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你那麼忙,一定很窮吧?

太多的人, 把短暫而珍貴的一生, 演繹成碌碌無為的一生。

1

放眼望去, 我們身邊到處都是忙碌的人, 大家忙著工作, 忙著賺錢, 忙著買房,

忙著還貸……看上去, 我們很忙很努力, 但仍然還是月月光。

於是, 許多人叫苦不迭:為什麼我們工作時間那麼長, 看似越來越忙的狀態卻還是窮的掉渣?

其實, 大多數人的忙碌, 可能是這樣的:

你正在寫一篇需要在一周之內完成的稿件。

剛寫幾句話之後, 突然想起來還有一封郵件沒回。 於是, 你打開郵箱回郵件, 與此同時, 你又發現收到了其他幾封需要回復的郵件。

一眨眼功夫, 半小時過去了, 你還在回郵件。 當然, 你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寫作, 於是回頭看了看剛才寫出來的那幾句平淡無奇的話。

而就在你繼續“寫作”的時候, 卻發現自己腦子裡想的竟是午餐要不要吃披薩、朋友生日要買什麼禮物等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日復一日, 你每天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時間被一點一點地耗盡。

而等到交稿的截止日期馬上要來臨的時候, 你才開始有了緊迫感。 你不再想去回復郵件, 思想也不再漂移到午餐、買禮物的問題上, 專注為你帶來了回報:你終於寫出了大部分的內容。

為什麼這樣的“忙碌”很難讓你過得更高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你可能需要先瞭解一下“稀缺”這個詞。

你之所以在臨近截止日期的時候能夠如此高效, 正是因為“稀缺”為你換來了專注。

2

《稀缺》一書的作者, 經濟學家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對這一概念做了解釋:

稀缺是一種心態, 當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時, 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

為了趕稿, 你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爭取時間”上, 因此, 任何有可能為你換來時間的事, 你都願意做出犧牲, 即使長遠看來, 這件事對你來說更為重要。

比如, 某天早上, 你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健身房鍛煉身體, 而是將時間用在了工作上。 這種選擇是如何形成的呢?

你可能是算了一下最近去健身房的頻率,

在多去一次健身房能給你帶來的利益以及完成工作的迫切需要之間, 進行了比較, 然後決定不去健身。

對你來說, 當天早上能多工作幾個小時, 比鍛煉身體更重要。

這就是稀缺導致的頻寬不足, 讓我們產生了“管窺之見”:專注於某一事物使我們忽略了其他事物。

頻寬指的是心智的容量, 包括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 稀缺會降低所有這些頻寬的容量, 致使我們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 甚至減弱我們的執行控制力。

為了爭取工作時間而取消健身, 就是忽略了健身的長遠利益——受益終生的健康。 這就是稀缺導致的頻寬不足, 致使我們無心去思考:工作之於健身, 哪個更重要。

又或者, 當時間不夠用的時候, 你還可能會忽略睡眠帶來的好處, 於是少睡覺, 多工作。

而犧牲睡眠時間, 更是直接導致了工作品質的降低。 科學研究多次證實, 睡眠不足的員工, 其積極性會變得更低, 犯的錯誤會變得更多。

最後很可能的結局是, 稀缺導致我們常常在工作中犯錯, 升職加薪離我們越來越遠。

雖說開篇提到寫稿件的例子是一種“瞎忙”的狀態,但真正忙碌的人同樣會面臨時間稀缺的問題,他們每天都覺得時間太少,而要做的事又太多,恨不得把一天掰成36小時來用。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關注眼前的工作,陷入不斷的忙碌之中,而沒有足夠的頻寬來思考或是規劃未來的發展問題。

那麼,提高業績,升職加薪,走向富裕又何從談起?

3

稀缺的頭腦模式,讓忙人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在這一點上,窮人和忙人有著共同的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窮人缺錢,忙人缺時間)過分佔據,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說的是一位家境貧寒的姑娘,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大學時品學兼優,拿到獎學金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錢寄回家幫父母還債。

到了第二年,再次拿到獎學金的她仍然不打算為自己購置手機或是電腦,而是把錢借給要結婚買房的哥哥。

大四那年她考研結束,成績在邊緣,只能等複試通知。然而,她卻因為沒有電腦,也沒有在電子閱覽室及時刷新學校的最新消息,導致最終錯過了報名機會。姑娘哭得昏天暗地。

幸運的是,姑娘因為分數高,還有好幾個學校可以調劑。但當她到外地學校面試被刷之後,又因為不捨得花路費嘗試其他學校的面試,放棄了一些機會。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稀缺導致頻寬變窄,從而影響決策能力的例子。

因為出身貧窮,長期的金錢稀缺狀況培養出了姑娘的稀缺心態,凡事過度考慮錢的問題,導致姑娘沒有更多的頻寬來思考更為重要的事情:

如果買了電腦,就不會在關鍵時刻錯過學校的報名資訊;如果面試的時候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就可以多去幾個學校複試。

一個忙碌的人,為了盡可能爭取時間應付工作,不得不被做不完的任務拖累,而沒有“頻寬”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

同樣,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也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頻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於是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中。

4

我們一直在談階級固化,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你看那些出身富貴的人,哪個會因為顧及到錢的問題而錯失良機呢?

