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自閉症少年之死:購買服務,還是收買人命?

最近的自閉症少年死亡事件將政府購買服務的練溪托養中心帶進公眾視野。 我們在政府購買服務的發源地英國轉了一圈,

深深體會到了“原罪”的含義。

作者 | 酥麻麻 沙撈越

美編 | 黃山

一個自閉症未成年流浪者, 在今天的中國會遇到什麼?

土逗以前對“草菅人命”四個字沒有太直觀的感受, 直到最近看到這條新聞。

2016年8月8日, 15歲的自閉症少年離開深圳的住所並走失。 2016年12月3日, 他因“傷寒沙門菌感染並休克”, 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人民醫院不治身亡。

在短短的一百多天中, 發生了很多令人痛心遺憾卻無從問責的事情, 最大疑點就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站——練溪托養中心:

1、 其成立6年以來, 出現多起死亡事件。 根據當地殯儀館的記錄, 從2017年1月1日到2月18日, 短短49天, 托養中心送來了20位死者;

2、 該托養中心曾多次被新豐縣民政局要求整改。 新豐縣縣長表示:練溪托養中心手續不完善、證照不齊全,

政府監管也不到位;

3、 2015年7月, 練溪托養中心因報價最低, 所以中標為期兩年的東莞市救助站流浪乞討人員臨時安置服務專案專案。 托養中心法人代表的親屬透露, 從2015年起, 中心有明顯盈利, “一年一兩百萬以上”……

該托養中心雖然各種不正規, 但仍然得到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專案。

而且, 如果“知情人士”透露的資訊屬實, 那麼托養中心並不差錢, 我們的政府也並不差錢。 那他為什麼最後還是死了?為什麼錢救不了他?為什麼這個經過競標制度考驗的“政府購買服務”專案救不了他?

練溪托養中心正門。 圖:新京報

溯源“政府購買服務”

他的死離我們太近了。 近到他失蹤時走過的深圳清湖地鐵接駁站、福田口岸地鐵站, 都是包括土逗在內很多人去過的地方, 近到我們可以社交媒體上一覽無遺地看到他那具發黑的屍體和白紙黑字的死亡證明書。 有時候, 走得太近了, 反而看不清, 道不明, 甚至麻木。 那我們乾脆走遠一點, 看看我們主動“接軌”的“國際”——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購買服務”之路——情況如何。

英國政府早在1990年公佈的公共醫療和社區關懷法中就明確規定, 中央政府撥付的特殊款項的85%必須以競爭招標的方式向私營或非政府組織購買……競標可以説明政府降低購買公共服務的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華夏時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歐美模式》, 2014年04月30日

1970年代, 由於經濟下行, 英國陷入所謂“福利國家”危機, 開始大幅削減政府公共服務的成本。 商業化、契約外包及去規制化等公共服務策略層出不窮。 所謂契約外包, 是政府公開招標, 由私營或非政府組織價低者得以承包社會服務, 甚至還有強制性競標制度。 一來可以幫政府省錢, 二來可以提高效率, 算盤打得劈裡啪啦響。

但在研究者和社會服務一線從業者的眼中, 醫療和社會服務等公共事業變成可以買賣的商品, 在本應強調公平的領域推崇效率、競爭、市場和消費主義的價值體系, 無異于打開了潘朵拉之盒:

例如, 競標者為了獲得競爭優勢, 減少競標價格, 通常會減少雇用員工, 當中許多被解雇的是一些非技術性的基層員工。 無奈之下, 該護士只好選擇向媒體求助。 也恰恰是因為護工不需要考取特別的專業資格, 記者得以順利偽裝進入護理院工作, 並偷錄下施虐經過。 而這不是BBC唯一一次的爆料, 近幾年來, 從兒童服務到老人服務, 類似的企業開辦院舍醜聞, 在英國層出不窮。

就英國的經驗來看, 政府購買服務這一模式, 最終只會讓政府這一官僚機構掌握最終話事權。非營利機構在經歷了這種模式的“優勝劣汰”後,最終敗給“更有效率”的盈利性私營企業。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合同,承包給了逐利的企業。對於那些真正想做點什麼的非盈利組織來說,苦於如何與私營部門“向下競爭”。對於社會福利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工作指標的壓力取代了服務物件的福祉。一般人或者窮人的生老病死,在某些部門和機構看來,也都不值一文了。

市場“春風”遍九州,誰家歡喜誰家愁

雖有前車之鑒,但我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以火箭速度與國際接軌”。

1994年,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將環衛服務外包,向有資質的環衛公司購買城市公共衛生服務,這是我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的第一次嘗試;1995年,上海進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探索,委託上海市基督教青年會對市民的社區活動中心羅山會館進行管理;2000年,上海市盧灣區等6個區的12個街道率先開始依託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居家養老試點。

——崔軍等《政府購買服務績效評價研究》

資本主義國家的概念和模式是絕對不能搞拿來主義的,中國當然有中國特色了。所以,我們國家對“政府購買服務”的定義是:

