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徐福星:治水治出的小橋流水般美麗鄉村 這是祖先傳下來的治水信念

開欄語: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他們是帶領基層發展的“領頭羊”, 他們進農家門、說農家話、解農家憂, 是驅動農村發展的中堅力量。

中國義烏網推出《履職記》專欄, 聚焦身邊的基層黨員幹部, 跟著他們的腳步, 看看他們如何做好“帶路人”。

中國義烏網7月24日訊(記者 吳傑)白牆黛瓦馬頭牆, 小橋流水湖心亭。 在義烏市佛堂鎮, 有這麼一個村子, 在村支書的帶領下, 在治水的同時也完成了村莊的華麗轉身。 7月24日, 記者來到佛堂鎮橋西村, 見到了徐福星這位最美治水人。

建築專家成治水專家

“治水一定要放活性炭,

也不用放多, 橫豎交叉在一起就好。 ”在記者見到徐福星的時候, 他正和人討論治水問題。 “偶爾放一些硫酸銅之類的淨化水質, 千萬不能過量, 不然水裡的生物就遭殃了。 水藻也很重要。 ”儼然化身成為一位治水專家。

“專家稱不上, 我是建築學畢業的, 公司也與建築有關, 就是這兩年在村子在裡治水, 攢了一些經驗。 ”2013年, 徐福星回到橋西村, “那時候的橋西村, 水塘是臭的, 根本看不見魚, 也沒人去塘裡洗東西了, 水塘上都是垃圾。 ”

為了治好村裡的水, 作為村支書的徐福星, 主動拉來了自己公司的施工隊。 “先加固河道, 把河道中的淤泥清理乾淨。 ”為保證水質, 徐福星將村裡的水塘擴大, 將五口水塘打通, 又聯通河道, 將活水引入。

匯眾家之長成治水成果

為了治水, 徐福星跑遍了浙江。 “諸暨、紹興這些污染大, 但是治理成效特別突出的地方我都去了, 向他們取經, 更深入瞭解治水方面的情況。 ”

不僅如此, 徐福星拿出創業的勁頭, 學習他人經驗, 自己配了一款淨水藥液。 “有一段時間, 我辦公室裡到處都是瓶瓶罐罐的東西。 ”藥液研究最後還是成功了, 經過精確滴入, 可以使池塘的水清澈見底。

“今天(7月24日)早上, 我們村剛剛往池塘裡使用了這個藥劑, 別看現在池塘上面漂浮有那麼多的泡沫, 等到明天, 池塘底部的硬幣你都能看見。 ”對於自己的這個藥劑, 徐福星滿是自豪。 “而且, 藥劑的使用絕對不會對池塘裡的魚造成影響。 ”

治水也是有傳統的

“治水這個願望是從我爸傳下來的。

一到汛期村裡就要發大水, 在生產隊當幹部的父親就敲著臉盆滿村竄, 嘴裡喊著‘發大水了, 發大水了……’。 就是村子邊上這條銅溪, 我印象特別深刻。 ”談到治水, 徐福星首先將功勞歸到父親身上, 2013年, 事業有成的徐福星回到村裡, “一方面是為了村子, 希望能反哺村子, 把村子弄得更好, 另一方面, 也是為了父親的遺願吧。 ”

治水這件事, 在橋西村素有傳統。 南宋的著名理學家徐僑就在這裡, 一邊從事桑農, 一邊研究學問。 對於治理家鄉的水患, 徐僑也是頗有心得, 村裡引進上游的銅溪支流灌溉千畝農田, 還在村裡挖了數口池塘用以蓄水和消防。 在幾百年年之後的現在, 徐僑治水的溝渠, 還在發揮著作用。 “我們特別在池塘中間造了一個亭,

以此紀念徐僑老祖宗, 也提醒我們不要忘本。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