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七省市政府發佈環境問題整改方案

中央環保督察促地方政府給出環境改善時間表

456個環境問題,是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留給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甘肅、陝西以及湖北7省市的問題清單。 今天,7省市政府發佈近26萬字的整改方案,對中央環保督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列出了具體的整改方案。 更值得關注的是,7省市政府還明確給出了各自地區環境品質改善的時間表。

環境品質改善有了時間表!這對於7省市人民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福利。

除了提出改善環境品質外,7省市的整改方案中對於責任人問責也給予明確。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有些省市還決定出臺政策法規,以清掃制度管制死角。

環境品質改善寫進整改方案

促進地方環境品質改善是中央環保督察最核心的目標,而這一目標與老百姓的環境訴求高度契合。 7省市今天公佈的整改方案基本上都談到了環境品質改善問題。

“2017年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力爭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2020年空氣中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0%左右;到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到2018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全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全市土壤環境品質保持穩定。 ”大氣、水、土壤改善量化、具體明確,這是北京市給出的承諾。

上海則提出:“環保投入占全市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3%左右”的同時,明確到2017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環境空氣品質在2016年取得較大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

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全市生態用地只增不減。

湖北省提出,到2017年底,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全省優良天數比例完成國家下達給湖北省的年度目標任務要求;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1.5%以上,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控制在7.9%以內。

“整改成效最終以環境品質改善來檢驗,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來評判。 ”陝西省政府明確,到2017年底,全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6年明顯下降;漢江、丹江、嘉陵江等長江流域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全部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各市(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優良。

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經濟最發達的廣東省作出的承諾是:“到2020年,全省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5%以上,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不高於33微克/立方米;確保全省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100%達標,全省基本消除、珠三角區域消除已劃定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劣V類斷面。

甘肅省政府則表示,2017年至2020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89.5%上升至92.1%,劣Ⅴ類水體比例從不大於2.6%至完全消除;消除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4%以上。

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可以喝上放心的水……對於當下的國人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福利。

催生地方出臺環境政策法規

餐飲油煙污染擾民問題是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在北京督察期間接到群眾投訴最多的問題之一。 據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透露,北京市“12369”環保投訴舉報統計表明,2016年前11個月餐飲油煙投訴達4200多起,占總數近20%。 北京市6萬餘家餐飲企業油煙污染控制需著力加強。

這是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留給北京市問題清單中的一個。 對此,北京市給出的整改方案在明確城六區限制新建經營場所使用面積低於60平方米的餐飲企業;針對餐飲油煙季節性排放污染特徵開展聯合執法,實現發現一家、查處一家、規範一家的同時決定制定《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進駐廣東時,發現多處保護區出現生態環境問題,其中,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違規建設乳源避暑林莊溫泉大飯店、棧道、公路、採石場等項目;惠州市惠東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違規開發旅遊專案;揭陽市桑浦山—雙坑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違規開發金玉園生態旅遊景觀區等。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查出的問題,廣東省同樣選擇出臺地方規定的辦法來進行徹底根本整治。 廣東省的整改方案提出,將研究出臺《廣東省自然保護區建立調整管理規定》,加強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停止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一切建設活動,徹底清理湛江市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韶關市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惠州市惠東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河源市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揭陽市桑浦山-雙坑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採礦、旅遊開發等違法違規專案,逐步恢復和保護原有生態功能。

7月20日,中辦、國辦公開通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甘肅諸多官員被問責。而揭開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被破壞蓋子的正是中央環保督察。

在中央環保督察留給甘肅省的問題清單中,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破壞是最突出的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甘肅省自然保護區內違規審批、違法建設問題長期屢禁不止。2014年10月國務院批准調整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和功能區劃後,省國土資源部門仍然違反《自然保護區條例》,在保護區內審批和延續採礦權9宗、探礦權5宗。其中,涉及核心區3宗、緩衝區4宗,共涉及保護區面積約58平方公里。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破壞對於甘肅省來說是永遠的痛。為此,甘肅省公開的整改方案不僅為7省市中最長,而且最詳盡。甘肅省表示,將出臺《甘肅省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以理順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明確地方政府與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保護和管理職責,完善自然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界限核准以及勘界立標工作。

