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疼!快遞小哥中暑後打著點滴送貨

近日, 全國多地發佈高溫橙色預警。 根據天氣網提供的全國高溫區域分佈圖, 7月26日, 我國東南部地區最高氣溫普遍超過32攝氏度, 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江西、重慶、陝西等地最高氣溫更是高達36—40度。

高溫“要命”, 還好空調“救命”。 小夥伴們也紛紛自發把“最高貢獻獎”頒給了空調的發明者。

不過, 快遞小哥卻很難體會到這份涼爽。 7月25日, 一段快遞小哥邊打吊瓶邊送快遞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關注。

視頻中的這位元小哥是湖南長沙的申通快遞小哥謝塘勝。 他稱自己在兩天前就中暑了, 一直堅持沒去醫院, 25日實在抗不下去了才去打了點滴。

不過送快遞的任務不能耽擱, 就好說歹說讓醫生同意自己把吊瓶帶了出來, 自己一邊打點滴, 一邊給客戶派件。

小哥表示, 自己打點滴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 要在客戶十一點半下班之前把快遞送到位, 才不得已這樣的。

“人家催一下, 投訴一下, 也不值得。 ”

當記者問小哥有沒有擔心跑針的問題時, 小哥表示自己沒想過這些, 只想著快點把快遞送完。

後來, 小哥送完快遞之後, 由於擔心電瓶車的電不夠, 就沒再去醫院, 而是自己拔了針頭。 小哥稱, 打完點滴之後, 感覺好多了。

為小哥的敬業點贊。

但也心疼。 天熱, 大家也儘量不要催催催了。

還有網友貼心提醒小哥們注意安全。

快遞員高溫補貼難落實 業內:缺乏有效處罰措施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26日報導, 就在前幾天, 工人日報等單位發佈了2017年《戶外高溫勞動者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 每天工作超過8個小時的高溫勞動者主要集中在環衛和外賣配送行業。 然而, 能享受到高溫補貼的外賣送餐人員卻寥寥無幾。

外賣配送行業的從業人員流動性強,從業人員與外面平臺間的雇傭關係也相對較為複雜,這些原因都導致了這個行業中高溫補貼的落實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為送餐人員的權益提供保障?誰又該為他們的高溫補貼買單呢?

“高溫津貼能否發放到位”這一逢夏必“熱”的話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然而,最近很多省市連續多天四十度高溫,一些不得不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勞動者當中,拿不到高溫津貼的,卻不在少數。

北京市政工人:幹一半就不想幹了,太熱,受不了。誰補貼給你啊,老闆太狠了。

蘇州戶外保潔人員:昨天問老闆了,老闆說不知道,沒有,哪來的高溫費啊?

合肥某企業員工:降溫費啊?我們是沒有,從來沒有。

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勞動者所服務的單位,狸貓換太子,以發放實物代替高溫補貼。

合肥私企員工:夏天高溫會提供一些綠豆之類的,供大家降暑。

鄭州某私企員工:天天發水,一天發兩瓶水,另外,仁丹、十滴水都發的。

蘇州某工地工人:一人一瓶風油精,一人一個盆,一人一條毛巾,還有一人一瓶水。沒發錢。

有媒體報導稱,杭州六成以上快遞員還沒有領過高溫津貼。圓通快遞員陳偉說:“多勞多得,你送一票件拿一元,沒有其他收入了。”

韻達快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他們和圓通、申通、中通等大多數快遞公司一樣,都是採取直營+加盟的經營模式,加盟網點普遍占到六成以上,由於管理鬆散和自負盈虧,加盟點的快遞員幾乎都沒有高溫津貼一說。

如果企業就是不發高溫津貼該怎麼辦?多地勞動監察部門稱,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您可以先跟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功,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如果日最高氣溫達到了35度以上,勞動者又從事室外工作,如果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者可以到有管轄權的勞動監察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但這在很多勞動者看來,並不現實,“我們快遞員的確很辛苦,這高溫津貼按理講應該要發,如果不發也不會投訴,不想丟了工作。”、“說是一天補貼10塊錢,我們有時候一個月在戶外幹半個月,也就是150塊錢。領導要是主動給咱就要著了,要是單位不發,總不至於為這點錢跟領導吵吧。”

而從用人企業的角度看,高溫津貼落到每個員工頭上看著不多,但落到企業頭上的總支出卻不少,“我們會在工資當中會有一點點補助,因為考慮到經營成本各個方面,在100多塊錢。總共員工現在有140人左右,如果按照國家規定,我們每個月要多支出好幾萬塊錢,而且六、七、八三個月也是經營的淡季,進入高溫天氣我們水電費用也會增加,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法規對拒不發放高溫津貼的企業,缺乏有效的處罰措施,這是高溫津貼難以落實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我們瞭解,目前沒有相關的對企業不發放高溫費處罰的,這些企業有可能連勞動合同都沒簽。你不發,對用人單位或企業進行怎麼處罰,這目前是一個空白。”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推動高溫津貼落實,勞動監察部門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國家應該制定更加細化操作性更強的法律法規,勞動監察部門要轉變執法觀念,應由主要以勞動者投訴為主的被動執法方式,轉變為主動去監察的主動執法方式。”

