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華妃娘娘”力挺外賣小哥,40℃的高溫天,你還好意思叫外賣嗎?

江浙滬最近熱翻天了!

江浙滬先是變成了“工折戶”, 現在又變成了“灴烲爐”。

大熱天, 連飯都吃不下, 更別提出門吃飯了。 所以叫外賣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但是叫外賣的人多了, 等外賣的時間也變長了。 不少人餓急了就不停地催單, 甚至投訴。 就連“華妃娘娘”蔣欣都看不下去了:“不要催單, 也許他在路上中暑了⋯設身處地, 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寬容。 ”

那麼, 大熱天, 我們該不該叫外賣呢?怎麼樣才是叫外賣的正確姿勢呢?

“外面天氣這麼糟糕, 想吃飯多走幾步就是了, 何苦為難送餐的人呢?”很多網友都秉持著“天氣不好時就不應該叫外賣”的觀點, 指責叫外賣的原因無非是“嬌氣”“有錢了不起”以及“配送員也是人”等道德層面的因素。

果殼網心理學領域達人“科學家種太陽”雖然不支持“叫外賣有罪論”, 但他也提出了“明知極端天氣外送餐困難的情況下點外賣”存在一定的“人性自私”。

“外賣小哥在面對你的訂單時, 因為迫于生計, 很可能沒什麼選擇權。 在涉及到小費或補貼時, 他也沒什麼定價權。 面對極端天氣, 他像大多數人一樣, 或許也沒有安全意識。 ”他承認, 配送員在面對極端天氣時存在天然的弱勢地位。

拋開道德因素,

事實上, 惡劣天氣送外賣的確是一件挺危險的事。 根據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介紹, 2012 年7月21日的那場特大暴雨, 在61名非因公殉職的遇難者中, 溺水46 人, 觸電5人, 房屋倒塌3人, 泥石流2人, 創傷性休克2人, 高空墜物2人, 雷擊1人。 放在外賣平臺“繁榮昌盛”的今天, 觸電、創傷性休克、高空墜物甚至房屋倒塌和雷擊都可能傷害在暴雨天送餐的外賣小哥。

相對于這種道德指責, 不少人也頗不服氣。

“無論現在是任何天氣, 只要餐館老闆和送餐小哥答應給你送外賣, 這就說明:這件事情對於他們是有好處的。 你覺得他們辛苦, 他們自己並不覺得。 如果他們是害怕辛苦的人, 他們就不會出來從事最辛苦的行業了。 每次極端惡劣的天氣, 外賣都會比平常更多, 餐館老闆和送餐小哥都會比平時賺得更多。 ”

他還表示, 如果你不忍心看送餐小哥在風雨烈日中工作, 那就多點些外賣, 或者給他一些小費, 而不是不叫外賣, 讓他下崗失業。

同時, 東方網一篇文章的觀點也從側面呼應了“布林費墨”——夏天訂單多, 對於配送員的收入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一名配送員表示, 訂單少時, 他的月收入近6000元, 而隨著訂單增長, 收入有望近萬元。 “再加上公司每個月有300元的高溫補貼, 收入還行。 但畢竟都是辛苦錢。 ”外賣公司考慮到夏季外賣單量的增長情況, 將調配更多的外賣小哥加入配送隊伍,還將發放高溫費之和防暑降溫的食物。

這麼一看,多叫外賣對配送員的直接受益倒是顯而易見的。

也許,這是一個雙向的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外賣平臺也在努力改善惡劣天氣下配送員與顧客之間的關係,部分平臺新增了一個功能,那就是在點餐時可以給配送員“送一聽可樂”,作為小費和獎勵。

然而,還是有些網友認為外賣平臺應該肩負起更多責任。網友“一個奇怪的亂-nad”表示:“只談論消費者的道德是不公平的,如果外賣員在送外賣的時候出了任何問題,就屬於工傷,雇傭他的外賣平臺應該賠償。”

科技媒體“愛范兒”也呼籲,全國各地的勞動部門已經相繼頒發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連坐辦公室的普通勞動者都可以在高溫天氣中領取補貼,那些冒雨送外賣、開專車的外賣小哥和司機師傅更應該因為惡劣的勞動環境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只是,不管你叫與不叫,這個為人們帶來便利的行業,理應得到更多的尊重。

將調配更多的外賣小哥加入配送隊伍,還將發放高溫費之和防暑降溫的食物。

這麼一看,多叫外賣對配送員的直接受益倒是顯而易見的。

也許,這是一個雙向的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外賣平臺也在努力改善惡劣天氣下配送員與顧客之間的關係,部分平臺新增了一個功能,那就是在點餐時可以給配送員“送一聽可樂”,作為小費和獎勵。

然而,還是有些網友認為外賣平臺應該肩負起更多責任。網友“一個奇怪的亂-nad”表示:“只談論消費者的道德是不公平的,如果外賣員在送外賣的時候出了任何問題,就屬於工傷,雇傭他的外賣平臺應該賠償。”

科技媒體“愛范兒”也呼籲,全國各地的勞動部門已經相繼頒發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連坐辦公室的普通勞動者都可以在高溫天氣中領取補貼,那些冒雨送外賣、開專車的外賣小哥和司機師傅更應該因為惡劣的勞動環境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只是,不管你叫與不叫,這個為人們帶來便利的行業,理應得到更多的尊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