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虎志」孫政才發跡史:學而優則仕 43歲成正部

核心提示:前後對比可以發現, 關於選人用人問題、國有企業腐敗問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問題在兩次巡視中均有提及。 特別是在巡視“回頭看”中, 中央巡視組在回饋問題中, 措辭相當嚴厲, 尤其是關於“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的表述, 引發外界不少聯想。

7月24日下午, 中紀委網站發佈消息, 鑒於孫政才同志涉嫌嚴重違紀, 中共中央決定, 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

這一消息並不意外, 多日前坊間關於孫政才政治前途的討論已經頗多。

回首孫政才從政生涯, 這位“60後”高幹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前程被普遍看好, 甚至一度引發外界頗多猜測。

但事實證明, 反腐一直在向縱深發展, 無論是涉腐官員級別多高, 都逃不脫反腐之網。

39歲的副省級幹部

孫政才政治生涯的關鍵字是兩個字:農業。 作為學者型官員, 他從農業起步, 並在農業領域達到個人從政後的一個高峰。

1963年, 孫政才出生在山東榮成市一個叫五龍嘴的海邊村, 1987年, 他自北京農林科學院畢業後, 便留校工作。 從玉米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長、農林科學院副院長, 孫政才一路升遷。

1995年, 孫政才升任北京農林科學院黨委副書記, 並成為主持工作的常務副院長。

期間, 他參加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 獲得農學博士學位。

學而優則仕, 1997年, 孫政才迎來政治生涯中第一個轉機。 當年, 農學博士孫政才被調任北京“京郊糧倉”順義縣, 出任縣委副書記、代縣長。

離開工作了十年的北京農林科學院, 孫政才正式從學界轉入政界。

之後順義由縣改區, 在北京市地位上升。 孫政才也從縣長轉為區長, 隨後又升遷至區委書記。

2002年是孫政才又一個轉捩點, 當年, 北京市委常委改選, 按照差額一人的規定, 市委將孫政才增為候選人。 作為所有候選人中年紀最輕資歷最淺者, 一開始, 孫被普遍認為是陪跑角色。

但最後的結果出乎意料, 年僅39歲的孫政才當選為北京市委秘書長, 進入北京市委常委序列, 晉升副省級幹部。

43歲擢升正部

在北京市委秘書長位置上工作了四年後, 2006年, 孫政才回歸農業老本行, 出任農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是年, 孫政才43年, 成為當時中央部委中最年輕的“一把手”, 一時有“少帥部長”之稱。

彼時, 農業稅剛剛取消, 農民告別了幾千年來“納皇糧”時代, 農業正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糧食連年增長, 農民增收迅速、新農村建設方興未艾,

“三農”問題成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為農業部長, 孫政才頗受關注, 頻頻亮相各大媒體, 這是他從政經歷中比較活躍的一段時期。

2009年, 孫政才卸任農業部長, 出任吉林省委書記。 在主政這個農業大省期間, 孫政才提出建設“五大一強”的發展戰略, 即把吉林建成糧食、牧業、林業、北方特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大省和農村經濟強省。

在孫政才的規劃中, 作為主要糧食主產區, 吉林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基礎保障、科技創新、制度支撐“四個體系”, 著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主要依靠物質投入向科技支撐、靠天吃飯向提高物質裝備技術水準、分散經營向產業化經營和合作經營等方面的轉變, 真正實現農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經過在吉林省的歷練, 孫政才迎來事業的高峰, 2012年, 他從東北來到西南, 出任重慶市市委書記, 並順理成章地進入中央政治局。

眾所周知, 由於“薄、王”問題, 這個直轄市一度備受關注, 在很長一段時期成為全國輿論焦點。 孫政才初到重慶講話時稱, 中共中央決定他到重慶工作, 能為推動重慶改革發展造福各族人民盡一份力量, 他感到非常光榮。 他有做好工作的堅定信心, 同時深感擔子很重責任很大。

孫政才進一步表示, 他一定常修為政之德、常懷親民之心、常立奮進之志、常存敬畏之念, 做到政治堅定、工作勤奮、作風務實、生活簡樸、嚴謹自律。

54歲走向仕途終點

主政重慶期間, 孫政才行事低調, 極少接受採訪, 即使每年兩會期間,孫政才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面。

