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送孩子出國是為了減負?你才不會知道美國學生遠比中國學生勤奮的多

看著美國電影裡高中生們逛街泡吧

週末總是浸泡在各種派對裡

相反, 中國的高中生埋頭苦讀

週末也是各類補習

從而得出結論

中國的學生能吃苦, 愛學習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在大部分國人看來, 美國的教育是人性化的, 都是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 一點也不痛苦, 學生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參加課外活動, 美國的教育才是理想中的素質教育。

中國人都自信的以為, 美國孩子學習基礎差, 中國人到了美國就可以輕鬆稱王稱霸;赴美留學的孩子在國外愉快地玩幾年, 就可以混到海歸文憑。

可是, 事實並非如此, 留過學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 美國的學生不僅學習很刻苦, 甚至連中國的留學生也難以望其項背。 美國的大學生活也並非如想像中的那麼輕鬆。

有位正在美國留學的小夥伴發來消息, 他在美國的真實體驗完全不是出國前認為的那樣, 並且為美國學生的刻苦而震驚, 聽聽他是怎麼而說的吧。

原以為大學裡的作業是可以不做的?

在中國的大學裡, 作業是可做可不做的, 只要期末考試考好了就行。

我剛開始也是拿這個觀念去對待美國老師留的作業, 不過因為是第一周, 我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 還是把作業都做完了。

這一做就做到了半夜兩點多, 我想著以後再不能這麼折磨自己了。

結果沒想到, 第二天上課老師就真的把作業收了......

後來我才明白原來美國作業是計成績的, 每次作業都會按照對錯打分, 得出成績, 最後和所有平時考試、期末考試一起算總成績。

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 題你要是不會做, 不寫或者寫錯了, 你就不得分, 最後就會影響你的總成績。

在美國, 老師每週都會給你留一大堆作業, 你在下周上課前要交上來, 如果有不會的, 你要在交作業前自己去問老師, 老師不會在課上給你講的。

如果到交作業時還沒有問老師, 作業不會做或者做錯了, 那麼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 老師不會因為你不會就手下留情, 你的作業就會被扣分。

這樣的作業其實和考試差不多, 因為得的分數直接影響你最後的總成績。

每一次作業就像是一次考試

我這學期一共選了3門課, 分別是經濟數學、高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計量經濟學。

我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聽論壇上的人說外國的經濟學要求數學非常高, 其中最難的就是計量經濟學。 當時還不理解, 現在終於知道了。

計量經濟學講的基本就是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這門課是最近幾十年才興起的, 國內教得很淺, 以至於我一直認為它是門比較好學的課程。

結果上第一節課, 我們老師就把前四章講完了......然後就留作業了......

因為這一部分本科沒有學扎實,

為了做作業, 我用了幾天把本科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又看了一遍, 然後開始做作業, 一點一點摳到淩晨5點多, 實在做不下去了, 就交了上去。

後來發了作業, 20分滿分得了16分。

得了16分意味著什麼呢?來看看美國大學是怎麼算最終分數的, 第一次期中考試占20%, 第二次期中考試占20%, 期末考試占20%, 平時作業占40%。

最後總成績按照ABCD給你評分, 90-100評A, 80-90評B, 70-80評C, 70以下評D或者不及格。

如果每一科都是勉強維持在80分以上, 那麼只要有一科不小心拿到了70多分, 那整個評分就是C。 我這次作業就是在懸崖邊上:16 分, 20分滿分, 看似不錯, 實際上16除以20等於0.8, 也就是80分, 已經是最低可以接受的分了。

一學期三門課竟然除了睡覺都在學習

來之前我認為我只選了三門課,以國內的經驗來說應該是很輕鬆,而且週五、週六、周日三天沒課,每週可以休息三天,生活應該很愜意。

可是現在,我每週的時間用來做作業都是勉勉強強。老師上課講的基本上對寫作業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就講他喜歡講的部分,這樣你就要自己把所有書都看了,然後再把所有題都做了。

