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整合力量加強“兩重兩問”工作獲實效

4月30日, 青山大橋建成通車。 記者賴有光 攝

南寧經濟穩步增長, 城市建設迅猛發展。 記者段柳健 攝

市“兩重兩問”辦抓好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督查, 助力“美麗南寧”鄉村建設。 記者陳卓凡 攝

市“兩重兩問”辦密切配合開展《電視問政》工作。 記者梁楓 攝

南寧市2017年一季度經濟實現“開門紅”、向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重大專案有序推進、鐵路高速公路沿線環境衛生大幅提升……今年以來,

市“兩重兩問”領導小組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 緊盯全市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 精心謀劃, 扎實開展監督檢查, 助推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重點工作順利推進。

2017年, 根據市“兩重兩問”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 市“兩重兩問”辦將脫貧攻堅、“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揚塵污染治理、第一季度經濟工作“開門紅”、迎接自治區60周年大慶重點建設專案、企業“降本減負”、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為民辦實事等重點工作重大項目列入“兩重兩問”監督檢查問責問效工作範疇,

並繪製重點工作作戰圖, 實施掛圖作戰。

資料顯示, 2017年1—6月, 全市“兩重兩問”機構共派出監督檢查人員18477人次, 發現問題16633個, 督促整改16633個, 發出督辦(掛牌督辦)函1902份;約談責任單位78個、責任人190人, 問責責任單位78個、責任人260人。

精心部署, 服務經濟穩增長

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2月, 市“兩重兩問”辦整合力量, 派出5個督查小組開展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專項督查, 重點督查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區)、開發區的組織落實、措施落實、目標落實以及指標完成情況。

通過深入監督檢查, 市“兩重兩問”辦發現部分縣(區)、開發區和市直部門工作方法不多、工作底氣不足、相互之間溝通協調不順暢等, 導致一些經濟指標推進乏力。 針對發現的問題, 督查組對症下藥,

現場傳導工作壓力, 要求各牽頭單位、責任部門進一步明確責任, 細化分解目標任務, 倒排時間, 定期向“兩重兩問”辦回饋工作情況。

通過強有力的督查, 再次向相關縣(區)和市直部門明確工作要求, 傳導工作壓力, 增強了各縣(區)和市直部門對完成2017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任務的信心和動力。 資料顯示, 今年一季度, 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07.5億元、同比增長9.6%, 占全區總量比重超過1/5,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總量排全區第一, 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區第一, 如期實現經濟工作“開門紅”目標。

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實現穩增長中具有重要作用。 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營造我市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自2016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緊盯我市企業“降本減負”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多次組織專項督查,檢查各縣(區)、開發區落實“降本減負”政策、服務企業情況,確保企業享受到我市的政策紅利。

“真心感謝督查組,我們企業是用電大戶,享受‘降本減負’政策之後,1個月就能省下40多萬元啊!”今年6月初,市“兩重兩問”辦就企業“降本減負”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再監督再檢查時,一名企業負責人由衷感歎。他們表示,正是因為有了市“兩重兩問”辦的監督檢查,“降本減負”政策才能如此快速地得到貫徹落實,企業才能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紅利。

資料顯示,“降本減負”政策實施後,通過調整繳交費用比例,僅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今年1—4月,就為全市企業減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0756.92萬元、失業保險費6913.2萬元、工傷保險費728萬元、基本醫療保險費6455.2萬元,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強化監督,助推重大項目建設

為向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由我市統籌推進的一批涵蓋基礎設施、產業、社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其中,我市跨江橋中最高、主跨最長的雙塔斜拉橋——青山大橋已於4月30日建成通車;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項目於5月23日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這些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都離不開“兩重兩問”的無形推手。

迎接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重點建設專案的實施,對集中展現自治區、南寧市6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成就,讓各族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雖然參建各方都在積極推進專案進程,但由於各種原因,仍有少部分專案建設進度相對滯後。瞭解情況後,市“兩重兩問”辦主動出擊,多次組織督查組實地走訪相關專案,通過現場查看、聽取彙報、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我市迎接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重點建設專案進行全面督查,重點加強對進度滯後專案的專項督查。在瞭解相應工作時間節點後,著重厘清各參建單位工作職責,以督查工作作風、效能和紀律為抓手,狠抓專案推進落實情況的監督,協調解決專案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即時傳導壓力,以問題倒逼、結果倒逼、問責倒逼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認真履行職責,推動重大項目趕抓工期,趕抓節點,加快進度。