本辦法所稱政府購買服務,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財政部、民政部、工商總局關於印發《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2015年

呵呵,最好那些承擔一線社會服務工作的人,例如社工,能像工廠裡面的農民工一樣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社會救助服務市場化的三十年。當公共服務變成了一個一個專案,被拿來低價競標或者一賣了之的不在少數,而我們的生老病死等基本福(ren)利(quan)便成了砧板上的肉,不知道任誰宰割。

2015年10月,河南信陽市民王新紅12歲的多動症孩子王志強走失。次年4月,王新紅從當地救助站得知兒子資訊,發現其已身亡。生前90余斤的孩子當時瘦得形如乾屍,身上有多處破損、疤痕、骨頭外露,醫生診斷其患有營養不良,因此家屬懷疑救助站虐待兒子至死。圖為王志強生前照片(京華時報)。

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的袁厲害從1980年代開始收養棄嬰和孤兒。2013年,因收養孩童在家中玩火,引發火災,最終造成7人不幸喪生。事後,袁厲害所有倖存的收養孩童由政府統一轉移安置。此事引發了人們對公共福利事業和私人收養的討論。圖:搜狐

當不該拿來做生意的事情變成了生意,就會變得很下流:

我在某市評估某社工機構承接的政府購買專案的時候發現,該機構竟然在社區中向老人推銷三無的保健品;冒充當地高校的教授簽名督導等等各種問題。被我們當場拆穿後,負責人臉不紅心不跳地承認自己造假。評估組把問題回饋給主管部門後,我一直沒有聽到主管部門有後續的跟進處理。

——一位一線社工以親身經歷質疑“政府購買服務”,來自裝不裝《“政府購買服務”為何生產出人血饅頭?》

上述這些新聞,都發生在“政府購買服務”正酣的年頭,都發生在21世紀,發生在離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太遠的同一片國土上。“政府購買服務”只是社會服務市場化道路的其中一步,繼續走下去的話,難保不會看到我們自己的墓碑。

最終只會讓政府這一官僚機構掌握最終話事權。非營利機構在經歷了這種模式的“優勝劣汰”後,最終敗給“更有效率”的盈利性私營企業。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合同,承包給了逐利的企業。對於那些真正想做點什麼的非盈利組織來說,苦於如何與私營部門“向下競爭”。對於社會福利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工作指標的壓力取代了服務物件的福祉。一般人或者窮人的生老病死,在某些部門和機構看來,也都不值一文了。

市場“春風”遍九州,誰家歡喜誰家愁

雖有前車之鑒,但我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以火箭速度與國際接軌”。

1994年,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將環衛服務外包,向有資質的環衛公司購買城市公共衛生服務,這是我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的第一次嘗試;1995年,上海進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探索,委託上海市基督教青年會對市民的社區活動中心羅山會館進行管理;2000年,上海市盧灣區等6個區的12個街道率先開始依託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居家養老試點。

——崔軍等《政府購買服務績效評價研究》

資本主義國家的概念和模式是絕對不能搞拿來主義的,中國當然有中國特色了。所以,我們國家對“政府購買服務”的定義是:

本辦法所稱政府購買服務,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財政部、民政部、工商總局關於印發《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2015年

呵呵,最好那些承擔一線社會服務工作的人,例如社工,能像工廠裡面的農民工一樣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社會救助服務市場化的三十年。當公共服務變成了一個一個專案,被拿來低價競標或者一賣了之的不在少數,而我們的生老病死等基本福(ren)利(quan)便成了砧板上的肉,不知道任誰宰割。

2015年10月,河南信陽市民王新紅12歲的多動症孩子王志強走失。次年4月,王新紅從當地救助站得知兒子資訊,發現其已身亡。生前90余斤的孩子當時瘦得形如乾屍,身上有多處破損、疤痕、骨頭外露,醫生診斷其患有營養不良,因此家屬懷疑救助站虐待兒子至死。圖為王志強生前照片(京華時報)。

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的袁厲害從1980年代開始收養棄嬰和孤兒。2013年,因收養孩童在家中玩火,引發火災,最終造成7人不幸喪生。事後,袁厲害所有倖存的收養孩童由政府統一轉移安置。此事引發了人們對公共福利事業和私人收養的討論。圖:搜狐

當不該拿來做生意的事情變成了生意,就會變得很下流:

我在某市評估某社工機構承接的政府購買專案的時候發現,該機構竟然在社區中向老人推銷三無的保健品;冒充當地高校的教授簽名督導等等各種問題。被我們當場拆穿後,負責人臉不紅心不跳地承認自己造假。評估組把問題回饋給主管部門後,我一直沒有聽到主管部門有後續的跟進處理。

——一位一線社工以親身經歷質疑“政府購買服務”,來自裝不裝《“政府購買服務”為何生產出人血饅頭?》

上述這些新聞,都發生在“政府購買服務”正酣的年頭,都發生在21世紀,發生在離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太遠的同一片國土上。“政府購買服務”只是社會服務市場化道路的其中一步,繼續走下去的話,難保不會看到我們自己的墓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