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花香果美色彩斑斕送居民

十年磨一劍, 81歲老人放下心愛的魚竿, 把自己所住的社區打造成“花園式社區”

沒有色彩的生活是單調無趣的, 誰也不能想像沒有色彩的世界將會怎樣。 每年剛一開化的時節, 家住日照社區京桃園社區的張尚斌老人, 就趕緊坐上火車從關裡家往回趕, 抓緊時機翻地、備壟、育苗, 為的就是在春天播種的時節撒上花籽, 育上葡萄苗, 種上葫蘆, 待盛夏百花齊放、初秋碩果累累來臨的季節,

給大夥兒帶來色彩斑斕的生活。

曾經的愛好是釣魚

今年81歲的張尚斌老人絕對是個閒不住的人。 剛退休那會兒,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釣魚。

“那時候, 只要一到夏天, 我就不著家。 ”張尚斌老人說。 早早起床後, 弄點魚食, 騎上摩托車就出發了。

那些年, 他釣遍了牡丹江沿岸——鏡泊湖發電廠的出水口、小朱家、江西村、蘭崗、柴河……每天早晨7點出門, 下午5點鐘回來, 最多的時候, 張尚斌能釣到50斤魚。

“沒搬到這個社區之前, 我自己家有個小棚子, 裡面全是我釣來的魚曬成的魚幹, 都吃不過來!”張尚斌老人告訴記者, 釣魚的時候, 沒少結交漁友, “昨天還有漁友來看我呢!”

搬到這個社區後, 社區的綠化池子改變了他的退休生活。

搬家後改變了生活

“我剛搬到這個社區的時候, 這裡可不是這個樣子。 ”張尚斌老人指著他精心培育的花花草草說, 搬到京桃園社區幾年後, 他看到, 原來種植的草坪因為水土不服雜草叢生。 “除了影響美觀, 夏天還特別招蚊子。 ”張尚斌覺得, 大家常年住在這樣的環境裡, 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環境不像樣可不行。

於是, 張尚斌萌發了除掉草坪裡的雜草, 種上鮮花的想法。

說來也巧, 從鐵路局工會退休的張尚斌, 在工作期間, 和車站花窖的負責人關係特別好, 除了釣魚外, 他還能把從花窖裡要來的花伺候的特別像樣。

既然能把家裡的花養好, 想必室外花池子裡的花也不至於養的太賴。 於是, 張尚斌先從自己家門前的花池子入手, 除草種花。

社區環境美如花園

十年磨一劍。 每年初夏, 當張尚斌家門前花壇裡鮮花盛開, 引得無數人足駐觀看時, 張尚斌下定決心, 一定要把社區裡所有的草坪都變成美麗的花園。

還好, 社區裡的一些愛花人、愛心人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和做法, 和張尚斌一起除草, 一起清理草坪, 一起打造社區的美好環境。

經過七八年的時間, 每年盛夏, 步入京桃園社區, 宛若走進了花園一般, 可謂是一步一景。

這裡是葫蘆園, 這裡是葡萄園, 這裡是地瓜花……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地瓜花, 張尚斌老人還真是一臉的自豪:“你看, 這花朵多大, 等過些天全都盛開的時候, 那才叫漂亮呢!”每年春天, 張尚斌可沒少為這些地瓜花挨累。 地瓜花不像別的花, 得在外面天兒還沒暖和的時候就得育苗。

為了育苗, 張尚斌提前和家附近的商家打招呼, 讓人家給他留好保溫箱。 弄到保溫箱的張尚斌, 只能在自己家培育地瓜花苗。 等到花苗發芽, 室外溫度達到可以移植花苗的時候, 張尚斌再一顆顆把這些地瓜花種到社區的花壇裡。

張尚斌說, 自己種的地瓜花有“三最”:一最是數量最多。 每年都能種上150多棵, 哪個社區的花壇裡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地瓜花。 二最是花朵最大。 每年盛夏, 最大的地瓜花花朵能有盤子那麼大;三最是花色豔麗。 為了讓這些地瓜花花期長, 花朵大, 色澤美, 張尚斌還向一豆製品商家要來上百袋豆腐渣, 回來自製化肥, 然後再上到花壇裡。

