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宛如日本神社秘境 全台五大鳥居景點

日本的歷史遺址與文化不僅可以在日本看到, 早期曾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臺灣也可以看見。 古色古香的傳統神社與鳥居, 充滿著神秘與莊嚴感, 除了在日本當地欣賞之外, 臺灣的某些地點也可以發現這些建築的蹤影。 以下介紹全台五大鳥居景點, 推薦給遊客們不論是拍照或是遊訪都相當適合。

古色古香的通宵神社 (圖/苗栗玩透透)

1. 苗栗 – 通宵神社

位在苗栗虎頭山的通霄神社, 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 有相當悠久的文化歷史, 也因為受到日式文化的影響, 在建築方面具有日本神社的傳統設計, 也是許多人必拍的景點之一。 沿著神社階梯漫步在樹蔭交錯的光影下, 令人心曠神怡, 這裡有許多歷史遺跡包括社務所、第一鳥居、手水舍、參道及石燈籠、第二鳥居、拜殿、幣殿、本殿等建築。

地址:苗栗縣通霄鎮中正路8號 (虎頭山公園)

苗栗通宵神社 (圖/苗栗玩透透)

2. 屏東 – 高士小神社

位在屏東山上有一座面相群山與大海的純白鳥居, 由日本神職人士耗資1千萬日圓和1年多的時間打造, 為牡丹鄉高士村複元已荒廢70年的日治時代舊神社, 主要是感念311地震臺灣人民送給日本人的恩義。

屏東純白鳥居 (圖/高士小神社)

地址: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50號

屏東純白鳥居可眺望山海美景 (圖/高士小神社)

屏東純白鳥居旁的神社 (圖/高士小神社)

3. 屏東 -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恒春半島的氣候是瓊麻的最愛, 過去恒春半島曾是瓊麻工業的重鎮,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 尼龍繩取代了瓊麻繩, 瓊麻工業已成為夕陽產業。 屏東的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不僅展示瓊麻的發展歷史, 還保留了日治時期的神社遺址與設備, 充滿日式風情, 另外所遺留下的建築遺址, 宛如巨石陣般充滿神秘氣氛。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內的鳥居 (圖/交通部觀光局)

瓊麻歷史展示館位於龍鑾潭南邊,往貓鼻頭的路上,入口處有個瓊麻雕塑作品。展館是閩南式的建築,分為三館,分別展示不同的主題,第一館是蝴蝶館,第二館是貝殼館,第三館是瓊麻館,還有視聽解說中心,透過簡報,遊客可以一賭瓊麻工業以往繁榮的盛況。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的古厝 (圖/交通部觀光局)

地址:屏東縣恒春鎮草潭路4號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的建築遺址 (圖/交通部觀光局)

4. 花蓮 – 玉裡神社

位在花蓮玉裡鎮有一處日治時期的神社遺址,建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為當時花蓮南區相當重要的神道教信仰中心。

花蓮玉裡神社鳥居 (圖/縱管處)

神社主體已在戰後被拆毀,雖然當時的榮景沒能保存下來,但是兩座鳥居與多座石燈籠仍然存留,走上木造步道,好似進入了時光回廊,遊客們下次有機會旅遊花東時,不妨可以一趟古蹟巡禮。

地址:花蓮縣玉裡鎮玉裡段1996、1997、1998地號

花蓮玉裡神社步道 (圖/縱管處)

5. 花蓮 – 新城天主堂

隱藏在花蓮新城鄉的巷弄間,有一座外型類似諾亞方舟的天主堂,教堂外觀宛如船型,樹藤佈滿牆面,綠意盎然,充滿綠野仙蹤般的荒野感,由於它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新城神社,包含著兩種不同信仰的建築,因此也會在這裡看到神社鳥居、石燈籠。

新城天主堂入口的鳥居、庭燈具有日式建築的特徵 (圖/花蓮縣政府)

新城天主堂鳥居兩側被加裝了兩根柱子,是當年天主堂的神父唯恐鳥居被拆除所做的掩飾,因為這樣就不像鳥居了 (圖/花蓮縣政府)

新城天主堂的船屋造型,宛如綠海中的方舟 (圖/花蓮縣政府)

新城天主堂於1956年在神社原址興建,因歷史的演變讓兩個不同信仰的建築結合在一起,也讓東西方之間的文化相融相生,並散發一股安定祥和的靜謐力量。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本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內的鳥居 (圖/交通部觀光局)

瓊麻歷史展示館位於龍鑾潭南邊,往貓鼻頭的路上,入口處有個瓊麻雕塑作品。展館是閩南式的建築,分為三館,分別展示不同的主題,第一館是蝴蝶館,第二館是貝殼館,第三館是瓊麻館,還有視聽解說中心,透過簡報,遊客可以一賭瓊麻工業以往繁榮的盛況。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的古厝 (圖/交通部觀光局)

地址:屏東縣恒春鎮草潭路4號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的建築遺址 (圖/交通部觀光局)

4. 花蓮 – 玉裡神社

位在花蓮玉裡鎮有一處日治時期的神社遺址,建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為當時花蓮南區相當重要的神道教信仰中心。

花蓮玉裡神社鳥居 (圖/縱管處)

神社主體已在戰後被拆毀,雖然當時的榮景沒能保存下來,但是兩座鳥居與多座石燈籠仍然存留,走上木造步道,好似進入了時光回廊,遊客們下次有機會旅遊花東時,不妨可以一趟古蹟巡禮。

地址:花蓮縣玉裡鎮玉裡段1996、1997、1998地號

花蓮玉裡神社步道 (圖/縱管處)

5. 花蓮 – 新城天主堂

隱藏在花蓮新城鄉的巷弄間,有一座外型類似諾亞方舟的天主堂,教堂外觀宛如船型,樹藤佈滿牆面,綠意盎然,充滿綠野仙蹤般的荒野感,由於它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新城神社,包含著兩種不同信仰的建築,因此也會在這裡看到神社鳥居、石燈籠。

新城天主堂入口的鳥居、庭燈具有日式建築的特徵 (圖/花蓮縣政府)

新城天主堂鳥居兩側被加裝了兩根柱子,是當年天主堂的神父唯恐鳥居被拆除所做的掩飾,因為這樣就不像鳥居了 (圖/花蓮縣政府)

新城天主堂的船屋造型,宛如綠海中的方舟 (圖/花蓮縣政府)

新城天主堂於1956年在神社原址興建,因歷史的演變讓兩個不同信仰的建築結合在一起,也讓東西方之間的文化相融相生,並散發一股安定祥和的靜謐力量。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本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