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普丨3種根決定了紅薯的產量

(一)根的分類與特徵

由薯苗或莖蔓生長的根均稱不定根, 根據不定根的發育情況分為纖維根、梗根和塊根三種類型。

甘薯根的三種形態

1、纖維根

栽秧後由莖節上的不定根原基長出, 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

2、梗根(柴根、牛蒡根)

粗約0.2—1.0cm的肉質根, 整條根形狀細長、粗細均勻。 由於加粗過程中遇到不良條件而成, 此根徒耗養分、應控制之。

3、塊根

是貯藏養料的主要器官, 是所要收穫的部分。 其形狀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 有紡錘形、圓筒形、橢圓形、球形和塊狀形等;皮色因品種而異, 有紫、粉紅、黃、黃白、白等;塊根肉色也因品種而異, 有桔紅、桔黃、黃白、白等, 桔紅和桔黃的含胡蘿蔔素較多。

紅薯的不同形狀

不同顏色的紅薯

4.薯苗品質、環境條件與塊根形成的關係

壯苗、根原莖粗, 溫度適宜(22—240C), 水分適宜, 通氣良好, 光照充足, 多K, 容易形成塊根;反之形成纖維根。

所以, 從圖中可以看出來, 要想獲得更多塊根和商品薯, 需要做到以下6點:

1)培育壯苗:苗期多煉苗, 提高小苗的抗逆能力(尤其是抗旱力);

2)多施鉀肥:紅薯是收穫塊根類作物, 需要更多的鉀肥來膨大薯塊, 尤其是在後期多補充鉀肥或者苗期一次性施足緩釋型肥料, 對於增產效果顯著;

3)關照充足:初春季節, 溫度較低, 在保證棚內適宜溫度的前提下, 盡可能多讓薯苗接受光照, 增加幹物質積累;

4)溫度適宜:在不同階段, 尤其是在紅薯幼苗期, 注意保持合適的日溫、夜溫以及晝夜溫差至關重要;

5)水分適宜:紅薯耐旱不耐澇, 而且水分大容易形成纖維根, 不利於塊根的形成, 適宜的水分讓紅薯根系向塊根轉變.

6)土壤結構:肥沃疏鬆的沙壤土是紅薯生產的絕佳土質, 但是這樣的土壤現在已經很少見, 通過連年增施有機肥、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等功能性肥料,

有助於逐步提高土質, 從而增加紅薯產量。

做專業的紅薯人, 將有意思的紅薯知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