甘為大夥兒無私奉獻

如今, 自打開始管理社區花壇後的張尚斌, 就不再有時間去釣魚了。雖然放下了曾經最愛的魚竿,但老人家覺得,種花美化環境的日子也挺不錯。

“儘管也有居民反對的,但大多數人還是支持我的。”張尚斌老人說,種花就是為了讓大夥兒有個好的居住環境,自己每年種的近百個葫蘆,到了秋天,自己連一個當種子的葫蘆都收不到。為了留籽,老人家只好單獨在自己家窗後的那片地留籽。老人家說,種花也好,種葫蘆也罷,都是美化社區環境的,大家摘葫蘆,說明大夥兒都喜歡,但他希望,等到葫蘆成熟後再摘,不然怪白瞎的。

葡萄也是一樣,一百多棵葡萄,還沒等熟呢,就有人下手摘著吃。“現在也不好吃呀,多澀呀!”張尚斌老人說,自己種的花是讓大夥兒欣賞的,自己種的葡萄也是供大夥兒吃的,等到葡萄都成熟了,大夥兒誰愛吃誰就摘一串,該有多好!

花籽送給愛花人

都說:“樹大招風”。張尚斌老人把京桃園社區打造的像花園一般,這個社區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社區”。

每年盛夏,當鮮花開滿社區院落,彩蝶飛舞時,來社區賞花的居民,取經的養花人絡繹不絕。

“別的社區的養花人管我要花籽,我都給。”張尚斌老人說,一些養花人看到他種的花的品種好,都向他要花籽。對於愛花人的這點要求,他都一一滿足。碰到談得來的養花人,張尚斌還會把育好苗的地瓜花也送人家。

老人家說,朝自己要花籽和花苗的,都是為了美化自己家社區的環境,都不是種在自己家,都是為了讓大夥兒賞花。所以,自己特別支持這樣有愛心、樂於奉獻的人。有時,寧可自己少留點花籽,也會支持其他社區,把人家喜歡的花籽送給他們。

張尚斌老人說,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非常願意把自己這點種花的經驗傳給比自己年齡小的熱心人。無論這樣的人住在京桃園社區,還是住在別的社區。他希望,所有的社區,特別是老舊社區,通過多方的努力,都能滿園花香,滿眼綠色。

文並攝 / 記者 孫樹健

就不再有時間去釣魚了。雖然放下了曾經最愛的魚竿,但老人家覺得,種花美化環境的日子也挺不錯。

“儘管也有居民反對的,但大多數人還是支持我的。”張尚斌老人說,種花就是為了讓大夥兒有個好的居住環境,自己每年種的近百個葫蘆,到了秋天,自己連一個當種子的葫蘆都收不到。為了留籽,老人家只好單獨在自己家窗後的那片地留籽。老人家說,種花也好,種葫蘆也罷,都是美化社區環境的,大家摘葫蘆,說明大夥兒都喜歡,但他希望,等到葫蘆成熟後再摘,不然怪白瞎的。

葡萄也是一樣,一百多棵葡萄,還沒等熟呢,就有人下手摘著吃。“現在也不好吃呀,多澀呀!”張尚斌老人說,自己種的花是讓大夥兒欣賞的,自己種的葡萄也是供大夥兒吃的,等到葡萄都成熟了,大夥兒誰愛吃誰就摘一串,該有多好!

花籽送給愛花人

都說:“樹大招風”。張尚斌老人把京桃園社區打造的像花園一般,這個社區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社區”。

每年盛夏,當鮮花開滿社區院落,彩蝶飛舞時,來社區賞花的居民,取經的養花人絡繹不絕。

“別的社區的養花人管我要花籽,我都給。”張尚斌老人說,一些養花人看到他種的花的品種好,都向他要花籽。對於愛花人的這點要求,他都一一滿足。碰到談得來的養花人,張尚斌還會把育好苗的地瓜花也送人家。

老人家說,朝自己要花籽和花苗的,都是為了美化自己家社區的環境,都不是種在自己家,都是為了讓大夥兒賞花。所以,自己特別支持這樣有愛心、樂於奉獻的人。有時,寧可自己少留點花籽,也會支持其他社區,把人家喜歡的花籽送給他們。

張尚斌老人說,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非常願意把自己這點種花的經驗傳給比自己年齡小的熱心人。無論這樣的人住在京桃園社區,還是住在別的社區。他希望,所有的社區,特別是老舊社區,通過多方的努力,都能滿園花香,滿眼綠色。

文並攝 / 記者 孫樹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