鹵米線、炒米線、涼米線、砂鍋米線等也很受歡迎。過橋米線已有百多年歷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吃法獨特,將生的鴿蛋或者雞蛋磕入湯碗,再依次加入生五花肉片和雞肉片,輕輕攪動後加入燒肉等熟肉,然後加入韭菜、豌豆尖等輔菜和米線,最後放調味料。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吃起來要小心燙口哦,米線滑爽,入口味道極好。

包漿豆腐

其外表上看和普通的豆腐沒什麼區別,但熟了之後咬開豆腐便流出白花花的漿液因此而得名包漿豆腐。一般油炸和烤吃最常見,油炸要趁熱吃,而烤的則要等一等,還有一點余溫時最美味。烤包漿豆腐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時間烤長了漿就少了。

野生菌

是雲南省特有的野生食用菌,生長在海拔2000--4000米的地方,味道特別鮮美,是滇菜一種常用到的食料,烹調的美食種類也比較多,特色還是集中在野菌的美味上。

推薦:官渡區野生菌一條街

燒餌塊

“燒餌塊”是雲南當地的一種民俗小吃,用煮熟的大米飯壓成塊狀,通常是圓形薄餅狀,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後塗上醬料和菜餡即可。做法與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餌塊的原料是大米。

破酥包子

久負盛名的雲南風味小吃,原來在小飯館或大排檔出現,如今在各大賓館飯店都能品嘗到。破酥包子的餡心有鹹、甜兩種。咸餡主要是將上清湯、醬油、味精、胡椒粉、蔥薑末和鹽,放進鍋裡炒香,倒入鮮肉丁、冬菇、冬筍等拌成。甜餡是用熟火腿加白糖、蜂蜜、冬菇末等拌成。 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營養很豐富,油而不膩,十分酥軟。

官渡粑粑

昆明官渡的地方特產,又稱蕎麥粑粑,是官渡人最喜愛的麵食之一。粑粑內含芝麻、花生、核桃等磨細果仁與白糖混合為餡,鬆軟香甜,十分可口快意。剛出爐的粑粑非常燙手,顧客得用店家提供的“筲笈”來盛粑粑,等涼後再裝袋拿走。

推薦:官渡區官渡古鎮

宜良烤鴨

又稱滇宜牌燒鴨,是雲南省經典的漢族傳統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選用宜良本地的土鴨子,也叫小麻鴨,一隻只有一斤多重,肉少而香、不油膩,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內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豔,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

滇味燒烤

雲南的燒烤與別的地區最主要的區別體現在醬料上面。在昆明吃燒烤,一般可以得到兩個獨特的蘸碟,一為幹碟,一為濕碟,幹濕交加,更有風味。獨特的雲南燒烤包括糯米藕,小瓜,土豆,茄子,豬蹄,烤魚以及各種昆蟲。尤其以外脆內糯的烤豬蹄以及鮮香美味的烤魚獨具特色。

▌特產速覽

雲南是著名的植物王國,四時鮮花不斷。昆明花市很多,價格便宜。除此之外,雲南的多民族造就了各種頗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帶回去饋贈親友,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土特產品主要是各種野生菌的乾貨、雲煙、雲腿、菌菇、民族蠟染、紮染等。除此之外,在昆明還能購得許多外省市不易見到的特色產品,如:熱帶的水果,緬甸的寶石、紅柚木,高寒山區的蟲草等等,還有眾多少數民族的特色飾物和用品。

路線推薦

▌昆明休閒三日遊

旅行特色

有觀光、有體驗,有遊覽、有學習,有自然、有人文。三天時間瞭解它,揭開高原腹地春城的神秘面紗。

路線設計

D1:滇池 > 西山 > 雲南民族村

D2:石林

D3:世界園藝博覽園 > 金馬碧雞坊

▌安心出行保障有我

自助遊有風險,背包客聯盟提示您購買保險

石林景區旅遊攻略

玉龍雪山旅遊攻略

麗江古城一日遊行程線路

普達措國家公園旅遊攻略

位於展廳右前方,隱喻一個果實。科技館以“園藝與科技”為主題,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序言、大自然的饋贈、歷史的回眸、智慧營造的綠洲、生命的翅膀五個部分。

人與自然館

是99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臺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大溫室

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誌性和景觀性。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四個展區。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

竹園

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余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余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佈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和蝴蝶泉。

盆景園

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占地面積5880平方米。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簷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茶園

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

藥草園

占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藥種植為主。在佈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藥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餘株,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共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四個區。

蔬菜瓜果園

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蔬菜瓜果。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具體展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

門票

▌票價

門票100元/人,14:00之後70元/人;

套票150元/人,含世博園、三江漂流、4D電影。

▌免票政策

1.2米以下(含1.2米)的兒童、70歲以上的老年人、離休幹部以及殘疾人憑相關證件可免票入園。

▌優惠政策

學生、現役軍人、60-69歲老年人、退休人員、殘疾人(僅限各省、市頒發的殘疾證)以及身高1.2-1.4米(含1.4米)的兒童憑相關有效證件享受半票優惠。

▌開放時間

08:00-17:30

住宿

昆明的住宿條件較為成熟,各種賓館招待所,各種星級酒店都有,酒店品牌、檔次較齊全,方便選擇。建議選擇北京路、東風路沿線住宿,出行交通較便利。旅遊淡旺季價格會有所差異,節假日建議提前預定。