所以,我們在《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裡可以看到,富人的孩子依然富裕,而大多窮人的孩子終歸沒有擺脫貧窮的命運。

回歸主題,為什麼我們這麼忙,還是很窮?

除了前面說到的,忙人因為稀缺時間而沒有頻寬來規劃長遠的發展之外,稀缺時間和稀缺金錢的人之間,也是有一定因果聯繫的。

比如原本單身的你,很少有時間不夠用的煩惱,工作多一點的時候,頂多加加班,晚一點回家,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而一旦結了婚,生了孩子以後,因為要抱孩子、餵奶、給孩子換尿布,以及其他照顧孩子的瑣事,你寶貴的時間開始慢慢被佔用了。

如果你是一位有錢的家長,時間稀缺的問題就可以通過請保姆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就大大節省了你的時間。

而如果你不那麼有錢,照顧孩子的所有瑣事都得你和你的另一半親自上陣,當然,你也可以找你或另一半的父母幫忙。

但是,拋開兩代人之間可能會產生的矛盾不說,他們畢竟是免費勞動力,你很難心安理得地把所有的家務事都推給他們,因此,你還是會承擔大部分照顧孩子的工作。

這樣的話,你的工作時間就會被大大壓縮,如果你工作拖遝,或是因為別的原因導致不可避免的加班,那麼勢必怠慢了你的孩子。

如果沒有解決時間稀缺的問題,你就很難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點。

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金錢的稀缺導致時間的稀缺,時間的稀缺又反過來加重金錢的稀缺。

因此,跳出這個陷阱,我們首先要從根源上解決時間稀缺的問題。

5

在充滿稀缺的世界中,漫長的截止日期就是釀造麻煩的問題所在。早期的資源充沛會變相鼓勵人們浪費,而等到截止日期臨近時,管窺心態和忽略行為又會出現。

大多數人陷入稀缺的陷阱,都是因為在資源相對充裕時管理不善所造成的。

因此,為了解決 “瞎忙”的問題,我們可以將漫長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為漸進式的階段性截止日期,讓“警報”來得更早一些。

這裡有一個關鍵是,你需要制定分步完成計畫,劃分時間間隔,給自己定下規矩,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多少任務。比如,你要寫一本書,就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寫一頁,運用這種“分步截止日期”,一年以後,你就有365頁。

如果你是真的忙碌,就應該重新規劃To do list上的任務,把這些任務分成A、B、C、D四類,進而按照這四類任務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先做哪件事,並學會向C類事務勇敢說“不”。

疏通了原本緊湊的計畫表,你才會有餘閒的精力去思考更多富有價值的問題:我要如何改進當前的工作,才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當我們跳出了稀缺的陷阱,用於思考的頻寬就富足了。認知負擔一旦減輕,我們的執行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就會有所改善。

同時,我們的專注力、工作品質以及我們選擇去關注的每一種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如此,貧窮的邏輯根源才有可能獲得改變。

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說過:“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閒庭信步般輕鬆愉悅地處理事務。”

深以為然。

上圖,是首富王健林的行程時間表,雖然他每天要處理的工作很多,但他仍然有時間健身。

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個可以讓他從容應對的行程表。這樣的工作方式,給了他足夠的頻寬去做更多的打算,也為他積累財富奠定了精神的基石。

看完這篇文章,你找到自己又忙又窮的原因嗎?

願你我都能成為富有成效的忙碌者,把短暫而珍貴的一生,演繹成非同凡響的一生。

參考書籍: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埃爾德·沙菲爾《稀缺》

作者:飛小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怎樣加速成長,掌控人生?

升職加薪離我們越來越遠。

雖說開篇提到寫稿件的例子是一種“瞎忙”的狀態,但真正忙碌的人同樣會面臨時間稀缺的問題,他們每天都覺得時間太少,而要做的事又太多,恨不得把一天掰成36小時來用。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關注眼前的工作,陷入不斷的忙碌之中,而沒有足夠的頻寬來思考或是規劃未來的發展問題。

那麼,提高業績,升職加薪,走向富裕又何從談起?

