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義中取利是本性——複字型大小經營二三事

用歷史溫暖現實。 大家好, 這裡是《山西人pia山西》, 我是小鼠。 接著上回, 我們繼續開講晉商的故事。

咸豐年間, 複盛公囤積了大量包頭市場上極為緊俏的胡麻油, 形成了麻油霸盤。 包頭百姓以為喬東家必然坐地起價, 借此機會狠賺一筆, 於是開始瘋狂搶購。 可等了十多天, 複盛公一直維持平價銷售, 價格分毫不漲。 此舉令包頭百姓對其刮目相看。

一位頗有心機的夥計實在想不通東家的做法, 便偷偷在胡麻油中摻入劣質油對外銷售, 本以為會博得掌櫃歡心, 沒想到掌櫃知道後卻大動肝火, 直接將其請出商號, 同時對購買劣質油的顧客一一補償。

為招攬顧客, 進一步拓展草原市場份額, 複字型大小在售貨時故意將鬥放大, 十分加一, 變相降價銷售, 一時間包頭、歸化等地的百姓紛紛湧入複字型大小。 憑藉薄利多銷, 複字型大小迅速擴大了當地市場份額。

除了在市場經營上恪守底線、反復變通, 喬家在對待友商時也盡可能寬容大度、真誠合作。 1922年, 包頭市面上有名的雙盛公、雙盛茂商號相繼倒閉, 複字型大小作為上游供應商, 仍持有兩號近5萬兩的欠條。 東家楊老五實在無力償還, 親自登門請罪, 複字型大小東家喬映霞看在多年相與的份上, 不僅一筆勾銷, 而且竭力安撫楊老五。 大順公毛店倒閉時同樣欠複字型大小1000大洋, 複字型大小經理只到店中拿了一把斧頭、一個籮筐便了結欠款。 如此大仁大義, 令包頭商戶心服口服。

商業形勢變化多端, 機會總是稍縱即逝, 商家的經營行為也是一日三變。 但無論怎麼變, 複字型大小都守著一條“義”字底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