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八集:人民軍隊力量體系跨時代全面重塑

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 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 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 必將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載入人民軍隊史冊。

——習近平7月24日晚, 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播出第七集《強軍之路(下)》。

視頻請點擊:《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八集《強軍之路》(下)

《強軍之路》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為統攬, 以習主席親自領導決策推動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偉大實踐為主線,

系統闡釋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 深入解讀我軍這一輪整體性、革命性變革的時代背景、戰略考量和重大舉措, 生動展示我軍改革重塑的全景畫卷、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

軍區變戰區 建兩級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再造領導指揮體制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千頭萬緒, 必須牽住牛鼻子。 習近平把改革的突破口, 放在了打破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和大陸軍體制上, 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再造領導指揮體制。

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副組長蔡紅碩說, 這次改革的總原則, 就是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

設立五大戰區

2015年12月31日, 習近平向新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2016年2月1日, 習近平向新成立的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佈訓令。

2016年1月16日零時起, 解放軍七大軍區停止行使指揮權。 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開始運轉。

軍委機關調整

“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是整個領導指揮體制改革的龍頭, 是這輪改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舉措。 ”習近平的話語擲地有聲。

一聲令下, 雷厲風行。 四總部告別歷史舞臺, 軍委機關15個部門全新登場。 其中, 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 人員精簡三分之一。

成立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2016年4月20日, 習主席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構建了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 重塑了人民軍隊的指揮架構,

使人民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陸軍轉型

2016年“八一”前夕, 當習近平視察新組建的陸軍領導機關時, 我國陸軍轉型的新紀元已經開啟。

這次軍隊改革, 陸軍變化非常大, 成立了陸軍領導機構。 大幅壓減了陸軍規模, 調整優化了結構佈局, 陸軍占全軍總員額的比例降到了50%以下。 割肉瘦身是為了轉型重塑, 使我們這支體量最大的傳統陸軍, 真正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巡視審計監督全覆蓋

2014年10月27日, 習近平簽署命令, 解放軍審計署由總後勤部劃歸中央軍委建制。

一年之後, 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出現在了新調整組建的軍委機關序列中。 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

全部實行派駐審計, 巡視和審計監督實現常態化、全覆蓋。 調整軍事司法體制, 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保證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體制一變天地寬。 抓住治權這個關鍵, 高懸紀檢、巡視、審計“三把利劍”,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 中國軍隊治軍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央視截屏: 我軍戰鬥機空中加油

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
軍委在武漢成立聯勤保障基地

2016年12月2日至3日, 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習近平深刻指出, 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 必須隨著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變化而變化, 隨著國家戰略需求和軍隊使命任務變化而變化。 否則, 曾經再強大的軍隊最後也要落伍, 甚至不堪一擊。

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成員鄭勤說, 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 不是單純的撤並降改, 而是結構功能的優化, 牽引規模的調整, 推進人民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 推進部隊的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的方向發展。 這既是瘦身,更是強體。

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

2017年4月18日,習近平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

10天之後,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佈。

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還包括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這是人民軍隊力量體系一次跨時代的全面重塑。

指揮層級更扁平,作戰編組更靈活,合成化、模組化程度更高。改革後的每一支部隊都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武器裝備加速更新換代

與此同時,這輪改革加快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步伐,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正在形成。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海空軍常態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火箭軍跨區戰備拉動不間斷……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端打擊、戰略投送、資訊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在變革中得到充實加強。

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後勤

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後勤,成為這次改革的一個重點。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習近平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5個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習近平強調:你們要聚焦能打勝仗,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深化軍事鬥爭後勤準備,加快融入聯合作戰體系,不斷為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司令員李士生說,按照聯合作戰的要求,這次改革優化整合了後勤保障力量,健全了聯勤保障體制,由過日子的後勤向打仗型後勤轉變,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

科技興軍首次設立軍委軍事科研指導委員會

2016年早春,習近平視察國防大學。他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軍院校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加強。

這輪改革,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調整結構佈局,優化資源配置,改革培養模式,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由77所調整為43所,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佈局。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軍事競爭的核心要素。

