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十三五”投50億啟動高校雙一流建設

原標題:山東:支持地方高校向一流大學邁進

今年全國兩會上, 高校“雙一流”建設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部署, 各省份都在積極謀劃出臺“地方版”雙一流建設方案, 推動地方高校向一流大學邁進。 2016年年底, 山東省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投入50億元啟動山東高校“雙一流”建設計畫。 記者近日就財力保障、佈局重點、遴選方式等有關內容, 採訪了山東省財政廳、教育廳有關負責人。

多管道籌集資金, 財力有保障

2016年12月, 山東省印發《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

明確提出在整合現有高等教育專項資金基礎上, 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多管道籌集50億元, 推進山東高校“雙一流”建設。

山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支援力度上看, “雙一流”是近年來山東省級財政投入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 2016年, 省財政下達高校“雙一流”建設獎補資金7.2億元。 2017年, 省財政預算安排高校“雙一流”建設獎補資金7.3億元。

這位元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資金分配上, 將按照《建設方案》確定的立項條件組織審核認定, 符合相應條件的學科和高校將被認定為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和一流大學立項建設單位, 省財政根據規劃撥付支援經費;在資金使用上, 堅持擴大高校自主權的原則,

擴大資金使用範圍, 提高高校經費統籌能力;在績效管理上, 要求立項建設高校制定資金績效評價辦法, 開展總結和自評, 由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適時開展獎補資金管理使用績效評價。

凸顯地方特色, 遴選方式更公平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瞭解到, 作為地方版“雙一流”建設方案, 山東推進“雙一流”在建設目標、佈局重點、遴選方式等方面, 都凸顯了地方特色。

在建設目標上, 山東省提出到2020年, 全省高校有若干學科進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科評估排名前10%, 有50個左右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學科排名前1%, 並實現進入1‰的突破, 1-2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6所左右省屬高校每校有3個以上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學術影響力排名進入國內高校前100名, 建成國內高水準大學。

在佈局重點上, 一是瞄準國際標準, 優先支持優勢突出的學科。 二是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省重大戰略需求, 重點支持有一定創新能力和解決行業領域關鍵技術問題能力的學科。 三是對接山東省社會事業需求, 統籌應用型為主的理工類學科和人文社會科學類學科發展, 增強交叉與融合, 培植新的學科增長點, 促進協調發展。

在遴選方式上, 對“雙一流”立項建設專案不再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遴選, 而是結合山東高等教育發展實際, 採用國內比較權威的評價結果和國際公認的ESI排名等客觀資料作為立項標準, 採取認定方式確定。 這種方式不涉及主觀評判,

減少了人為因素影響, 簡化了遴選程式, 在公平競爭中體現扶優扶強扶特, 更利於建設目標的實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