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韶山市:文旅結合助脫貧 打造文旅勝地

國際線上報導:近年來韶山市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富民工程, 旅遊與扶貧工作取得了深度融合發展。 目前年接待遊客量已超過1800萬人次, 年旅遊綜合收入已突破50億元;全市涉旅企業有2000餘家, 旅遊就業人數約3.5萬人, 占全市總人數的29.6%。

據介紹2016年以來韶山著力發展全域旅遊, 積極推動旅遊資源整合, 轉化旅遊產業發展模式, 在紅色旅遊的帶動下, 鄉村休閒旅遊業開始逐步發展, 不僅豐富了韶山旅遊活動的形式與內涵, 而且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旅遊產業已經基本覆蓋全市各鄉鎮, 旅遊效益持續攀升的同時帶動了貧困居民有效增收。

依託紅色文化拓展扶貧新業態

韶山作為毛澤東的故鄉, 在紅色文化基礎上韶山積極拓展扶貧新業態, 多管道促進群眾增收。 在紅色旅遊與文化的融合發展方面, 形成“演藝+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的融合發展模式, 如潤澤東方的《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大型實景演出專案。 該演出對於緬懷革命先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紅色旅遊和文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進一步促進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科技的融合, 豐富韶山紅色旅遊文化內涵, 使之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摘下“貧困帽”, 積極謀劃美麗鄉村未來藍圖

平裡村圍繞“精准扶貧”戰略, 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積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

整合各方力量推進旅遊扶貧, 大膽探索推廣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雙帶雙加”旅遊扶貧模式, 取得了顯著成效。 並著力打造美麗鄉村未來藍圖。

緊抓經濟發展脈搏促進產業融合

韶山作為旅遊老牌景區, 著力將旅遊與農業的融合發展, 形成“旅遊+現代農業+餐飲服務業+食品加工+商貿服務”的融合發展模式, 推進農商旅一體化發展。

據介紹韶山銀田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區從2014年啟動建設, 2016年取得初步成果。 通過土地流轉, 專案得到了738畝土地作為專案用地。 全力打造以糧食產業為主線、農業旅遊為核心, 具備觀光、農耕文化展示、遊覽、體驗、娛樂、餐飲、綠色休閒、教育等多功能的農業旅遊精品和示範基地,

促進韶山市旅遊項目多樣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