▌住宿指南

背包客聯盟預定酒店享受會員價

美食/特產

▌美食介紹

雲南菜又叫滇菜,選料廣泛,以烹製山珍、水產見長,口味與川菜類似,口味偏重,以酸辣為主,雲南人尤其喜歡吃土豆(也被稱為洋芋)、菌類(每年5-10月)。昆明市小吃融匯雲南各地小吃特色,遍佈大街小巷,南屏街、大觀商業城、和平村等眾多美食街,都能滿足吃貨的胃口。

▌美食推薦

米線

是當地人最喜歡的食物,涼、燙、鹵、炒皆有,最出名的莫過於過橋米線,另外小鍋米線、鹵米線、炒米線、涼米線、砂鍋米線等也很受歡迎。過橋米線已有百多年歷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吃法獨特,將生的鴿蛋或者雞蛋磕入湯碗,再依次加入生五花肉片和雞肉片,輕輕攪動後加入燒肉等熟肉,然後加入韭菜、豌豆尖等輔菜和米線,最後放調味料。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吃起來要小心燙口哦,米線滑爽,入口味道極好。

包漿豆腐

其外表上看和普通的豆腐沒什麼區別,但熟了之後咬開豆腐便流出白花花的漿液因此而得名包漿豆腐。一般油炸和烤吃最常見,油炸要趁熱吃,而烤的則要等一等,還有一點余溫時最美味。烤包漿豆腐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時間烤長了漿就少了。

野生菌

是雲南省特有的野生食用菌,生長在海拔2000--4000米的地方,味道特別鮮美,是滇菜一種常用到的食料,烹調的美食種類也比較多,特色還是集中在野菌的美味上。

推薦:官渡區野生菌一條街

燒餌塊

“燒餌塊”是雲南當地的一種民俗小吃,用煮熟的大米飯壓成塊狀,通常是圓形薄餅狀,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後塗上醬料和菜餡即可。做法與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餌塊的原料是大米。

破酥包子

久負盛名的雲南風味小吃,原來在小飯館或大排檔出現,如今在各大賓館飯店都能品嘗到。破酥包子的餡心有鹹、甜兩種。咸餡主要是將上清湯、醬油、味精、胡椒粉、蔥薑末和鹽,放進鍋裡炒香,倒入鮮肉丁、冬菇、冬筍等拌成。甜餡是用熟火腿加白糖、蜂蜜、冬菇末等拌成。 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營養很豐富,油而不膩,十分酥軟。

官渡粑粑

昆明官渡的地方特產,又稱蕎麥粑粑,是官渡人最喜愛的麵食之一。粑粑內含芝麻、花生、核桃等磨細果仁與白糖混合為餡,鬆軟香甜,十分可口快意。剛出爐的粑粑非常燙手,顧客得用店家提供的“筲笈”來盛粑粑,等涼後再裝袋拿走。

推薦:官渡區官渡古鎮

宜良烤鴨

又稱滇宜牌燒鴨,是雲南省經典的漢族傳統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選用宜良本地的土鴨子,也叫小麻鴨,一隻只有一斤多重,肉少而香、不油膩,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內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豔,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

滇味燒烤

雲南的燒烤與別的地區最主要的區別體現在醬料上面。在昆明吃燒烤,一般可以得到兩個獨特的蘸碟,一為幹碟,一為濕碟,幹濕交加,更有風味。獨特的雲南燒烤包括糯米藕,小瓜,土豆,茄子,豬蹄,烤魚以及各種昆蟲。尤其以外脆內糯的烤豬蹄以及鮮香美味的烤魚獨具特色。

▌特產速覽

雲南是著名的植物王國,四時鮮花不斷。昆明花市很多,價格便宜。除此之外,雲南的多民族造就了各種頗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帶回去饋贈親友,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土特產品主要是各種野生菌的乾貨、雲煙、雲腿、菌菇、民族蠟染、紮染等。除此之外,在昆明還能購得許多外省市不易見到的特色產品,如:熱帶的水果,緬甸的寶石、紅柚木,高寒山區的蟲草等等,還有眾多少數民族的特色飾物和用品。

路線推薦

▌昆明休閒三日遊

旅行特色

有觀光、有體驗,有遊覽、有學習,有自然、有人文。三天時間瞭解它,揭開高原腹地春城的神秘面紗。

路線設計

D1:滇池 > 西山 > 雲南民族村

D2:石林

D3:世界園藝博覽園 > 金馬碧雞坊

▌安心出行保障有我

自助遊有風險,背包客聯盟提示您購買保險

石林景區旅遊攻略

玉龍雪山旅遊攻略

麗江古城一日遊行程線路

普達措國家公園旅遊攻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