“我們要贏得軍事競爭主動,必須下更大氣力推進科技興軍。”習近平要求全軍,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

2017年,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誕生。連同此前成立的軍委科技委,我國國防和軍隊科技創新有了全新的頂層架構。

與此同時,軍事科學院重新調整組建。以軍事科學院為龍頭、軍兵種研究院為骨幹、院校和部隊科研力量為輔助,我國軍事科研力量“航母編隊”正式起航。

軍民融合發展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2017年1月22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外媒敏感地注意到,新設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

軍民融合發展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一百多個軍民融合協作區、示範基地、科研中心遍佈全國,涵蓋航空航太、船舶車輛、機械製造、電子資訊等行業。

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央視截屏: 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軍隊武警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在強力推進各項改革舉措的同時,一系列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也在加緊醞釀推出。

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北京公主墳,駐京部隊大院集中地。細心的人們發現,如今這個繁華商圈冷清了許多,租用部隊房屋的數百家商戶不見了。

2016年2月16日,中央軍委下發《關於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的通知》。習近平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政治決定。不要光考慮那幾個錢,還要考慮那幾個錢可能會對部隊戰鬥力帶來的損害和對部隊風氣帶來的腐蝕、侵蝕。

習主席果斷決策,就是在樹立一個鮮明的導向——軍隊的根本職能就是打仗。

延攬更多社會優秀人才

研究論證新的文職人員條例,擴大文職人員編配範圍,延攬更多社會優秀人才為軍隊建設服務,是這次軍隊改革的一大亮點。

官兵有所呼 改革有所應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組織修訂軍官法、兵役法,研究制定士官條例、義務兵條例;提高軍人工資待遇保障水準,推進軍費管理、軍人工資、住房、醫療保障等方面改革;健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機制,構建完善軍人榮譽制度體系……

自我革命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

央視截屏:全軍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保證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報到……

改革,歸根到底是自我革命,是壯士斷腕,是換羽新生。

從關中平原到西北大漠,從天府之國到雪域高原,從江南水鄉到嶺南山區……離開繁華都市來到邊陲小城,告別父母妻兒走向陌生遠方,只要改革需要,打起背包就出發。無論是轉業退役、分流轉崗,還是高職低配,只要一聲令下,哪裡需要哪裡去。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按計劃、有步驟扎實推進,2017年完成改革階段性任務。

2020年前,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政策制度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美國媒體稱“這是中國60年來最大一次軍事改革”。

德國媒體說“中國軍隊將變得更強大”。

改革未有窮期,強軍正在路上。

聲音

我們這支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聽党指揮、令行禁止。當年打勝仗靠的是這一點,今天搞改革也靠這一點。不論是軍隊的老同志,地方的老同志,大家一談起來,異口同聲地都讚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這樣講,黨叫到哪裡就到哪裡,黨叫怎麼改就怎麼改。一切行動聽指揮。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

這次軍隊改革,陸軍變化非常大,成立了陸軍領導機構。大幅壓減了陸軍規模,調整優化了結構佈局,陸軍占全軍總員額的比例降到了50%以下。割肉瘦身是為了轉型重塑,使我們這支體量最大的傳統陸軍,真正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陸軍司令員李作成

這次改革把聯合作戰指揮的重心放在戰區,把部隊建設管理的重心放在軍兵種,戰區專司主營,研究打仗,指揮作戰。戰區和軍區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存在本質上的差別。

——南部戰區司令員袁譽柏

“如旱天驚雷!”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評價中國軍隊改革時的標題

【編輯:陳智】

這既是瘦身,更是強體。

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

2017年4月18日,習近平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

10天之後,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佈。

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還包括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這是人民軍隊力量體系一次跨時代的全面重塑。

指揮層級更扁平,作戰編組更靈活,合成化、模組化程度更高。改革後的每一支部隊都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武器裝備加速更新換代

與此同時,這輪改革加快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步伐,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正在形成。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海空軍常態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火箭軍跨區戰備拉動不間斷……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端打擊、戰略投送、資訊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在變革中得到充實加強。