基本上老師每次課都講一章。一章的內容大概30-40頁書,這30-40頁的書是大書,就是比國內16開紙大一點的那種書,而且是英文的小字,密密麻麻。

最關鍵是書中每一句話都有複雜的數學和邏輯關係,要想看透書本,需要大量的時間,有時候還需要自己在草稿紙上推導和畫圖幫助理解,有的時候十幾頁的書都要看五六個小時。

我每週要讀三本這樣的書(100多頁),然後做三門作業。

每次做作業都很費時間,數學作業最簡單,不過你要用電腦寫,用word打十分複雜的數學符號、矩陣、希臘字母等,很費勁。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每週每門課上課看書的時間要30個小時,寫作業的時間要10小時,那麼三門課一周學習就要用120小時。

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一共就168小時......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和我們一起上課的一個臺灣同學發現我選了三門課很驚訝,說他學兩門都快受不了了,我居然選三門。

幾乎每週都有考試,你扛得住嗎?

開學的第一個月我基本被折騰地筋疲力盡,可是到了第二個月開始我才發現,前面的日子幾乎可以用快活來形容了.......

我們這學期,數學有3次期中考試,1次期末考試,一共4次考試;其他兩門2次期中考試,1次期末考試,一共有10次考試。

也就是從第二個周開始,我們幾乎每週都有考試......

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後會折算成總成績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哪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

更要命的是,美國的考試沒有什麼選擇、填空、判斷,就直接甩給你四五道大題,每道20-25分......

第一次微觀經濟學的考試可以把考卷拿回家作答,開始我認為比較輕鬆,結果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出的題太難了,我做了3天。

有一道證明題我把自己鎖到廁所裡想了6個鐘頭......

至於計量經濟學,我更是緊趕慢趕才趕上了老師的進度,本來開學初我還信誓旦旦的要拿全A,結果這門課第一次考試就考了54分,而全班平均70分。

計量經濟學的第二次考試也是可以拿回家作答,我還說這個還好,結果我和那個中國同學費了整整一個星期試驗了近百種可能性的模型,卻全部不能用。

後來折騰了很久,又花了兩天時間完善模型和寫報告,最後寫到臨交卷前一天的淩晨五點。

本以為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結果只得了66分,說是有一個環節論證方法出了問題。

我的心都涼了......最後我把複習的時間全放在這科上面,到期末的時候才勉強得了85分。

美國大學校園的學生其實是這樣的

校園裡走過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忙忙的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在公共汽車上,也都是在看書。

在咖啡店裡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現很多美國學生要麼在寫作業,要麼在用電腦寫作業。非常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

我本來還帶著掌上遊戲機,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拿出來玩,有外放聲音,突然發現大家都在看書學習,我很不好意思的又放回去了。突然覺得我在國內本來是很自覺學習的好學生,在這裡怎麼感覺自己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裡列印講義,走在夜色下的校園裡,發現幾乎沒有人。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們省的高校校園裡,夜幕下都是一對對的情侶在共用好時光。

美國真實的校園就是一個好學生的聚集地,因為不愛學習的要麼沒興趣讀大學,要麼考不上大學,凡是在這裡的,都是希望自己在學術上能有所成就的學生。

他們學習刻苦還體現在他們不放棄任何可以提高自己的機會。

兩次計量閉卷考試前,老師都發了去年考試的卷子,因為這不是作業,所以我和那個中國學生都沒寫。

來了美國以後,由於老師逼得太緊,只要不計分的我是堅決不寫,也不看。

但是我發現這兩次,美國學生都把卷子做完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了他們才是真正的好學生。

他們學習都很積極,我們上的研究生課程,只有三四個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幾個都是本科生,他們為了將來更好的學習,在本科階段就自己主動選讀研究生的課程。

我們選的魔鬼三門,他們也都選,他們還有自己的本科課程,我們光這三門就快受不了了,他們要學至少四五門課。

如此嚴格的教育成果就是——學以致用

有時候我常想,我們學經濟學的,為什麼對數學要求還這麼嚴格,我們學的這些東西在生活中真的有用麼?

我還專門問過美國學生,他們的回答令我很吃驚。

美國人幾乎幹什麼都會用數學計算,比如你要開個超市或者速食店,老闆會找人去建立模型,然後按照模型去經營,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是最科學、最優化的。

我問他們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呢?

