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商平臺霸權,快遞公司面臨末位淘汰,接下來該怎麼做?

天天之後, 百世也被京東“封殺”!這又是一起讓人悲傷的事故…

7月20日, 有媒體爆出天天快遞被京東平臺“封殺”, 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情況屬實,

主要是因為接到投訴較多和服務品質下滑, 而採取的‘末位淘汰’”。 言外之意, 天天快遞因為服務品質問題被“末位淘汰”了。

20日當晚, 天天快遞官方發佈關於京東關閉服務介面的聲明“強烈譴責京東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聲明指出, 京東單方面通知商戶停用天天快遞, 此前未與天天快遞就停用一事進行任何有效溝通, 也未給商戶選擇的餘地, 希望京東反躬自省, 還市場一個公平公開的環境。

7月21日, 又有媒體爆料天天快遞已就此事向國家郵政局發起“申訴”, 希望國家郵政局能像平息“豐鳥大戰”時那般出來主持公道。 然而截至到目前, 國家郵政局尚未有任何公開表態或回應。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 老鬼想說的是,

天天快遞這次突然被封殺, 固然有千般委屈, 但向國家郵政局提起申訴的做法如果是真的, 顯然是不理性的。 國家郵政局之所以第一時間介入“豐鳥之爭”, 根源是數據權。 消費者的資料和權利不應該成為企業在市場廝殺的砝碼, 這是底線, 也是求解最大公約數的出發點。 “天京互懟”則是一種市場行為, 京東平臺當然有“欺客”之嫌, 天天快遞也有權利申訴和喊冤, 但求助的對象應該是工商或司法部門, 以不正當競爭或者侵犯品牌名譽權等理由均可。

7月22開始, 天天快遞的“東家”蘇甯物流也開始公開譴責京東, 孫為民親自發文勸言京東“不可作惡”, 卯足了勁兒要為天天快遞討回一個公道。

大家都在坐等京東接下來是否會有回應,

會怎麼回應。 但萬萬沒想到, 京東在今天(7月24日)又拋出一顆“炸彈”——以同樣的理由, 把百世快遞從京東平臺“末位淘汰”掉了。

無巧不成書啊。 天天快遞的後臺是蘇甯物流;百世的最大股東則是阿裡巴巴和菜鳥。 京東和蘇甯、阿裡之間的恩怨情仇線上上格局輔定之後, 難道真的又要線上下物流體系中繼續開戰?

京東這是鐵了心要死磕到底。

“公開互懟”背後的“平臺霸權”

關於京東的這一做法, 有人怒斥其“店大欺客”, 也有人指責其“假公濟私”, 以“末位淘汰”之名暗戰蘇甯和阿裡(天貓)。 不然為什麼偏偏是天天和百世呢?要知道, 從國家郵政局每月發佈的消費者申訴資料來看, 天天和百世的服務品質並不是最差的。

老鬼更傾向於“平臺霸權”這個表述。

換句話說, 誰有流量誰牛, 誰有訂單誰牛, 平臺方就是主導方, 是莊家, 想做平臺的生意就是要按照平臺的規則來玩。 對於平臺上的玩家來講, 在和莊家談條件的時候, 其實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服從, 要麼出局。

在這次“末位淘汰”事件中, 京東是莊家, 天天和百世是玩家。 天天的東家蘇甯其實也是一個莊家, 百世的金主阿裡和菜鳥更是一個超級大莊家, 只不過大家沒有在一個頻道上。 因此才發生了這樣一起讓人悲傷的事故。

更悲傷的是, 行使“平臺霸權”的京東不是第一家, 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順豐和菜鳥互關資料介面、村淘末端截流的bug……不都是同樣的道理和做法嗎?京東這次只不過是把各個大小莊家暗地裡做的事情給公開化了。

可以預見的是, 公開化的“平臺霸權”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不只京東, 馬校長今年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給通達系快遞老闆們上的“公開課”實際也已經透露了這個信號——不順勢改變, 就找新的玩家來“淘汰”掉你。

誰的勢?莊家的。

京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平臺霸權這事兒早就有,但京東這次卻開了一個不好的頭。老鬼的理由如下:

1.以自有平臺之規則否定供應商的服務,這個鍋快遞公司不能背,也背不起。

京東反復強調的理由是服務品質和使用者滿意度方面得分較低,而且排在最後,因此只能“末位淘汰”。老鬼想說的是,一家同時服務於多個平臺的快遞供應商,服務品質有差異是必然的,但如果就此被扣上一頂“服務品質最差”的帽子,未免“以偏蓋全”,而且有誤導公眾之嫌。

據老鬼所知,菜鳥內部對平臺上的快遞和物流等合作夥伴也有著嚴格的KPI考核,但這樣的考核只是在內部作為優化流程、提升服務之用,從未公開化,也沒有推行所謂的“末位淘汰”。為了促使大家提升服務水準(當然也是想進一步加強對快遞和物流的把控),當年菜鳥曾想過給各家合作的快遞公司“評等分級”,最後被主管部緊急叫停。被叫停的原就是這種做法和評定一旦被認可和公開了,會在商家和消費者心中造成嚴重的誤導。

