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八:悠悠運河情 蒼涼話滄州

編者按:2013年9月份, “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運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興起。 考察組以“走運河, 話兩岸, 溯歷史, 展風情, 看變遷”為宗旨, 力求按照“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考察, 將運河進行全方位展示。 三年來, 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 途徑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 至2016年10月底將通濟渠、永濟渠考察完成, 隋唐大運河全線考察結束。 為展現隋唐運河考察的整體面貌, 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歷史情懷, 本網特錄系列紀實報導於此, 以饗讀者。

滄州是隋唐大運河流經城市中里程最長的城市,

全長200多公里。 南運河從天津三岔口而始, 東南而下, 經楊柳青、馬場、青縣到河北滄州市。 滄州人民很親切的稱大運河為——母親河。 蜿蜒曲折中, 為滄州這座古老的城市帶來水波般靈動的發展智慧。

2016年10月11日, 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河北滄州, 對滄州的運河遺產進行考察。 幾天的時間裡, 考察組足跡分別踏遍了滄州鐵獅子、鐵錢庫、滄州清真北大寺等地, 用腳步丈量運河文化, 用鏡頭記錄滄桑巨變, 用文字感知歷史情懷。

滄州鐵獅子現狀。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華錫 攝

滄州城與大運河

自古以來, 滄州被文人定義為荒涼、蕭條之地和“遠惡軍州”之地, 即古時發配犯人的地方。 與地方運河城市相比, 滄州很難稱得上是繁華富足、物產豐富。

“晉代繁華地, 如今有此樓。 暮雲連海岱, 明月滿滄州。 歸鳥如雲過, 飛星拂瓦流。 城南秋欲盡, 寂寞採蓮舟。 ”元代詩人薩天錫的這首《清風樓》是描繪滄州的經典詩作。

由於歷史地理條件, 滄州人民自古以來面臨著生存的艱難與生活的艱辛。

地勢低窪的滄州, 在宋代黃河奪禦河時期水災不斷。 那時黃河經禦河入海, 河道水面高於平地。

滄州段運河最早開鑿於三國時期, 為曹魏平虜渠, 隋代在此基礎上進行疏浚。 滄州段運河當時稱為禦河或衛河, 清代以後, 稱為南運河。 南運河起自山東省德州市四女寺樞紐, 由南向北經河北省衡水市、滄州市的十一個縣(市、區), 與天津市靜海縣十一堡與子牙河匯流後經海河入海。

大運河在商品交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千餘年來, 經運河所運漕糧達300億擔之多。 外地的藥材、絲綢、竹器、瓷器等運到滄州再分發到各城鎮鄉村;在農業方面, 大運河使得滄州在灌溉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除此之外,

當時滄州在鹽業、釀酒等方面也深得運河恩惠。

發達的經濟帶來了繁榮的文化, 運河兩岸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青縣和滄縣的哈哈腔、滄縣的木板大鼓、滄州的武術、泊頭的黑旗高蹺、吳橋的雜技等。

圖為古幣展館裡面擺放的鐵錢疙瘩。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華錫 攝

滄州鐵獅子與鐵錢庫

說起滄州最著名的標誌, 就屬鎮海鐵獸“鐵獅子”了。 顧炎武曾有《舊滄州》傳世:落日空城內, 停驂問路歧。 曾經看百戰, 唯有一狻猊。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條惡龍在滄州興風作浪。 由一年秋天穀子黃梢、棒子蒼皮的時候, 海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風, 卷著海浪, 像虎叫狼嚎一樣咆哮著直撲滄州城。 眼看著船翻桅折, 房倒屋塌, 滿窪的好莊稼被海水淹沒。