“加快進度”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針對存在的問題,市“兩重兩問”辦對排查出來的進度滯後專案採取“十日一督”措施,要求各牽頭單位和相關專案業主加強跟蹤對接,明確專人負責,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同時要求各城區各施工單位開拓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切實加快專案推進速度。

經瞭解,市“兩重兩問”辦介入督查督辦後,被列入“十日一督”範圍的專案進展速度均得到了明顯提升。特別是因征地拆遷問題導致工期滯後的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由高新區負責的護岸工程部分已順利完成征地拆遷任務,其他項目存在的問題也得到妥善解決。

迅速行動,提升鄉村建設檔次

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制約“美麗南寧”鄉村建設的老大難問題。去年,廣西在全區範圍內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兩年攻堅行動,根據工作要求,南寧市要在年內建成123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中心。但據市城鄉建委6月初的通報情況顯示,截至5月底,我市仍有多個縣區的相關專案進度滯後。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兩重兩問”辦及時介入,適時開展該項工作專項督查。接到工作任務後,剛剛結束企業“降本減負”政策落實情況督查的“兩重兩問”辦督查組成員克服困難,馬不停蹄地趕赴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武鳴區等4縣(區),對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兩年攻堅行動工作滯後的14個農村垃圾處理在建專案進行重點督查督辦。

市“兩重兩問”辦的督查督辦就如同一聲聲衝鋒號,督促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立即行動起來,認真落實督辦的要求,加快農村垃圾處理專案的建設進度,確保專案儘快完成。

“建設項目已經滯後,為什麼工地現場只有這麼幾個人在幹活?”

“資金不到位是怎麼回事?有沒有及時上報財政部門進行解決?”

“設備什麼時候能夠到位?廠家生產速度能不能跟得上?”……

每到一個專案點現場,督查組都根據實際情況,認真瞭解工作滯後原因,重點圍繞人、財、物3個最主要的要素進行檢查、催辦,責成各責任部門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逐項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在6月底前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盯緊落實,擦亮南寧綠城名片

市容市貌是一個城市綜合形象的集中體現。為了助力打造南寧靚麗的城市名片,今年1月初,針對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同志調研生態建設工作發現的問題,市“兩重兩問”辦連夜部署,組織力量採取“每日一督”的形式,派出2個督查組連續3天對羅文大橋後續管理混亂、昆侖大道整治工作滯後、中國杯足球賽相關道路沿線市容市貌亂象、五象大道道路圍擋及綠化樹積塵、平樂大道揚塵污染整治和五象新區在建工地渣土碎石撒漏等環境衛生整治問題進行現場督查督辦。

市“兩重兩問”辦督查組通過暗訪取證、正面核查督辦的方式,直指問題要點,引起了有關責任單位的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力量立行立改。為了鞏固整治成果,市“兩重兩問”辦在中國杯足球賽開賽前對問題持續跟蹤回訪,防止反彈,進一步提升我市“山清水秀生態美”的良好形象。

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同樣是“美麗南寧”鄉村建設的監督檢查重點。今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聯合市鄉村辦著力抓好“美麗南寧”鄉村建設《輿情摘報》中反映的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問題開展監督檢查,督促有關責任部門舉一反三,狠抓整改。

今年5月,市“兩重兩問”辦在回訪督查中發現,個別鄉鎮對2017年第四期“美麗南寧”鄉村建設《輿情摘報》曝光問題整改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市“兩重兩問”辦立即按照規定對其進行掛牌督辦,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時限。掛牌督辦之後,相關鄉鎮迅速對存在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整改。截至5月底,市“兩重兩問”辦共對2017年的6期《輿情摘報》16個被曝光問題進行了跟蹤回訪,通過不定時跟蹤回訪,倒逼責任單位對曝光問題落實整改。

在對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問題進行持續督查的同時,市“兩重兩問”辦重拳出擊開展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督查。

今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嚴格對照“三清潔”專項活動驗收標準和“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工作目標專項考評標準,採取明察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對我市鐵路沿線和柳南高速公路沿線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督促相關縣(區)落實鐵路、高速公路沿線市容環境整改責任,助力解決鐵路、高速公路沿線“髒亂差”這一難題頑症。

市“兩重兩問”辦的嚴格督查,激發了各縣(區)、各責任單位的重視,紛紛採取有效措施落實整改。如賓陽縣相關鄉鎮組織1000多人次對轄區高鐵沿線開展整治行動,隆安縣由分管鄉村建設工作的縣委副書記帶隊,連續4天到現場進行督促整改,我市鐵路沿線和柳南高速公路沿線環境衛生面貌得到切實改善。

