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後現代心理學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

後現代心理學宣導整體論、建構論和系統化的研究方法, 注重從文化、歷史、社會環境等多層面入手來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機制。 後現代心理學突出人的主體地位, 重視人自身的自我調節能力。 後現代心理學宣導在平等、尊重差異的基礎上, 通過與當事人共同探詢來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與當事人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共同探索、相互影響、共同創造。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家注重語言研究, 強調語言的發展本身是一種時代的標誌, 在人的社會發展、人際交往和思想溝通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們認為, 一切文化悠久的國家, 原都存在著不同層次的語言, 如貴族語言、平民語言、書面語言和口語等, 但大工業的生產, 尤其是徹底的商品化使語言向大眾化、程式化的方向發展, 不同語種的差異性在縮小, 共融性在增加。 正如福樓拜指出的:“我們自以為在思維,

其實在不自覺地模仿和複製別人的思想”。 那麼, 是否有必要和又將如何恢復語言的思想性、深刻性和內在的神聖性呢?這是語言心理學應解決的問題。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不僅強調語言的形式和認知過程, 更強調語言的內容和深層次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人性發展的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陳虹曾經提出了“積極語言的HAPPY模式建構”:

應用積極語言→引導孩子產生積極情緒→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積極關係→有利於孩子形成積極人格→形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積極支援系統→造就孩子成為幸福、和諧、陽光的人。 HAPPY”實際是由五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 即英文原意的解釋。 每個字母代表一個英文,

即:“HAPPY”由H(Hoped-for預想, 期望)+ A(Action行動)+ P(Process過程)+ P((to the) Point關鍵點)+ Y(Yield產品, 收益)構成。

陳虹博士的“積極語言的HAPPY模式建構”實際上就是後現代心理學在家庭教育中的很好應用。

後現代心理學思潮對家庭教育來說是一次重大變革。 後現代視野下家庭教育以其多元性、開放性、無限性為核心理念, 提倡運用好奇、欣賞、探詢、對話、理解等雙向互動的方式方法, 注重積極語言解構和重構的應用, 為家庭教育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新視角, 啟發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主體性、豐富性、獨特性, 著手建立一種“尊重差異、尊重個性”的新型教育觀。

最後, 我借用一個小幽默, 說明積極的感受:積極的思維和語言對三個石匠的作用:第一個說, 我在幹一個吃飯的活;第二個說,

我在建一個教堂;第三說:我的工作讓這個城市更受尊敬。 希望家長們都做一個讓孩子終身受益的家長, 都說讓孩子終身快樂的話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