3

稀缺的頭腦模式,讓忙人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在這一點上,窮人和忙人有著共同的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窮人缺錢,忙人缺時間)過分佔據,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說的是一位家境貧寒的姑娘,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大學時品學兼優,拿到獎學金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錢寄回家幫父母還債。

到了第二年,再次拿到獎學金的她仍然不打算為自己購置手機或是電腦,而是把錢借給要結婚買房的哥哥。

大四那年她考研結束,成績在邊緣,只能等複試通知。然而,她卻因為沒有電腦,也沒有在電子閱覽室及時刷新學校的最新消息,導致最終錯過了報名機會。姑娘哭得昏天暗地。

幸運的是,姑娘因為分數高,還有好幾個學校可以調劑。但當她到外地學校面試被刷之後,又因為不捨得花路費嘗試其他學校的面試,放棄了一些機會。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稀缺導致頻寬變窄,從而影響決策能力的例子。

因為出身貧窮,長期的金錢稀缺狀況培養出了姑娘的稀缺心態,凡事過度考慮錢的問題,導致姑娘沒有更多的頻寬來思考更為重要的事情:

如果買了電腦,就不會在關鍵時刻錯過學校的報名資訊;如果面試的時候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就可以多去幾個學校複試。

一個忙碌的人,為了盡可能爭取時間應付工作,不得不被做不完的任務拖累,而沒有“頻寬”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

同樣,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也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頻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於是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中。

4

我們一直在談階級固化,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你看那些出身富貴的人,哪個會因為顧及到錢的問題而錯失良機呢?

所以,我們在《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裡可以看到,富人的孩子依然富裕,而大多窮人的孩子終歸沒有擺脫貧窮的命運。

回歸主題,為什麼我們這麼忙,還是很窮?

除了前面說到的,忙人因為稀缺時間而沒有頻寬來規劃長遠的發展之外,稀缺時間和稀缺金錢的人之間,也是有一定因果聯繫的。

比如原本單身的你,很少有時間不夠用的煩惱,工作多一點的時候,頂多加加班,晚一點回家,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而一旦結了婚,生了孩子以後,因為要抱孩子、餵奶、給孩子換尿布,以及其他照顧孩子的瑣事,你寶貴的時間開始慢慢被佔用了。

如果你是一位有錢的家長,時間稀缺的問題就可以通過請保姆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就大大節省了你的時間。

而如果你不那麼有錢,照顧孩子的所有瑣事都得你和你的另一半親自上陣,當然,你也可以找你或另一半的父母幫忙。

但是,拋開兩代人之間可能會產生的矛盾不說,他們畢竟是免費勞動力,你很難心安理得地把所有的家務事都推給他們,因此,你還是會承擔大部分照顧孩子的工作。

這樣的話,你的工作時間就會被大大壓縮,如果你工作拖遝,或是因為別的原因導致不可避免的加班,那麼勢必怠慢了你的孩子。

如果沒有解決時間稀缺的問題,你就很難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點。

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金錢的稀缺導致時間的稀缺,時間的稀缺又反過來加重金錢的稀缺。

因此,跳出這個陷阱,我們首先要從根源上解決時間稀缺的問題。

5

在充滿稀缺的世界中,漫長的截止日期就是釀造麻煩的問題所在。早期的資源充沛會變相鼓勵人們浪費,而等到截止日期臨近時,管窺心態和忽略行為又會出現。

大多數人陷入稀缺的陷阱,都是因為在資源相對充裕時管理不善所造成的。

因此,為了解決 “瞎忙”的問題,我們可以將漫長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為漸進式的階段性截止日期,讓“警報”來得更早一些。

這裡有一個關鍵是,你需要制定分步完成計畫,劃分時間間隔,給自己定下規矩,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多少任務。比如,你要寫一本書,就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寫一頁,運用這種“分步截止日期”,一年以後,你就有365頁。

如果你是真的忙碌,就應該重新規劃To do list上的任務,把這些任務分成A、B、C、D四類,進而按照這四類任務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先做哪件事,並學會向C類事務勇敢說“不”。

疏通了原本緊湊的計畫表,你才會有餘閒的精力去思考更多富有價值的問題:我要如何改進當前的工作,才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當我們跳出了稀缺的陷阱,用於思考的頻寬就富足了。認知負擔一旦減輕,我們的執行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就會有所改善。

同時,我們的專注力、工作品質以及我們選擇去關注的每一種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如此,貧窮的邏輯根源才有可能獲得改變。

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說過:“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閒庭信步般輕鬆愉悅地處理事務。”

深以為然。

上圖,是首富王健林的行程時間表,雖然他每天要處理的工作很多,但他仍然有時間健身。

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個可以讓他從容應對的行程表。這樣的工作方式,給了他足夠的頻寬去做更多的打算,也為他積累財富奠定了精神的基石。

看完這篇文章,你找到自己又忙又窮的原因嗎?

願你我都能成為富有成效的忙碌者,把短暫而珍貴的一生,演繹成非同凡響的一生。

參考書籍: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埃爾德·沙菲爾《稀缺》

作者:飛小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怎樣加速成長,掌控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