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際冠軍杯會成為下一個世俱杯嗎?

國際冠軍杯中國賽前天全部結束, 在進入中國的第三個年頭, 參賽球隊和比賽場次都創下歷屆新高。 在全球領域, 國際冠軍杯也在不斷擴張賽區版圖。 每年夏天因為國際冠軍杯的存在, 球迷們不會因為五大聯賽處於休賽期而感到無聊。 那麼作為一項新興賽事, 國際冠軍杯能否成為下一個世俱杯甚至“加強版”的世俱杯?

作為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季前熱身系列賽, 國際冠軍杯之所以受到關注, 是因為這項以五大聯賽俱樂部為主的賽事幾乎網羅了歐洲所有傳統豪門, 尤文、皇馬、巴薩、拜仁等頂級強隊均是常客,

甚至可以將其看成是一個“精英版”的歐冠聯賽, 從“星味”來說, 這是世俱杯無法匹敵的。

儘管參加世俱杯的球隊大都是各大洲的冠軍得主, 但只有歐冠冠軍才具備絕對的號召力, 其他隊伍的比賽往往並不吸引眼球。 而以2014年皇馬與曼聯的一場國際冠軍杯為例, 由於兩隊巨星雲集, 這場在美國密西根體育場進行的比賽共吸引了109138名球迷現場觀戰, 創下了美國本土足球賽觀眾人數之最, 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除了競技層面, 參賽俱樂部也會充分利用參賽機會, 在比賽地尤其是中國和美國進行商業開發, 增加在球迷中的人氣。

但作為老牌賽事, 世俱杯也有其自身優勢, 那就是參賽球隊的重視。 世俱杯畢竟是國際足聯的官方賽事,

參賽球隊會盡遣主力出戰, 本土聯賽得為其讓路。 為了參加世俱杯, 皇家馬德里就在上個賽季將西甲比賽延期進行, 而且一旦在比賽中奪冠, 這一榮譽也會被寫入俱樂部的歷史。

這麼說並不是指國際冠軍杯不受俱樂部重視, 但目前來說, 這還是一項以熱身為主的商業賽, 不僅其賽程會受到其他比賽的影響, 球員在是否參賽這一問題上也有更多的自主權。 比如, AC米蘭由於要參加27日進行的歐羅巴聯賽資格賽, 原定于在南京舉行的米蘭德比就不得不取消。 此外, 拜仁的比達爾、基米希等人因為參加了今夏的聯合會杯, 所以還在休假的他們也就沒有隨隊來到中國。

總體來說, 兩項賽事定位不同,

國際冠軍杯既無需把世俱杯當作範本, 世俱杯也不必因為國際冠軍杯的日益壯大感到威脅。 與其將二者定義為競爭, 不如說是互補更為貼切。

新華社記者 韋驊 馬邦傑 王恒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