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思德傳人“傳”什麼

陽光下, 我們向他走來。 歲月的風雲激蕩走遠了, 一臉豪氣卻永遠地定格了下來。 蒼松翠柏間, 霞光初披的張思德銅像, 剛毅而不失親切。

“雖然他已離我們而去, 但他的精神始終沒有走遠。 ”駐足張思德銅像前, 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師師史館講解員藺芳帥反復強調。

人們眼中的張思德, 是跟“為人民服務”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這源於一場特殊的追悼會。 1944年9月8日, 中央直屬機關和中央警衛團1000多人, 在延安鳳凰山下棗園溝口的操場上舉行追悼會。 會上, 毛澤東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 發表了主題為“為人民服務”的即興演講。

一名普通的戰士何以贏得領袖的如此關注?事過73年, 為什麼還被人們傳頌景仰?

當年現場聆聽了演講的張思德生前戰友、老戰士杜澤洲這樣回答:“與身邊絕大多數戰友相比, 張思德的犧牲算不上驚天動地、壯懷激烈, 他倒在了為人民服務的普通崗位上。 追悼會上, 毛澤東之所以一口氣作了一個多小時的即興講話, 正是因為他瞭解張思德樸實感人的經歷, 是真正的有感而發。 ”

長征途中, 杜澤洲發現, 每找到一種青草, 張思德都要先嘗嘗。 一次, 戰士們在水塘邊看到一些長得像蘿蔔的野菜, 張思德先拔了一棵放到嘴裡。 “這草有毒, 大家別采!”話剛說完, 他就失去了知覺, 幸好搶救及時, 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師史館裡,

一張照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紅軍轉戰關中強行軍時, 很多戰士的鞋掉了幫, 磨穿了鞋底, 只好用繩子綁著走路。 張思德就利用行軍間隙, 用馬刀割馬藺草帶在身上。 晚上宿營後, 他顧不上休息一連打了3雙草鞋, 直到拂曉。 當天, 他把草鞋送給了三位鞋子最爛的戰士。

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為人民服務”如一盞光芒萬丈的燈塔, 激勵著人民軍隊為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前赴後繼。

1944年9月5日, 天下起了毛毛雨, 地皮濕漉漉的。 張思德和戰友白滿倉一早就進山挖窯。 當挖到中午時, 突然窯頂上掉了幾塊碎土, 出現險情。 張思德眼疾手快, 一把將白滿倉推出了洞口, 自己卻被埋在了下邊。

張思德倒下了, 千千萬萬個“張思德”站了起來。

2012年5月18日, 這個師的戰士高鐵成休假歸隊途中突遇煤氣爆燃事故, 他不顧生命危險三闖火海排險救人, 被譽為“最美警衛戰士”。

近10年來, 警衛師共收到地方群眾送的感謝信、錦旗上百件。 有臨場救人的壯舉, 也有拾金不昧的善行。

如今, 張思德精神的火炬, 已經傳遞到90後年輕戰友的手中。 年輕戰士們的口中, 也流傳著許多“張思德傳人”的故事。

“我們有位在街心公園站崗的戰士, 不為外界誘惑所動, 默默背誦《為人民服務》!”

“一位老太太摔倒了, 周圍沒有人敢去扶, 最後還是我們的戰士扶了!”

“淩晨北京南站旅客比較少, 這些旅客可能更需要幫助, 戰士們都會爭著值班站崗。 ”

……

一位叫周浩軒的退役班長創業成功後感慨:有張思德一樣“做事”的精神,

還能有什麼事業幹不成?他不僅自己成功創業, 還帶動了一大批退伍軍人就業, 不向地方政府伸手要待遇, 不給人民群眾添負擔。

張思德銅像前, 宣傳欄裡張貼著這支部隊新時期十大楷模畫像:曹偉、李強、劉加林、袁滿囤……一個個閃光的名字, 如同一支支穿越時空的火炬, 仿佛在回答著同一個問題:張思德傳人“傳”什麼?

“傳”為人民服務的不熄火種, “傳”對人民群眾的無疆大愛, “傳”甘願付出不言悔的戰士本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