京東平臺的“末位淘汰論”對其平臺上的所有快遞顯然是有失公允和不公平的。老鬼真的建議這次被淘汰的天天和百世,以侵犯品牌名譽和誤導公眾消費之名將京東起訴一下。

2.電商平臺競爭裡逼商家站隊的打法,不應該也不能引入到線下的物流戰。

不管是不是巧合,這次被淘汰的天天和百世背後是京東的“老對手”蘇甯和阿裡,這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

據瞭解,京東平臺上現在接入的快遞公司有十多家,承擔著京東自營以後的大多數訂單配送,這些快遞公司同時也在為天貓、淘寶、聚美優品等其他電商平臺提供服務。最為末端和線下的支撐保障,快遞公司和所有的電商平臺共同構建了電商物流的生態圈,彼此之間是相融共生的關係。

快遞公司不會因為自己的股東或者東家是你的“對手”就故意降低服務水準。相應地,平臺方也不應該“挾訂單以令諸侯”並將之作為打擊競爭對手的手段。試想,如果在京東最繁忙的“618”大促期間或者天貓最繁忙的“雙11”期間,阿裡要求自己參股的快遞公司“封殺”京東訂單,將會帶來怎樣的災難性後果呢?

你可以行使“平臺霸權”,但雙輸或者多輸的零和式博弈並不是最佳選擇,而且還有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快遞公司怎樣才能不被“封殺”?

“豐鳥大戰”雖然來去匆匆,但卻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寶貴的啟示——

如果不想被封殺、被拉黑、被霸權,最起碼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自己成為莊家,要麼把自己歷練成不可取代的玩家。“豐巢”雖然還不夠大,但也已經是個小莊家,所以才有勇氣對菜鳥這個大莊家說不,並予以回擊;順豐式服務在電商物流中的不可替代也使得他有足夠的底氣應對淘系平臺的封殺。把自己做成剛需,消費者會替你逼著莊家做出慎重的選擇。

京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平臺霸權這事兒早就有,但京東這次卻開了一個不好的頭。老鬼的理由如下:

1.以自有平臺之規則否定供應商的服務,這個鍋快遞公司不能背,也背不起。

京東反復強調的理由是服務品質和使用者滿意度方面得分較低,而且排在最後,因此只能“末位淘汰”。老鬼想說的是,一家同時服務於多個平臺的快遞供應商,服務品質有差異是必然的,但如果就此被扣上一頂“服務品質最差”的帽子,未免“以偏蓋全”,而且有誤導公眾之嫌。

據老鬼所知,菜鳥內部對平臺上的快遞和物流等合作夥伴也有著嚴格的KPI考核,但這樣的考核只是在內部作為優化流程、提升服務之用,從未公開化,也沒有推行所謂的“末位淘汰”。為了促使大家提升服務水準(當然也是想進一步加強對快遞和物流的把控),當年菜鳥曾想過給各家合作的快遞公司“評等分級”,最後被主管部緊急叫停。被叫停的原就是這種做法和評定一旦被認可和公開了,會在商家和消費者心中造成嚴重的誤導。

京東平臺的“末位淘汰論”對其平臺上的所有快遞顯然是有失公允和不公平的。老鬼真的建議這次被淘汰的天天和百世,以侵犯品牌名譽和誤導公眾消費之名將京東起訴一下。

2.電商平臺競爭裡逼商家站隊的打法,不應該也不能引入到線下的物流戰。

不管是不是巧合,這次被淘汰的天天和百世背後是京東的“老對手”蘇甯和阿裡,這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

據瞭解,京東平臺上現在接入的快遞公司有十多家,承擔著京東自營以後的大多數訂單配送,這些快遞公司同時也在為天貓、淘寶、聚美優品等其他電商平臺提供服務。最為末端和線下的支撐保障,快遞公司和所有的電商平臺共同構建了電商物流的生態圈,彼此之間是相融共生的關係。

快遞公司不會因為自己的股東或者東家是你的“對手”就故意降低服務水準。相應地,平臺方也不應該“挾訂單以令諸侯”並將之作為打擊競爭對手的手段。試想,如果在京東最繁忙的“618”大促期間或者天貓最繁忙的“雙11”期間,阿裡要求自己參股的快遞公司“封殺”京東訂單,將會帶來怎樣的災難性後果呢?

你可以行使“平臺霸權”,但雙輸或者多輸的零和式博弈並不是最佳選擇,而且還有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快遞公司怎樣才能不被“封殺”?

“豐鳥大戰”雖然來去匆匆,但卻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寶貴的啟示——

如果不想被封殺、被拉黑、被霸權,最起碼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自己成為莊家,要麼把自己歷練成不可取代的玩家。“豐巢”雖然還不夠大,但也已經是個小莊家,所以才有勇氣對菜鳥這個大莊家說不,並予以回擊;順豐式服務在電商物流中的不可替代也使得他有足夠的底氣應對淘系平臺的封殺。把自己做成剛需,消費者會替你逼著莊家做出慎重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