美國學生說那基本上肯定是會破產的,因為感覺的東西靠不住,永遠也不如數學計算的精確。他還說經營一個企業不用模型會破產,用錯了模型,也會破產。

我問他,他父親賣樹苗也用模型嗎?他說當然用。

我問他用不用模型處理日常生活,他說也用。比如買汽車,他要根據當時的利率、油價、汽車的價錢和時間建立一套模型,算出當利率和油價多少時,他購買汽車最划算。

當時我聽了完全目瞪口呆,原來我們都以為美國人個個都是數學白癡,看來我們確實小看了他們。

美國人相信理論是一定會指導實踐的,他們如果發現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那麼一定是理論不夠完整和完善,所以他們會用更複雜的數學去完善理論。

我們這學期學完計量經濟學後,我也感覺自己可以做點東西出來了。

我們真的不如美國人勤奮

在美國的學習使我感到,我們的高等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學校,並不能算美國的非常好的學校,但是學到的東西確實是實打實的。

當然,作為發達國家,美國的教育資源自然比我們要好得多,但是在教育方面我們還是可以做出很多努力的。

中國大學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過了高考以後,很多學生就成了一種放羊的狀態,大學本應該是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現在卻成了很多人遊樂場。

每年諾貝爾獎評選結束之後,我看網上有很多中國網友都在憤憤不平,說是因為美國的軍事政治強大,所以評選委員會迫於壓力才會給他們那麼多獎,而我們國家人很聰明,卻總是離諾貝爾獎很遠,太不公平了。

還說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了,卻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經濟這幾年發展這麼快,卻得不了經濟學獎,太不公平了。

他們說的當然也有一些道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人以外,其他國家的人民也一樣智慧、勤勞、勇敢,而且比中國人更努力。

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呼籲中國要睜眼看世界,那麼現在我們國人仍需要透過重重迷霧看世界,不要被外國的種種假像所迷惑。

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會無緣無故,在很多方面,美國人真的比我們更勤奮。

來之前我認為我只選了三門課,以國內的經驗來說應該是很輕鬆,而且週五、週六、周日三天沒課,每週可以休息三天,生活應該很愜意。

可是現在,我每週的時間用來做作業都是勉勉強強。老師上課講的基本上對寫作業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就講他喜歡講的部分,這樣你就要自己把所有書都看了,然後再把所有題都做了。

基本上老師每次課都講一章。一章的內容大概30-40頁書,這30-40頁的書是大書,就是比國內16開紙大一點的那種書,而且是英文的小字,密密麻麻。

最關鍵是書中每一句話都有複雜的數學和邏輯關係,要想看透書本,需要大量的時間,有時候還需要自己在草稿紙上推導和畫圖幫助理解,有的時候十幾頁的書都要看五六個小時。

我每週要讀三本這樣的書(100多頁),然後做三門作業。

每次做作業都很費時間,數學作業最簡單,不過你要用電腦寫,用word打十分複雜的數學符號、矩陣、希臘字母等,很費勁。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每週每門課上課看書的時間要30個小時,寫作業的時間要10小時,那麼三門課一周學習就要用120小時。

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一共就168小時......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和我們一起上課的一個臺灣同學發現我選了三門課很驚訝,說他學兩門都快受不了了,我居然選三門。

幾乎每週都有考試,你扛得住嗎?

開學的第一個月我基本被折騰地筋疲力盡,可是到了第二個月開始我才發現,前面的日子幾乎可以用快活來形容了.......

我們這學期,數學有3次期中考試,1次期末考試,一共4次考試;其他兩門2次期中考試,1次期末考試,一共有10次考試。

也就是從第二個周開始,我們幾乎每週都有考試......

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後會折算成總成績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哪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

更要命的是,美國的考試沒有什麼選擇、填空、判斷,就直接甩給你四五道大題,每道20-25分......

第一次微觀經濟學的考試可以把考卷拿回家作答,開始我認為比較輕鬆,結果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出的題太難了,我做了3天。

有一道證明題我把自己鎖到廁所裡想了6個鐘頭......

