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玉璽——神來之筆必有大美之作

王玉璽, 筆名桃花園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 現任中國華僑畫院副院長, 空政軍人俱樂部專職畫家。 先後就讀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 多次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個人畫集多種。 主攻人物, 他的都市女郎有他獨特的審美和寓意, 用意象野逸而又澄明純淨的筆墨表達當代人們為了理想、為了生存, 惶恐不安, 但又對明天美好生活充滿希望和追求, 這是藝術家對生活深邃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感悟和表述。

《既然青春留不住》68×138cm

神來之筆必有大美之作

——讀王玉璽的畫

玉璽是我的好友, 他作為空軍政治部的畫家, 我們同在一個機關工作過, 對於他也就多了一分瞭解。 寫這樣的文字, 我不在行, 更無“行頭”, 可他認的是朋友, 我也就遵命為之。

《花季圖》68×138cm

關於筆墨的研究可謂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陷入筆墨者僵, 跳出筆墨者活。 玉璽幾十年的藝術之路, 堅持的可謂是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觀天下事, 把藝術修煉、人品修養和觀念修繕聚焦於繪畫專攻, 使其成為責任追求、藝術成就、人生出彩的基石和階梯, 這是艱難跋涉的蹊徑, 難能可貴的擔當。

研讀玉璽的畫, 有三點粗淺的認識:

一是他的唯美思想。 繪畫的本質問題是美。 這個美, 不是單一的而是豐富的, 不是孤立的而是聯繫的, 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

玉璽筆下的山水人物無不體現了這樣的審美觀, 將美的本質提到哲學問題上加以探索和表現, 把美的客觀性和自己創作中對美探究提煉昇華的主觀能動性緊密結合, 通過筆墨技巧的純熟靈動和富於變化的契合創新, 從而在點與線、動與靜、神與形碰撞和交織中到達真善美的內核和巔峰, 展現出無限風光的別樣景致。

二是他的時代精神。 筆墨當隨時代是美術家的共識。 單這一個“隨”字苦煞了多少藝術追求者。 “隨”是全面系統完整的, 也是動態發展變化的。 在玉璽所作的山水人物中, 可以看到, 人、筆、水、墨、紙、硯在完成一幅作品時, 自始至終是互動的, 作者把創作的工具和載體賦予了人格化了的靈性, 充分發揮它們化被動為主動的作用,

溫潤了新天地。 再就是創作者與創作物件的互動, 他把創作物件自始至終看作是自由王國裡的客觀存在和對創作者的制約和影響, 在創作構想中與創作物件作真誠的交流與對話, 從而共同完成了走向必然王國的一次審美歷程。 另一個是, 作者通過作品與欣賞者的互動, 玉璽呈現給讀者的山水人物作品, 有畫品本身, 更有畫外音, 留下了巨大的主題再想像和創作再加工的空間, 氣象萬千, 語不盡言, 既體現了主體意識, 也體現了美育作用, 不少作品讓擁有者萌生出與其徹夜長談的鍾愛。

三是他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已經成為當今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 改革是問題倒逼出來的。 同樣,

縱觀歷史, 革命和改革無一不是問題倒逼導致的結果, 玉璽作為畫家似有少見的政治思想天分, 從事創作以來, 一直關注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對美術創作的影響, 挖掘和發揮藝術的正能量。 如山高嶺峻的陽剛之美和都市麗人的陰柔之美, 在玉璽的筆下都是作為矛盾體來加以表現的。 特別是鍾馗與三陪, 更是從區別於戲劇的美學悲劇角度將其作為審美物件來對待和處理的, 從而將美的現象和形態更加豐富多彩。

玉璽的畫那種形式與內容、傳統與創新、藝術與思想的高度統一, 必將會繼續拓展、提升和突破, 我們期待看到“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的評價不再留下無幾的空間。

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方賢業

作品欣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