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後勤

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後勤,成為這次改革的一個重點。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習近平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5個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習近平強調:你們要聚焦能打勝仗,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深化軍事鬥爭後勤準備,加快融入聯合作戰體系,不斷為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司令員李士生說,按照聯合作戰的要求,這次改革優化整合了後勤保障力量,健全了聯勤保障體制,由過日子的後勤向打仗型後勤轉變,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

科技興軍首次設立軍委軍事科研指導委員會

2016年早春,習近平視察國防大學。他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軍院校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加強。

這輪改革,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調整結構佈局,優化資源配置,改革培養模式,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由77所調整為43所,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佈局。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軍事競爭的核心要素。

“我們要贏得軍事競爭主動,必須下更大氣力推進科技興軍。”習近平要求全軍,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

2017年,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誕生。連同此前成立的軍委科技委,我國國防和軍隊科技創新有了全新的頂層架構。

與此同時,軍事科學院重新調整組建。以軍事科學院為龍頭、軍兵種研究院為骨幹、院校和部隊科研力量為輔助,我國軍事科研力量“航母編隊”正式起航。

軍民融合發展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2017年1月22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外媒敏感地注意到,新設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

軍民融合發展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一百多個軍民融合協作區、示範基地、科研中心遍佈全國,涵蓋航空航太、船舶車輛、機械製造、電子資訊等行業。

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央視截屏: 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軍隊武警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在強力推進各項改革舉措的同時,一系列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也在加緊醞釀推出。

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北京公主墳,駐京部隊大院集中地。細心的人們發現,如今這個繁華商圈冷清了許多,租用部隊房屋的數百家商戶不見了。

2016年2月16日,中央軍委下發《關於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的通知》。習近平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政治決定。不要光考慮那幾個錢,還要考慮那幾個錢可能會對部隊戰鬥力帶來的損害和對部隊風氣帶來的腐蝕、侵蝕。

習主席果斷決策,就是在樹立一個鮮明的導向——軍隊的根本職能就是打仗。

延攬更多社會優秀人才

研究論證新的文職人員條例,擴大文職人員編配範圍,延攬更多社會優秀人才為軍隊建設服務,是這次軍隊改革的一大亮點。

官兵有所呼 改革有所應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組織修訂軍官法、兵役法,研究制定士官條例、義務兵條例;提高軍人工資待遇保障水準,推進軍費管理、軍人工資、住房、醫療保障等方面改革;健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機制,構建完善軍人榮譽制度體系……

自我革命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

央視截屏:全軍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保證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報到……

改革,歸根到底是自我革命,是壯士斷腕,是換羽新生。

從關中平原到西北大漠,從天府之國到雪域高原,從江南水鄉到嶺南山區……離開繁華都市來到邊陲小城,告別父母妻兒走向陌生遠方,只要改革需要,打起背包就出發。無論是轉業退役、分流轉崗,還是高職低配,只要一聲令下,哪裡需要哪裡去。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按計劃、有步驟扎實推進,2017年完成改革階段性任務。

2020年前,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政策制度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美國媒體稱“這是中國60年來最大一次軍事改革”。

德國媒體說“中國軍隊將變得更強大”。

改革未有窮期,強軍正在路上。

聲音

我們這支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聽党指揮、令行禁止。當年打勝仗靠的是這一點,今天搞改革也靠這一點。不論是軍隊的老同志,地方的老同志,大家一談起來,異口同聲地都讚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這樣講,黨叫到哪裡就到哪裡,黨叫怎麼改就怎麼改。一切行動聽指揮。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

這次軍隊改革,陸軍變化非常大,成立了陸軍領導機構。大幅壓減了陸軍規模,調整優化了結構佈局,陸軍占全軍總員額的比例降到了50%以下。割肉瘦身是為了轉型重塑,使我們這支體量最大的傳統陸軍,真正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陸軍司令員李作成

這次改革把聯合作戰指揮的重心放在戰區,把部隊建設管理的重心放在軍兵種,戰區專司主營,研究打仗,指揮作戰。戰區和軍區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存在本質上的差別。

——南部戰區司令員袁譽柏

“如旱天驚雷!”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評價中國軍隊改革時的標題

【編輯:陳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