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救活8000歲的它,89年的他幹了件什麼事兒?|百匠大集

是什麼被稱為“液體黃金”卻遭受冷遇?

89年的他與8千歲的它緣何相遇?

違背師命, 他一路逆行背後是怎樣的心情?

聽“百匠大集”系列009號匠人——崔懷宇

講述他與漆藝的故事。

口述/崔懷宇 整理/百匠君

1

我是漆藝師崔懷宇, 今年是我從事漆藝的第8年, 也是第八百回聽見別人這麼說。 生漆非常容易導致過敏, 這也成了把人擋在這行以外的門檻。

漆藝算是一個“微眾行業”, 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其實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國家。 早在戰國時期, 漆器文化已經在民間普及。

世人皆知的兵馬俑就是一件漆器。 它們出土時是彩色的, 表面均已用漆塗刷過。 還有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寫的“引以為流觴曲水”, 這個“觴”指的就是漆器。

漆器有過悠長的輝煌時代, 卻與現今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大言不慚地說, 我總覺得自己背負著一個使命——讓漆器回歸到日常之中。

當年我決定投身漆藝, 一如預料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強烈反對。 在他們看來, 學漆藝之不智, 不僅在於其冷門, 而且漆器的製作成本高, 製作週期長, 作品成熟得也晚。 說白了, 這是一條“沒出路”的路。

而我卻從未動搖, 義無反顧地將人生和理想壓在這個古老的手藝上。

2

很多人聽到 “漆”字都會誤解, 以為是化學油漆。 殊不知, 它是被稱為“液體黃金”的樹漆。

有句話說“十裡千刀一斤漆”, 一棵漆樹一生只能割出10公斤左右的漆。 除了產量少, 樹漆的矜貴還在於其防腐蝕、防潮殺菌的特性。 用漆器盛放食物, 可以大大延緩其腐敗的速度。

而要把漆用好、用對, 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光底胎的製作就涉及到裱布、刮灰、上漆三大步。 其中刮灰又分為上粗灰、中灰、中細灰、細灰四道工序。 漆要刮得平整, 過薄起不到保護作用, 過厚則不幹。 每個手法都是通過長年累月的練習而下的判斷,

是時間給的經驗。

此外, 漆藝對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 作為一個東北人, 我留在杭州生活最重要的理由, 就是杭州的大部分天氣都能讓漆自然乾燥。

3

做這行8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一直伴隨在我們生活與文化中的這些符號鮮明、設計別致的漆器, 在這個如此強調“符號”和“設計”的時代, 反而在大眾的視野裡漸行漸遠?

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傳統漆器雖精良,卻遠離了現代人的審美和使用場景。漆天然的顏色是深褐色,所以大部分都被應用在以黑、紅為主的古典漆器上,較難抵達大眾。

基於這一想法,我做了許多嘗試,首當其衝的就是改變漆的顏色,通過對工藝步驟的調整和材料的比對,調製出明快亮眼的馬卡龍色。

此外,我還做了許多茶杯、茶壺、點心盤等更符合現代人生活場景的漆器,在亮眼的馬卡龍色上畫上小魚、仙人掌等可愛逗人的圖案,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動圖

我的老師一度為此很生氣,怪我胡來。在他看來,改變漆的顏色是對漆的一種不尊重。在老師堅持的傳統和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設計之間,我思考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在這條讓漆器年輕化、日常化的路上一走就是三年。

如今再看我與老師的分歧,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對於漆器來說,它在這個豐富而多元的時代,必然也有更豐富多元的角色要扮演。它既有傳承中華傳統文明、幫助人們讀出歷史的使命,也有滋養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審美、創造幸福生活的全新價值。

動圖

現在,我的作品不僅被越來越多身邊的朋友購買,還經由老客帶新客,逐漸打開了名聲。悅榕莊、西藏大廈等高級酒店、展館也都紛紛邀我做定制漆畫、漆器。看到人們重新喜歡上這個有八千年歷史的“新”事物,我為漆藝,為自己,都感到由衷的幸福.

時不時的,我還是會想起與漆藝的相逢。那是20歲那年我在大學走錯教室的一次意外。在邁進漆藝工作室的一刹那,我就被裡面各種漆器、漆畫精緻、深遠的樣子震動了。尤其是一幅雪景漆畫,走近了看我才發現,畫中片片雪花由蛋殼鑲嵌而成。至今閉眼,8年前那畫中逼真的雪,仍飄在我的眼前。

那個時候我就明白了:不是我選擇了漆,是漆選中了我。

往期回顧

吳曉波請90後匠人做了把傘|001

故宮當家和MUJI掌櫃都在喝的茶,究竟什麼來頭|002

聽他說酒,感覺前半輩子的酒都白喝了|003

什麼樣的啤酒讓這倆藝術生放棄設計去釀酒|004

這是江南的兒時味道,他把外公的手藝推到全世界|005

做出G20國禮御用包的89年姑娘,到底啥來頭|006

這倆80後匠人告訴你,將愛好作為工作是什麼感受|007

她鼓足勇氣寄出情書,今天是他們在一起的第672天 | 008

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傳統漆器雖精良,卻遠離了現代人的審美和使用場景。漆天然的顏色是深褐色,所以大部分都被應用在以黑、紅為主的古典漆器上,較難抵達大眾。

基於這一想法,我做了許多嘗試,首當其衝的就是改變漆的顏色,通過對工藝步驟的調整和材料的比對,調製出明快亮眼的馬卡龍色。

此外,我還做了許多茶杯、茶壺、點心盤等更符合現代人生活場景的漆器,在亮眼的馬卡龍色上畫上小魚、仙人掌等可愛逗人的圖案,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動圖

我的老師一度為此很生氣,怪我胡來。在他看來,改變漆的顏色是對漆的一種不尊重。在老師堅持的傳統和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設計之間,我思考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在這條讓漆器年輕化、日常化的路上一走就是三年。

如今再看我與老師的分歧,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對於漆器來說,它在這個豐富而多元的時代,必然也有更豐富多元的角色要扮演。它既有傳承中華傳統文明、幫助人們讀出歷史的使命,也有滋養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審美、創造幸福生活的全新價值。

動圖

現在,我的作品不僅被越來越多身邊的朋友購買,還經由老客帶新客,逐漸打開了名聲。悅榕莊、西藏大廈等高級酒店、展館也都紛紛邀我做定制漆畫、漆器。看到人們重新喜歡上這個有八千年歷史的“新”事物,我為漆藝,為自己,都感到由衷的幸福.

時不時的,我還是會想起與漆藝的相逢。那是20歲那年我在大學走錯教室的一次意外。在邁進漆藝工作室的一刹那,我就被裡面各種漆器、漆畫精緻、深遠的樣子震動了。尤其是一幅雪景漆畫,走近了看我才發現,畫中片片雪花由蛋殼鑲嵌而成。至今閉眼,8年前那畫中逼真的雪,仍飄在我的眼前。

那個時候我就明白了:不是我選擇了漆,是漆選中了我。

往期回顧

吳曉波請90後匠人做了把傘|001

故宮當家和MUJI掌櫃都在喝的茶,究竟什麼來頭|002

聽他說酒,感覺前半輩子的酒都白喝了|003

什麼樣的啤酒讓這倆藝術生放棄設計去釀酒|004

這是江南的兒時味道,他把外公的手藝推到全世界|005

做出G20國禮御用包的89年姑娘,到底啥來頭|006

這倆80後匠人告訴你,將愛好作為工作是什麼感受|007

她鼓足勇氣寄出情書,今天是他們在一起的第672天 | 00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