忽然, 一隻雄獅一躍而起沖向大海, 與惡龍奮力廝殺。 經過一天一夜的戰鬥, 惡龍招架不住敗退而逃, 收回了淹沒滄州的海水。

惡龍跑了, 海水退了, 滄州一帶的老百姓, 為了感謝為民除害的雄獅, 於五代後周廣順三年, 歷時18載, 於1420年正式落成。

主建人是原北大寺主教阿訇吳學孟的十六世掌教祖先吳氏。因吳家當時的一位 親戚在宮廷任“東絲”,宮廷曾撥地40頃做資金,加上滄州回族居民慷慨相助而成。

大寺招收“海裡幾”不分省界,不分教禮,校規嚴格,滄州本地念經的人也多。北大寺聲譽在外,不少的人不遠千里來此求學,陝、甘、華北、內蒙古一帶的阿訇多是在滄州北大寺學成掛幛。寺有教民約7000戶,30000人,均為回族,尊行伊黑瓦尼教禮。

全寺占地面積共12畝。其中:大殿有九九八十一間,面積有120O多平方米,南講堂13間,水房子7大間,對廳3間,建築面積和規模是華北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考察組瞻仰了該寺的主體建築禮拜大殿,考察組觀察到,大殿呈“主”字形,通稱“九九八十一”間,可同時容納千餘人禮拜。殿身由古棚、前、中、後殿組成。三座南殿並立的攢尖頂亭如山峰聳立,雄偉壯觀。坐在寺庭院相望,莊重素雅,具有古色古香的伊斯蘭風格。

該寺禮拜大殿建築風格各異。古棚以馬鞍型頂棚建成,前中殿以羅漢型殿頂建成,後殿建設更為奇特,以大口套小口的結構自然形成“回”字直至攢尖頂亭。

一棚三殿式結構嚴謹,整座大殿的四周均以雙簷重疊式凸出牆體外,各殿飛簷由殿脊伸向四角昂首,古棚兩個山頭鑲嵌著水磨精緻的古老磚雕,雕刻著伊斯蘭教尊貴的“古蘭經”文。整座清真寺的建築互相匹配,隔廊相望,栩栩如生。

“走在運河兩岸,看到了最多的顯性文化資源就是佛寺、道觀、教堂、還有清真寺。中國人是多神體系,千百年來儒釋道共存共榮,各得其所。偉大的民族其 包容性可見。最可恨的是文革視信仰宗教為迷信和落後

主建人是原北大寺主教阿訇吳學孟的十六世掌教祖先吳氏。因吳家當時的一位 親戚在宮廷任“東絲”,宮廷曾撥地40頃做資金,加上滄州回族居民慷慨相助而成。

大寺招收“海裡幾”不分省界,不分教禮,校規嚴格,滄州本地念經的人也多。北大寺聲譽在外,不少的人不遠千里來此求學,陝、甘、華北、內蒙古一帶的阿訇多是在滄州北大寺學成掛幛。寺有教民約7000戶,30000人,均為回族,尊行伊黑瓦尼教禮。

全寺占地面積共12畝。其中:大殿有九九八十一間,面積有120O多平方米,南講堂13間,水房子7大間,對廳3間,建築面積和規模是華北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考察組瞻仰了該寺的主體建築禮拜大殿,考察組觀察到,大殿呈“主”字形,通稱“九九八十一”間,可同時容納千餘人禮拜。殿身由古棚、前、中、後殿組成。三座南殿並立的攢尖頂亭如山峰聳立,雄偉壯觀。坐在寺庭院相望,莊重素雅,具有古色古香的伊斯蘭風格。

該寺禮拜大殿建築風格各異。古棚以馬鞍型頂棚建成,前中殿以羅漢型殿頂建成,後殿建設更為奇特,以大口套小口的結構自然形成“回”字直至攢尖頂亭。

一棚三殿式結構嚴謹,整座大殿的四周均以雙簷重疊式凸出牆體外,各殿飛簷由殿脊伸向四角昂首,古棚兩個山頭鑲嵌著水磨精緻的古老磚雕,雕刻著伊斯蘭教尊貴的“古蘭經”文。整座清真寺的建築互相匹配,隔廊相望,栩栩如生。

“走在運河兩岸,看到了最多的顯性文化資源就是佛寺、道觀、教堂、還有清真寺。中國人是多神體系,千百年來儒釋道共存共榮,各得其所。偉大的民族其 包容性可見。最可恨的是文革視信仰宗教為迷信和落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