狠抓作風,推進園博會籌辦工作

為保障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以下簡稱“園博會”)各項籌辦工作優質、高效、廉潔,根據自治區、南寧市有關決策部署,市“兩重兩問”辦聯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績效辦、市法制辦、市林園局成立園博會籌辦工作督辦督查部,對園博會籌辦工作決策執行情況、任務完成情況、制度落實情況等開展監督檢查。

將“園博會”納入督辦督查工作範疇後,督辦督查部採取現場走訪、查看資料、電話詢問和要求報送進展情況等方式,狠抓園博會籌辦工作各類議定事項的跟蹤落實和督辦督查,確保相關議定事項有落實、有回饋、有成效。截至2017年6月,督辦督查部先後對市委、市政府和園博園指揮部議定的136項事務及30項重大決策部署工作進行督辦督查,其中已完成99項,3項基本完成,34項正在推進,全力推動園博會籌辦工作順利開展。

在深入監督調研的基礎上,市“兩重兩問”辦積極學習杭州、武漢、上海等城市舉辦大型活動監督檢查工作的經驗做法,適時開展“廉潔園博”創建工作。制定《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立項監察工作方案》和《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籌辦工作廉政風險防控建設暨“廉潔園博”創建實施方案》,以制度保證“廉潔園博”各項工作的落實。截至5月底,已有38個參與園博會籌辦單位提出設立廉政風險防控專案申請,設立2017年度廉政風險防控專案68個,工作部層面立項12個,為全面開展“廉潔園博”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為鼓勵全民參與“廉潔園博”建設,市“兩重兩問”辦會同紀檢監察機關、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暢通資訊管道,面向社會公示監督舉報電話和網上舉報信箱,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為創建“廉潔園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嚴肅問責,問政承諾落地有聲

一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狠抓重點工作重大項目推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緊密配合開展《電視問政》工作,從問政主題、問政線索、責任劃分、監督回訪等給予節目全方位支援, 並將電視問政的承諾作為督查的起點,對電視問政承諾事項兌現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督查。截至5月底,市“兩重兩問”辦共協助策劃了3期《電視問政》節目,開展電視問政承諾事項兌現回訪2期,對上線單位承諾整改的14個事項進行全程監督,及時跟進並公開群眾關注度高的民生熱點問題,倒逼上線單位積極整改存在問題。

其中,2017年第一期《電視問政》聚焦“城市治理”,曝光了我市揚塵污染治理中存在的系列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市“兩重兩問”辦的監督下,責任城區、單位針對曝光問題涉及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厲問責。

問責不是目的,推動工作開展才是重點,被問責的單位紛紛拿出措施,切實進行落實整改。如江南區開展揚塵污染治理集中統一行動——“雷霆行動”,並成立組織機構開展聯合整治;興甯區組織城管局等相關執法單位對相關執法人員開展了執法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水準,保證值班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邕甯區持續以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開展八鯉片區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散裝物料運輸車輛超載超限、抛灑滴漏等行為。

從環境衛生問題到鄉村建設提升活動,從路橋項目到園博園建設,市“兩重兩問”辦所關注的重點,正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據悉,下一步,在市“兩重兩問”領導小組的組織帶領下,市“兩重兩問”辦將聚焦重點工作重大專案,認真總結工作經驗,進一步創新督查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嚴格問責問效,力爭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撰文:記者吳潔輝 通訊員蒙鮮 統籌:張愛平

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營造我市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自2016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緊盯我市企業“降本減負”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多次組織專項督查,檢查各縣(區)、開發區落實“降本減負”政策、服務企業情況,確保企業享受到我市的政策紅利。

“真心感謝督查組,我們企業是用電大戶,享受‘降本減負’政策之後,1個月就能省下40多萬元啊!”今年6月初,市“兩重兩問”辦就企業“降本減負”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再監督再檢查時,一名企業負責人由衷感歎。他們表示,正是因為有了市“兩重兩問”辦的監督檢查,“降本減負”政策才能如此快速地得到貫徹落實,企業才能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紅利。

資料顯示,“降本減負”政策實施後,通過調整繳交費用比例,僅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今年1—4月,就為全市企業減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0756.92萬元、失業保險費6913.2萬元、工傷保險費728萬元、基本醫療保險費6455.2萬元,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強化監督,助推重大項目建設

