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買不起就甭進去?

1

我的家庭要放在過去, 那基本上就是貧下農的水準, 連中農應該都算不上, 這種家庭出來的人, 普遍比較節儉、謹慎、克制和膽小。 好生活的得來不易, 讓我們這種人做不出大吃大喝或者隨隨便便就買個奢侈品的行為, 一方面覺得太浪費錢, 掙錢太不容易了;另一方面, 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不配, 配不上穿那麼好的衣服, 吃那麼好的美食, 住那麼豪華的酒店, 我們的人生中, 對待這種外在的物質性需求總是會以“差不多得了”來作為人生準則, 總在人前感歎:”要那麼好的精緻的生活幹嘛啊, 什麼不是過呢,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你看, 我到現在買個衣服都不捨得買多貴的, 次次逛街就奔著優衣庫去, 因為便宜簡單品質好, 沒什麼風格就沒什麼風格, 差不多得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逛街時, 一些比較大牌或者奢華的店鋪, 雖然你很嚮往, 但是你不敢進去。 那些Cucci、LV、Prada的店只會遠遠看一看, 進去看一看試一試?算了吧, 買不起, 沒准進去還要受店員的白眼, 我這麼要面子的人, 那種狀況才是最難以忍受的, 只會低頭滿地尋找地縫。

我看過一個報導, 說2006年的時候, 那時候還沒有一飛沖天的郭敬明逛時代廣場的Cucci店, 想買一雙白色的鞋子, 但不知道怎麼清洗, 於是就問店員這種鞋要怎麼清洗, 店員說“包裝盒裡有說明, 不可洗。

郭敬明很納悶“髒了怎麼辦, 總要清洗的啊”。

店員說:“先生, 買我們這個鞋子的人, 一般都不太走路, 他們出門都坐車, 或者身處的環境都非常整潔。 如果您的生活環境並不好, 或者說您需要擠公車、地鐵上下班, 需要大量時間走路, 只能說這個鞋子不適合您。 ”

那時候郭敬明還沒有自己的車, 出門都是坐出租, 所以現在在看郭敬明的電影時, 終於明白他為什麼對金錢和名牌有那麼深的執念了, 因為深深被“傷害過”。

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是, 爸媽到北京來看我, 我請他們去吃萬豪酒店的自助餐, 想像中的美味體驗到了實際層面卻變成了尷尬拘謹, 爸媽全程都在小聲嘀咕“太貴了, 帶我們來這麼貴的地方幹嘛, 隨便吃一點就好了”, 我也是全程假裝鎮定, 只吃了自己會吃的東西, 那些不會吃不懂怎麼吃的, 一點沒動。

出來後, 我們三個人一致決定, 還是別來這樣的地方吃飯了吧, 太丟人了, 還不如在樓下擼個串來的痛快。

所以我們僅僅是怕出醜而不敢進那種高端場合嗎?恐怕也不是。

2

我的現任女朋友告訴我, 我的膽小、買不起和怕出醜恐怕都不是不敢進高端場合的根本原因。

她同樣也不是富貴人家, 但她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經歷告訴她:不懂和求助, 並不是一件丟人和磨不開面子的事情。

我們聊天曾經談到過這麼一個話題“如果出去聚會到半夜了, 你身無分文, 也打不到車, 你該怎麼回家呢?”

我說我遇到那種情況很可能就不回家了, 找個二十四小時的麥當勞什麼的, 坐到亮天再說唄。 我能麻煩誰呢, 大半夜的打電話給朋友, 這也太不地道了, 打擾人家休息, 如果沒有二十四小時的店, 那沒准就在什麼火車站或者橋洞湊合一晚上得了。

我說那你呢, 碰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她說我就遇見過這種情況呀,

最後也順利到家了呀。 我說你是怎麼辦到的?她說我打110了呀, 我跟員警叔叔說找不到家了, 最後員警叔叔送我回的家。

說實話, 在那一瞬間, 我的世界觀好像突然被打開了一扇大門, 原來不是說丟東西了被搶劫了可以叫員警, 原來半夜打不到車了, 照樣可以讓員警送自己回家。 我以前從來沒想到過, 可能就算想到了, 我也做不出來, 可是她能做出來, 她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問題, 而且員警都沒說什麼, 我又有什麼理由去質疑呢。

對於一些奢侈品店,縱使買不起,她也不像我似的,不敢進去,她才不管那個,不管什麼店,該進去就進去,該試就試,說走就走,我在一旁覺得臉上火辣辣的,覺得不買還試來試去的很尷尬,她像沒事人一樣,試的很開心。她說:“管你是什麼店,我進來看進來試是我的權利,你因為我不買或者現階段買不起就嘲笑我,那是你作為店員的不專業,我幹嘛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店員呢..."

3

我們總說要做很多的錢,這樣我們才會買衣服不用去看價簽,可以讓父母吃飯不用再拘謹,可以試東西不用遭受白眼,可以不用買個禮物都要攢上好幾個月的零花錢。這當然沒錯。

但從本質上來講,對於自己的內心建設更為重要,而這個內心建設是不會隨著金錢的流失而減少的,它是一種對於自我的充分認可,也是我們必須從原生家庭中克服所得來的,不然,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你的自信建立、你的自尊、你的愉悅度都是來源於你的物質滿足,當物質能夠滿足你時,你就開心快樂充實,當物質稍稍欠缺時,你便焦慮痛苦,而這種焦慮痛苦恰恰是阻礙你再次獲得財富的重要原因。

對於一些奢侈品店,縱使買不起,她也不像我似的,不敢進去,她才不管那個,不管什麼店,該進去就進去,該試就試,說走就走,我在一旁覺得臉上火辣辣的,覺得不買還試來試去的很尷尬,她像沒事人一樣,試的很開心。她說:“管你是什麼店,我進來看進來試是我的權利,你因為我不買或者現階段買不起就嘲笑我,那是你作為店員的不專業,我幹嘛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店員呢..."

3

我們總說要做很多的錢,這樣我們才會買衣服不用去看價簽,可以讓父母吃飯不用再拘謹,可以試東西不用遭受白眼,可以不用買個禮物都要攢上好幾個月的零花錢。這當然沒錯。

但從本質上來講,對於自己的內心建設更為重要,而這個內心建設是不會隨著金錢的流失而減少的,它是一種對於自我的充分認可,也是我們必須從原生家庭中克服所得來的,不然,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你的自信建立、你的自尊、你的愉悅度都是來源於你的物質滿足,當物質能夠滿足你時,你就開心快樂充實,當物質稍稍欠缺時,你便焦慮痛苦,而這種焦慮痛苦恰恰是阻礙你再次獲得財富的重要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