至於計量經濟學,我更是緊趕慢趕才趕上了老師的進度,本來開學初我還信誓旦旦的要拿全A,結果這門課第一次考試就考了54分,而全班平均70分。

計量經濟學的第二次考試也是可以拿回家作答,我還說這個還好,結果我和那個中國同學費了整整一個星期試驗了近百種可能性的模型,卻全部不能用。

後來折騰了很久,又花了兩天時間完善模型和寫報告,最後寫到臨交卷前一天的淩晨五點。

本以為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結果只得了66分,說是有一個環節論證方法出了問題。

我的心都涼了......最後我把複習的時間全放在這科上面,到期末的時候才勉強得了85分。

美國大學校園的學生其實是這樣的

校園裡走過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忙忙的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在公共汽車上,也都是在看書。

在咖啡店裡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現很多美國學生要麼在寫作業,要麼在用電腦寫作業。非常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

我本來還帶著掌上遊戲機,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拿出來玩,有外放聲音,突然發現大家都在看書學習,我很不好意思的又放回去了。突然覺得我在國內本來是很自覺學習的好學生,在這裡怎麼感覺自己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裡列印講義,走在夜色下的校園裡,發現幾乎沒有人。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們省的高校校園裡,夜幕下都是一對對的情侶在共用好時光。

美國真實的校園就是一個好學生的聚集地,因為不愛學習的要麼沒興趣讀大學,要麼考不上大學,凡是在這裡的,都是希望自己在學術上能有所成就的學生。

他們學習刻苦還體現在他們不放棄任何可以提高自己的機會。

兩次計量閉卷考試前,老師都發了去年考試的卷子,因為這不是作業,所以我和那個中國學生都沒寫。

來了美國以後,由於老師逼得太緊,只要不計分的我是堅決不寫,也不看。

但是我發現這兩次,美國學生都把卷子做完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了他們才是真正的好學生。

他們學習都很積極,我們上的研究生課程,只有三四個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幾個都是本科生,他們為了將來更好的學習,在本科階段就自己主動選讀研究生的課程。

我們選的魔鬼三門,他們也都選,他們還有自己的本科課程,我們光這三門就快受不了了,他們要學至少四五門課。

如此嚴格的教育成果就是——學以致用

有時候我常想,我們學經濟學的,為什麼對數學要求還這麼嚴格,我們學的這些東西在生活中真的有用麼?

我還專門問過美國學生,他們的回答令我很吃驚。

美國人幾乎幹什麼都會用數學計算,比如你要開個超市或者速食店,老闆會找人去建立模型,然後按照模型去經營,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是最科學、最優化的。

我問他們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呢?

美國學生說那基本上肯定是會破產的,因為感覺的東西靠不住,永遠也不如數學計算的精確。他還說經營一個企業不用模型會破產,用錯了模型,也會破產。

我問他,他父親賣樹苗也用模型嗎?他說當然用。

我問他用不用模型處理日常生活,他說也用。比如買汽車,他要根據當時的利率、油價、汽車的價錢和時間建立一套模型,算出當利率和油價多少時,他購買汽車最划算。

當時我聽了完全目瞪口呆,原來我們都以為美國人個個都是數學白癡,看來我們確實小看了他們。

美國人相信理論是一定會指導實踐的,他們如果發現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那麼一定是理論不夠完整和完善,所以他們會用更複雜的數學去完善理論。

我們這學期學完計量經濟學後,我也感覺自己可以做點東西出來了。

我們真的不如美國人勤奮

在美國的學習使我感到,我們的高等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學校,並不能算美國的非常好的學校,但是學到的東西確實是實打實的。

當然,作為發達國家,美國的教育資源自然比我們要好得多,但是在教育方面我們還是可以做出很多努力的。

中國大學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過了高考以後,很多學生就成了一種放羊的狀態,大學本應該是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現在卻成了很多人遊樂場。

每年諾貝爾獎評選結束之後,我看網上有很多中國網友都在憤憤不平,說是因為美國的軍事政治強大,所以評選委員會迫於壓力才會給他們那麼多獎,而我們國家人很聰明,卻總是離諾貝爾獎很遠,太不公平了。

還說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了,卻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經濟這幾年發展這麼快,卻得不了經濟學獎,太不公平了。

他們說的當然也有一些道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人以外,其他國家的人民也一樣智慧、勤勞、勇敢,而且比中國人更努力。

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呼籲中國要睜眼看世界,那麼現在我們國人仍需要透過重重迷霧看世界,不要被外國的種種假像所迷惑。

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會無緣無故,在很多方面,美國人真的比我們更勤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