為向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由我市統籌推進的一批涵蓋基礎設施、產業、社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其中,我市跨江橋中最高、主跨最長的雙塔斜拉橋——青山大橋已於4月30日建成通車;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項目於5月23日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這些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都離不開“兩重兩問”的無形推手。

迎接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重點建設專案的實施,對集中展現自治區、南寧市6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成就,讓各族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雖然參建各方都在積極推進專案進程,但由於各種原因,仍有少部分專案建設進度相對滯後。瞭解情況後,市“兩重兩問”辦主動出擊,多次組織督查組實地走訪相關專案,通過現場查看、聽取彙報、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我市迎接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重點建設專案進行全面督查,重點加強對進度滯後專案的專項督查。在瞭解相應工作時間節點後,著重厘清各參建單位工作職責,以督查工作作風、效能和紀律為抓手,狠抓專案推進落實情況的監督,協調解決專案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即時傳導壓力,以問題倒逼、結果倒逼、問責倒逼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認真履行職責,推動重大項目趕抓工期,趕抓節點,加快進度。

“加快進度”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針對存在的問題,市“兩重兩問”辦對排查出來的進度滯後專案採取“十日一督”措施,要求各牽頭單位和相關專案業主加強跟蹤對接,明確專人負責,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同時要求各城區各施工單位開拓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切實加快專案推進速度。

經瞭解,市“兩重兩問”辦介入督查督辦後,被列入“十日一督”範圍的專案進展速度均得到了明顯提升。特別是因征地拆遷問題導致工期滯後的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由高新區負責的護岸工程部分已順利完成征地拆遷任務,其他項目存在的問題也得到妥善解決。

迅速行動,提升鄉村建設檔次

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制約“美麗南寧”鄉村建設的老大難問題。去年,廣西在全區範圍內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兩年攻堅行動,根據工作要求,南寧市要在年內建成123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中心。但據市城鄉建委6月初的通報情況顯示,截至5月底,我市仍有多個縣區的相關專案進度滯後。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兩重兩問”辦及時介入,適時開展該項工作專項督查。接到工作任務後,剛剛結束企業“降本減負”政策落實情況督查的“兩重兩問”辦督查組成員克服困難,馬不停蹄地趕赴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武鳴區等4縣(區),對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兩年攻堅行動工作滯後的14個農村垃圾處理在建專案進行重點督查督辦。

市“兩重兩問”辦的督查督辦就如同一聲聲衝鋒號,督促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立即行動起來,認真落實督辦的要求,加快農村垃圾處理專案的建設進度,確保專案儘快完成。

“建設項目已經滯後,為什麼工地現場只有這麼幾個人在幹活?”

“資金不到位是怎麼回事?有沒有及時上報財政部門進行解決?”

“設備什麼時候能夠到位?廠家生產速度能不能跟得上?”……

每到一個專案點現場,督查組都根據實際情況,認真瞭解工作滯後原因,重點圍繞人、財、物3個最主要的要素進行檢查、催辦,責成各責任部門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逐項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在6月底前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盯緊落實,擦亮南寧綠城名片

市容市貌是一個城市綜合形象的集中體現。為了助力打造南寧靚麗的城市名片,今年1月初,針對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同志調研生態建設工作發現的問題,市“兩重兩問”辦連夜部署,組織力量採取“每日一督”的形式,派出2個督查組連續3天對羅文大橋後續管理混亂、昆侖大道整治工作滯後、中國杯足球賽相關道路沿線市容市貌亂象、五象大道道路圍擋及綠化樹積塵、平樂大道揚塵污染整治和五象新區在建工地渣土碎石撒漏等環境衛生整治問題進行現場督查督辦。

市“兩重兩問”辦督查組通過暗訪取證、正面核查督辦的方式,直指問題要點,引起了有關責任單位的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力量立行立改。為了鞏固整治成果,市“兩重兩問”辦在中國杯足球賽開賽前對問題持續跟蹤回訪,防止反彈,進一步提升我市“山清水秀生態美”的良好形象。

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同樣是“美麗南寧”鄉村建設的監督檢查重點。今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聯合市鄉村辦著力抓好“美麗南寧”鄉村建設《輿情摘報》中反映的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問題開展監督檢查,督促有關責任部門舉一反三,狠抓整改。

今年5月,市“兩重兩問”辦在回訪督查中發現,個別鄉鎮對2017年第四期“美麗南寧”鄉村建設《輿情摘報》曝光問題整改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市“兩重兩問”辦立即按照規定對其進行掛牌督辦,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時限。掛牌督辦之後,相關鄉鎮迅速對存在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整改。截至5月底,市“兩重兩問”辦共對2017年的6期《輿情摘報》16個被曝光問題進行了跟蹤回訪,通過不定時跟蹤回訪,倒逼責任單位對曝光問題落實整改。