高溫津貼落實難,固然與勞動者不願意或者不敢主張自己的權益有關,但也需要監管部門積極作為,需要用人單位將心比心地體恤員工的辛苦,履行法定的義務。

滴在烈日下的汗水,應該有人來為它買單。

7月25日,福建潤閩能源有限公司的王道平冒著酷暑為顧客運送瓶裝液化氣。 圖據新華網


環衛工人冒著酷暑清掃路面 圖據新華網


送餐人員冒著酷暑奔波在路上 圖據新華網


鋪路工人正冒著酷暑加緊鋪設滾燙的瀝青混凝土 圖據陝西日報


警李奔剛剛完成3個小時的路面執勤,同事張飛普立即為他遞上紙巾和水。圖據陝西日報

外賣配送行業的從業人員流動性強,從業人員與外面平臺間的雇傭關係也相對較為複雜,這些原因都導致了這個行業中高溫補貼的落實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為送餐人員的權益提供保障?誰又該為他們的高溫補貼買單呢?

“高溫津貼能否發放到位”這一逢夏必“熱”的話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然而,最近很多省市連續多天四十度高溫,一些不得不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勞動者當中,拿不到高溫津貼的,卻不在少數。

北京市政工人:幹一半就不想幹了,太熱,受不了。誰補貼給你啊,老闆太狠了。

蘇州戶外保潔人員:昨天問老闆了,老闆說不知道,沒有,哪來的高溫費啊?

合肥某企業員工:降溫費啊?我們是沒有,從來沒有。

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勞動者所服務的單位,狸貓換太子,以發放實物代替高溫補貼。

合肥私企員工:夏天高溫會提供一些綠豆之類的,供大家降暑。

鄭州某私企員工:天天發水,一天發兩瓶水,另外,仁丹、十滴水都發的。

蘇州某工地工人:一人一瓶風油精,一人一個盆,一人一條毛巾,還有一人一瓶水。沒發錢。

有媒體報導稱,杭州六成以上快遞員還沒有領過高溫津貼。圓通快遞員陳偉說:“多勞多得,你送一票件拿一元,沒有其他收入了。”

韻達快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他們和圓通、申通、中通等大多數快遞公司一樣,都是採取直營+加盟的經營模式,加盟網點普遍占到六成以上,由於管理鬆散和自負盈虧,加盟點的快遞員幾乎都沒有高溫津貼一說。

如果企業就是不發高溫津貼該怎麼辦?多地勞動監察部門稱,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您可以先跟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功,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如果日最高氣溫達到了35度以上,勞動者又從事室外工作,如果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者可以到有管轄權的勞動監察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但這在很多勞動者看來,並不現實,“我們快遞員的確很辛苦,這高溫津貼按理講應該要發,如果不發也不會投訴,不想丟了工作。”、“說是一天補貼10塊錢,我們有時候一個月在戶外幹半個月,也就是150塊錢。領導要是主動給咱就要著了,要是單位不發,總不至於為這點錢跟領導吵吧。”

而從用人企業的角度看,高溫津貼落到每個員工頭上看著不多,但落到企業頭上的總支出卻不少,“我們會在工資當中會有一點點補助,因為考慮到經營成本各個方面,在100多塊錢。總共員工現在有140人左右,如果按照國家規定,我們每個月要多支出好幾萬塊錢,而且六、七、八三個月也是經營的淡季,進入高溫天氣我們水電費用也會增加,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法規對拒不發放高溫津貼的企業,缺乏有效的處罰措施,這是高溫津貼難以落實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我們瞭解,目前沒有相關的對企業不發放高溫費處罰的,這些企業有可能連勞動合同都沒簽。你不發,對用人單位或企業進行怎麼處罰,這目前是一個空白。”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推動高溫津貼落實,勞動監察部門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國家應該制定更加細化操作性更強的法律法規,勞動監察部門要轉變執法觀念,應由主要以勞動者投訴為主的被動執法方式,轉變為主動去監察的主動執法方式。”

高溫津貼落實難,固然與勞動者不願意或者不敢主張自己的權益有關,但也需要監管部門積極作為,需要用人單位將心比心地體恤員工的辛苦,履行法定的義務。

滴在烈日下的汗水,應該有人來為它買單。

7月25日,福建潤閩能源有限公司的王道平冒著酷暑為顧客運送瓶裝液化氣。 圖據新華網


環衛工人冒著酷暑清掃路面 圖據新華網


送餐人員冒著酷暑奔波在路上 圖據新華網


鋪路工人正冒著酷暑加緊鋪設滾燙的瀝青混凝土 圖據陝西日報


警李奔剛剛完成3個小時的路面執勤,同事張飛普立即為他遞上紙巾和水。圖據陝西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