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河道整治怎樣守住成效?比起整治,河道監管更是考驗

河道整治完成, 怎樣守住成效——

比起整治, 河道監管更是考驗

我市河道整治完成後, 怎樣通過加強監管來守住整治成效?今年109條河道中, 目前大部分已完成整治, 比起開展整治工程, 今後的常態化監管將更考驗各區和相關部門的工作。

16條河道上榜被住建部督辦

用手機打開“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 平臺會顯示南京16條河道的最新水質監測情況。

這16條河道分別是唐家山溝、友誼河玄武段、友誼河秦淮段、明禦河、紅花河、沙洲西河、沙洲東河、奧體北河、清江河、清江東溝、中保河、工農河、內秦淮河北段、外金川河下關段、禿尾巴河和玉帶圩。

前面13條已經完成整治, 後面3條仍在整治中, 河道的水質為輕度黑臭或重度黑臭。

從今年4月份起, 住建部開通“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 對全國重點河道進行掛牌督辦。 對上榜的河道, 住建部和環保部除了將不定期組織明察暗訪、受理公眾舉報外, 還將通過衛星遙感進行監督。 南京共有16條河道上榜, 這其中有2016年完成整治的河道, 也有今年要整治的河道。

完成整治為什麼依然黑臭?

在住建部最近一期水質監測結果中, 已經完成整治的唐家山溝、紅花河、明禦河等13條河道, 水質依然是輕度黑臭甚至重度黑臭。 已經完成整治, 水質為何依然不達標?水務部門介紹, 近期南京持續高溫,

河水水位較低, 引水有限, “夏季通常是最容易出現水體黑臭的時段。 ”

水務部門介紹, 完成整治和告別黑臭是兩個概念, “就好像人治病, 動完手術並不意味著立即可以出院, 身體完全恢復健康, 還需要調理。 ”專家說, 南京雨汙分流工程還沒有全面完工, 污水全收集還沒有實現, 生態引水等配套工程也沒有完成, 另外, 還要進行長期生物治理, 從完成整治到河道水質根本改善, 還需要一個過程。

河道整治是三分建七分管

“黑臭在水裡, 根子在岸上”。 南京正在摸索建立更完善的監管機制, 在河道整治中, 關鍵一步就是“管”, 即推行排水、排汙許可制度, 創新管理舉措。

怎樣“管”?在南京, “河長制”已經全面推行, 每條河道都有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河長,

負責河道的日常巡查。 對完成整治的河道排口一一建立檔案, 防止污水偷排。 在河道重點地段加裝監控設施加強監管。 此外, 所有河道的沿河排水單位都要一一登記, 建立排水、排汙許可證, 對偷排者嚴厲處罰。

“河道整治三分建設, 七分管理”。 要保持河道整治效果, 必須做到邊建邊管, 一建就管。 水務部門表示, 會督促各區落實好河道的管養單位, 建立長效管養機制, 加強對河道的養護與巡查, 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同時加強對排水設施的日常養護管理, 確保設施完好、運行正常。

本報記者 江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