在對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問題進行持續督查的同時,市“兩重兩問”辦重拳出擊開展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督查。

今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嚴格對照“三清潔”專項活動驗收標準和“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工作目標專項考評標準,採取明察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對我市鐵路沿線和柳南高速公路沿線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督促相關縣(區)落實鐵路、高速公路沿線市容環境整改責任,助力解決鐵路、高速公路沿線“髒亂差”這一難題頑症。

市“兩重兩問”辦的嚴格督查,激發了各縣(區)、各責任單位的重視,紛紛採取有效措施落實整改。如賓陽縣相關鄉鎮組織1000多人次對轄區高鐵沿線開展整治行動,隆安縣由分管鄉村建設工作的縣委副書記帶隊,連續4天到現場進行督促整改,我市鐵路沿線和柳南高速公路沿線環境衛生面貌得到切實改善。

狠抓作風,推進園博會籌辦工作

為保障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以下簡稱“園博會”)各項籌辦工作優質、高效、廉潔,根據自治區、南寧市有關決策部署,市“兩重兩問”辦聯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績效辦、市法制辦、市林園局成立園博會籌辦工作督辦督查部,對園博會籌辦工作決策執行情況、任務完成情況、制度落實情況等開展監督檢查。

將“園博會”納入督辦督查工作範疇後,督辦督查部採取現場走訪、查看資料、電話詢問和要求報送進展情況等方式,狠抓園博會籌辦工作各類議定事項的跟蹤落實和督辦督查,確保相關議定事項有落實、有回饋、有成效。截至2017年6月,督辦督查部先後對市委、市政府和園博園指揮部議定的136項事務及30項重大決策部署工作進行督辦督查,其中已完成99項,3項基本完成,34項正在推進,全力推動園博會籌辦工作順利開展。

在深入監督調研的基礎上,市“兩重兩問”辦積極學習杭州、武漢、上海等城市舉辦大型活動監督檢查工作的經驗做法,適時開展“廉潔園博”創建工作。制定《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立項監察工作方案》和《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籌辦工作廉政風險防控建設暨“廉潔園博”創建實施方案》,以制度保證“廉潔園博”各項工作的落實。截至5月底,已有38個參與園博會籌辦單位提出設立廉政風險防控專案申請,設立2017年度廉政風險防控專案68個,工作部層面立項12個,為全面開展“廉潔園博”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為鼓勵全民參與“廉潔園博”建設,市“兩重兩問”辦會同紀檢監察機關、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暢通資訊管道,面向社會公示監督舉報電話和網上舉報信箱,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為創建“廉潔園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嚴肅問責,問政承諾落地有聲

一直以來,市“兩重兩問”辦狠抓重點工作重大項目推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緊密配合開展《電視問政》工作,從問政主題、問政線索、責任劃分、監督回訪等給予節目全方位支援, 並將電視問政的承諾作為督查的起點,對電視問政承諾事項兌現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督查。截至5月底,市“兩重兩問”辦共協助策劃了3期《電視問政》節目,開展電視問政承諾事項兌現回訪2期,對上線單位承諾整改的14個事項進行全程監督,及時跟進並公開群眾關注度高的民生熱點問題,倒逼上線單位積極整改存在問題。

其中,2017年第一期《電視問政》聚焦“城市治理”,曝光了我市揚塵污染治理中存在的系列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市“兩重兩問”辦的監督下,責任城區、單位針對曝光問題涉及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厲問責。

問責不是目的,推動工作開展才是重點,被問責的單位紛紛拿出措施,切實進行落實整改。如江南區開展揚塵污染治理集中統一行動——“雷霆行動”,並成立組織機構開展聯合整治;興甯區組織城管局等相關執法單位對相關執法人員開展了執法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水準,保證值班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邕甯區持續以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開展八鯉片區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散裝物料運輸車輛超載超限、抛灑滴漏等行為。

從環境衛生問題到鄉村建設提升活動,從路橋項目到園博園建設,市“兩重兩問”辦所關注的重點,正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據悉,下一步,在市“兩重兩問”領導小組的組織帶領下,市“兩重兩問”辦將聚焦重點工作重大專案,認真總結工作經驗,進一步創新督查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嚴格問責問效,力爭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撰文:記者吳潔輝 通訊員蒙鮮 統籌:張愛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