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在基層做信訪》將心比心 以情暖人——記錄信訪工作者的成長感悟

我叫徐瑞, 2015年3月來到額濟納旗信訪局這個大家庭, 主要負責來訪接待、系統錄入、財務會計工作。 兩年多來, 我和這個集體一同成長、並肩奮進,

耐心接待每一位群眾, 全力協調每一個案件, 收穫了微笑和理解, 堅持著態度和理念, 那些感動的瞬間、點滴的改變, 讓我們共同分享......

困難, 要勇敢面對

記得初來乍到時, 我還是一個沒有經驗、不懂法規的“新手玩家”, 面對情緒激動、怒火沖天的信訪人, 總會語無倫次、手足無措。 為了能和群眾搭得上話、談的了心, 我努力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系統不熟練, 就多想多問、集中討論;政策不熟悉, 就多聽多看、互相指導, 集結團隊的力量, 總會貢獻新的創意、好的方法。

接訪的多了, 有時也會遇到語言解不開的心結、政策覆蓋不到的困難, 這個時候絕不能抽身放棄, 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群眾的難題等不得、拖不得, 他們流淚歎氣、失望抱怨,

我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 只能電話挨個打、部門每天催、領導勤去找, 直到問題解決, 換來一聲謝謝。

其實只需多一份為民服務的熱忱、盡職盡責的堅守、換位思考的理念, 再難再累, 終會找到化解的辦法。 在百姓心中, 信訪是條路, 心酸冷暖、維權討薪, 一線希望、幾經周折;在我們心裡, 信訪是座橋, 上傳下達、疏導調解, 迎來矛盾、送走滿意。 橋若不穩, 舉步難行;橋搭好了, 路才暢通。

成果, 是下一站起點

2015年5月, 車某維權討薪, 家屬被人打傷, 欲喝農藥自殺, 我們反復溝通、多方調解, 將辦理時間縮短至5天, 各部門無縫對接、全程監管, 直至順利解決, 信訪人當場鞠躬致謝。

2016年10月, 居延文化城項目工人集體來訪, 在旗黨政大樓前下跪靜坐、持續滯留;次日上午, 和工人、老闆周旋了一個晚上的我來到工程項目部, 工人們情緒激動、打砸桌椅, 把辦公室圍得水泄不通, 勸導的口乾舌燥、腦子裡一團亂麻的我剛坐穩, 頭上突然飛過一隻煙灰缸, 重重地砸在地上, 心有餘悸的我繼續協調雙方、核算工資, 回到單位兄弟姐妹們加班再熬夜、一個頂三個, 寫材料、找部門、問領導, 直至將拖欠的工資交到農民工手上, 工人們送來錦旗、掌聲持續了好久, 工人代表緊緊握住我們的手, 連聲道謝。

2017年5月, 外省務工人員章某醉酒後意外死亡, 多名親屬在企業項目部纏訪鬧事,

並將雙目失明、行動不便的年邁老人棄留在那裡數日;信訪局召開協調會時, 死者妻子因悲傷過度暈倒, 家屬們狠拍桌子、大聲指責, 我忍住心中的委屈焦慮, 耐住性子和他們一遍遍講道理、分析利弊, 調解工作幾天來數次陷入僵局, 同事們都沒有放棄, 最後終於調解成功、息訴罷訪時, 每個人都長舒了一口氣......

一路走來, 領導高度重視、部門緊密配合, 用真抓實幹、群策群力妥善化解了信訪難題。 面對種種糾紛、抵觸、誤解, 我們始終恪盡職守、不忘初心, 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主動維護信訪秩序, 在收穫喜悅、稱讚、滿意的同時, 默默豎起一道依法行政、保障民生的屏障。

未來,我們會做得更好

開展培訓時,時常有基層部門的信訪專員羡慕我:“你對系統懂的這麼多,操作熟練、耐心細緻,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吧?”我笑笑告訴他:“總會有新東西,學無止境,還要繼續提高。”也有親戚朋友開導我:“信訪工作又苦又累,挨駡受罪還不落好,快轉行吧!”我堅定地搖搖頭:“難事總得有人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幹,那老百姓遇到困難去找誰、能找誰?”

的確,戈壁黃沙,嚴寒酷暑,我也曾駐足、猶豫、反思,可每當看到那麼多信訪幹部十年如一日,為協調案件四處奔走、磨破嘴皮,田間地頭辦公,下鄉入戶回訪,業務精益求精,私事一再放緩,甚至帶病堅守、狠心將父母子女放在一邊......正是這榜樣的力量、對群眾的真情、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和每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冕之王”,用熱情、信念、核心價值,不斷激勵我前行。

互聯網+、大資料、資訊化、視頻接訪、手機信訪APP、綜治維穩聯合服務大廳、律師心理諮詢、協力廠商社會力量參與調解......未完成的挑戰還在繼續,信訪制度改革仍在路上。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們將一步一個腳印、人手一個目標,團結協作、砥礪前行,做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百姓“守護神”。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把您的觀點看法告訴我們

點擊下方“寫留言”

未來,我們會做得更好

開展培訓時,時常有基層部門的信訪專員羡慕我:“你對系統懂的這麼多,操作熟練、耐心細緻,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吧?”我笑笑告訴他:“總會有新東西,學無止境,還要繼續提高。”也有親戚朋友開導我:“信訪工作又苦又累,挨駡受罪還不落好,快轉行吧!”我堅定地搖搖頭:“難事總得有人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幹,那老百姓遇到困難去找誰、能找誰?”

的確,戈壁黃沙,嚴寒酷暑,我也曾駐足、猶豫、反思,可每當看到那麼多信訪幹部十年如一日,為協調案件四處奔走、磨破嘴皮,田間地頭辦公,下鄉入戶回訪,業務精益求精,私事一再放緩,甚至帶病堅守、狠心將父母子女放在一邊......正是這榜樣的力量、對群眾的真情、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和每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冕之王”,用熱情、信念、核心價值,不斷激勵我前行。

互聯網+、大資料、資訊化、視頻接訪、手機信訪APP、綜治維穩聯合服務大廳、律師心理諮詢、協力廠商社會力量參與調解......未完成的挑戰還在繼續,信訪制度改革仍在路上。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們將一步一個腳印、人手一個目標,團結協作、砥礪前行,做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百姓“守護神”。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把您的觀點看法告訴我們

點擊下方“寫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