此外,上海市提出,將修訂《違法排放污水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等多項地方規章。

456個問題將有人承擔責任

仔細翻看,7省市的整改方案中都有“嚴肅責任追究”的內容。

上海市稱,由市監察局牽頭,市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參加,對貫徹中央決策和市委部署不力、未完成環保重點目標任務、環境品質明顯惡化、督察整改落實不到位的以及列入督察組移交問題清單的事項深入調查,逐一厘清責任,依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依法依規追責。涉及督察組移交問題的具體處理意見,征得督察組(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同意後,予以落實,並向社會公開。

就責任追究,北京市整改方案的表述是:“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的問題和線索,深入調查核實,逐一厘清責任,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對整改落實消極懈怠、不主動不積極、效果不明顯的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予以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以鐵的紀律推進整改。”

陝西省的整改方案透露,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共向陝西省移交了15個責任追究問題。對這15個責任追究問題,陝西省將依照《陝西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等規定,逐一厘清責任,屬於“亂作為”等違紀違規的,由省紀委(省監察廳)牽頭處理;屬於“不作為和慢作為”等履職不到位的,由省委組織部牽頭處理;屬於環境違法的,由省環境保護廳牽頭處理,涉嫌環境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16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廣東省的態度是,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對犧牲整體環境利益獲得個人非法利益或因瀆職、失職導致環境問題後果嚴重的責任人,堅決予以查處。

隨著7省市整改方案的公佈,中央環保督察留給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甘肅、陝西以及湖北的456個環境問題整改大幕也將全面拉開。而7省市政府作出的環境品質改善的承諾能否兌現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7月20日,中辦、國辦公開通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甘肅諸多官員被問責。而揭開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被破壞蓋子的正是中央環保督察。

在中央環保督察留給甘肅省的問題清單中,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破壞是最突出的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甘肅省自然保護區內違規審批、違法建設問題長期屢禁不止。2014年10月國務院批准調整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和功能區劃後,省國土資源部門仍然違反《自然保護區條例》,在保護區內審批和延續採礦權9宗、探礦權5宗。其中,涉及核心區3宗、緩衝區4宗,共涉及保護區面積約58平方公里。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破壞對於甘肅省來說是永遠的痛。為此,甘肅省公開的整改方案不僅為7省市中最長,而且最詳盡。甘肅省表示,將出臺《甘肅省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以理順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明確地方政府與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保護和管理職責,完善自然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界限核准以及勘界立標工作。

此外,上海市提出,將修訂《違法排放污水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等多項地方規章。

456個問題將有人承擔責任

仔細翻看,7省市的整改方案中都有“嚴肅責任追究”的內容。

上海市稱,由市監察局牽頭,市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參加,對貫徹中央決策和市委部署不力、未完成環保重點目標任務、環境品質明顯惡化、督察整改落實不到位的以及列入督察組移交問題清單的事項深入調查,逐一厘清責任,依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依法依規追責。涉及督察組移交問題的具體處理意見,征得督察組(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同意後,予以落實,並向社會公開。

就責任追究,北京市整改方案的表述是:“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的問題和線索,深入調查核實,逐一厘清責任,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對整改落實消極懈怠、不主動不積極、效果不明顯的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予以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以鐵的紀律推進整改。”

陝西省的整改方案透露,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共向陝西省移交了15個責任追究問題。對這15個責任追究問題,陝西省將依照《陝西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等規定,逐一厘清責任,屬於“亂作為”等違紀違規的,由省紀委(省監察廳)牽頭處理;屬於“不作為和慢作為”等履職不到位的,由省委組織部牽頭處理;屬於環境違法的,由省環境保護廳牽頭處理,涉嫌環境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16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廣東省的態度是,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對犧牲整體環境利益獲得個人非法利益或因瀆職、失職導致環境問題後果嚴重的責任人,堅決予以查處。

隨著7省市整改方案的公佈,中央環保督察留給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甘肅、陝西以及湖北的456個環境問題整改大幕也將全面拉開。而7省市政府作出的環境品質改善的承諾能否兌現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