但中央巡視組兩次巡視讓山城以及孫政才再次進入輿論視野,甚至一度成為焦點。

2013年5月29日至7月29日,中央第五巡視組對重慶市進行了巡視。

巡視組組長徐光春指出,巡視中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方面,對一把手管理監督不到位,個別領導幹部信念動搖、思想滑坡、道德失範,國有企業存在腐敗隱患,“蒼蠅”式腐敗問題比較突出;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作風建設方面,“四風”問題仍然存在,頂風違紀案件還有發生;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選人用人的一些習慣做法不當,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不規範,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素質要進一步提高。

對此,孫政才表示,中央巡視組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非常中肯、深刻,指導性、針對性都很強。

他說,要把整改工作與當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我們工作的改進、作風的轉變,給中央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使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但從之後的實踐看,這份答卷顯然不及格。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6年11月6日至2017年1月5日,中央第十一巡視組對重慶市開展了巡視“回頭看”。

巡視組指出的主要問題有:党的領導弱化,擔當意識不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有差距,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有偏差,選人用人把關不嚴,一些幹部“帶病提拔”。

党的建設缺失,市委以上率下抓得不夠“嚴”,黨口部門和區縣黨委抓得不夠“專”,基層黨組織抓得不夠“實”。

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重點領域腐敗問題突出,一些領導幹部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

上輪巡視發現的一些重點問題整改不到位,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國企腐敗形勢依然嚴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前後對比可以發現,關於選人用人問題、國有企業腐敗問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問題在兩次巡視中均有提及。特別是在巡視“回頭看”中,中央巡視組在回饋問題中,措辭相當嚴厲,尤其是關於“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的表述,引發外界不少聯想。

孫政才回應,對巡視回饋的問題、整改意見和要求,嚴肅對待、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堅決整改。

孫政才再次引發媒體高度關注已是半年後,7月15日,重慶市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同志宣佈中央決定:孫政才同志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陳敏爾同志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在此次會議上,主持會議的是重慶市市長張國清,孫政才不合常理地沒有出席。彼時,外界已經對此多有猜測。

如今,靴子落地。 54歲的孫政才的政治生涯劃上句號。(作者:原野)

即使每年兩會期間,孫政才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面。

但中央巡視組兩次巡視讓山城以及孫政才再次進入輿論視野,甚至一度成為焦點。

2013年5月29日至7月29日,中央第五巡視組對重慶市進行了巡視。

巡視組組長徐光春指出,巡視中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方面,對一把手管理監督不到位,個別領導幹部信念動搖、思想滑坡、道德失範,國有企業存在腐敗隱患,“蒼蠅”式腐敗問題比較突出;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作風建設方面,“四風”問題仍然存在,頂風違紀案件還有發生;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選人用人的一些習慣做法不當,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不規範,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素質要進一步提高。

對此,孫政才表示,中央巡視組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非常中肯、深刻,指導性、針對性都很強。

他說,要把整改工作與當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我們工作的改進、作風的轉變,給中央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使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但從之後的實踐看,這份答卷顯然不及格。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6年11月6日至2017年1月5日,中央第十一巡視組對重慶市開展了巡視“回頭看”。

巡視組指出的主要問題有:党的領導弱化,擔當意識不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有差距,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有偏差,選人用人把關不嚴,一些幹部“帶病提拔”。

党的建設缺失,市委以上率下抓得不夠“嚴”,黨口部門和區縣黨委抓得不夠“專”,基層黨組織抓得不夠“實”。

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重點領域腐敗問題突出,一些領導幹部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

上輪巡視發現的一些重點問題整改不到位,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國企腐敗形勢依然嚴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前後對比可以發現,關於選人用人問題、國有企業腐敗問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問題在兩次巡視中均有提及。特別是在巡視“回頭看”中,中央巡視組在回饋問題中,措辭相當嚴厲,尤其是關於“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的表述,引發外界不少聯想。

孫政才回應,對巡視回饋的問題、整改意見和要求,嚴肅對待、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堅決整改。

孫政才再次引發媒體高度關注已是半年後,7月15日,重慶市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同志宣佈中央決定:孫政才同志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陳敏爾同志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在此次會議上,主持會議的是重慶市市長張國清,孫政才不合常理地沒有出席。彼時,外界已經對此多有猜測。

如今,靴子落地。 54歲的孫政才的政治生涯劃上句號。(作者:原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