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芒種|攝影自媒體人開講: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做圖片編輯

7月13日, 芒種影像課程在上海舉行。

人民大學副教授、攝影文化自媒體、策展人任悅在課程上主講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圖片編輯生態》, 她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中的圖片編輯生態中, 面臨的兩個問題:第一, 在新媒體中究竟需不需要圖片編輯?第二, 新媒體中怎樣做圖片編輯。

以下為演講內容精選:

站在這裡討論新媒體環境中的圖片編輯生態, 我們首先面臨的兩個問題:第一, 在新媒體中究竟需不需要圖片編輯?第二, 新媒體中怎樣做圖片編輯?

這兩個問題都挺難回答。

第一個問題, 過去, 在傳統媒體時代, 我曾和不少圖片編輯熱烈討論業務, 照片的精挑細選, 圖片之間的連接組合, 封面大照片的選擇等等, 但現在, 似乎這方面的言談越來越沒有了聲息。 那麼, 請大家問自己一個問題, 在各位的自媒體中, 你們是否會對圖片精耕細作, 你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依然在做圖片編輯工作?

第二個問題, 傳播技術的改變使得圖片從內容生產到呈現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我們究竟該怎樣去理解這一新的媒介?它和以往有何根本性不同。 在座很多都是從傳統媒體過來的人, 在新媒體上呈現照片和在一張報紙或雜誌上呈現照片, 差別在哪裡?你是否利用了新媒體?還是僅僅只把原樣內容照搬了一個平臺。

我的課程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 希望給大家提出一個討論問題的框架, 並非給出一個答案, 因為有關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都正在摸索的過程中, 每個人都可以在嘗試在問題後面填上自己的回答。 具體來說, 課程分成四個部分, 首先是一個整體觀, 我們正站在哪裡, 身處何方。

第二是關於一些在新媒體中做圖片編輯的假想, 即我們當下的圖片編輯流程和思路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另外兩點, 我想跟騰訊的朋友交流探討一下圖片編輯工作中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我們身處何方——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到底該如何定義, 並沒有一個一致的結論。 大概在2007年的時候, 我曾和我的學生做過一些“新媒體”, 把聲音、照片、視頻結合起來;但我的學生對我說, 這不是新媒體, 這難道不還是一個類似電視短片的視頻麼?

新媒體不僅是簡單的“多媒體”, 要複雜很多。 有人認為社交媒體是新媒體, 因為傳播的形態、路徑是前所未有的, 和你閱讀一個紙質報紙、雜誌的經驗是完全是相異的。

美國學者Lev Manovich在其著作《新媒體的語言》中提出新媒體的四個特徵:數位化、模組化、自動化和多樣化,

認為新媒體改變了我們的生存方式、思考方式, 是一種文化符碼的變遷。 從這幾個特徵裡可以看到, 新媒體似乎沒有一個邊界, 異質的內容可以整合, 過程可以自動化, 這些都是很要命的事情, 讓我們很困惑的事情, 卻也是很好玩的事情, 讓我們的工作充滿不可預知。 我們要適應一種新的文化, 而傳統媒體機構轉型新媒體普遍成功率不高, 就因為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文化生態, 轉變起來很難。 在座各位也面臨著這種朝向新媒體世界的遷徙。

新媒體中的視覺——圖片編輯為何而存在?

這個過程當中, 視覺的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 新聞的視覺化程度越來越高,

以前的新聞要讀, 現在是看。 有人認為新聞報導有三個趨勢:浸入, 互動, 直觀。 而這裡面都需要視覺的助力。

今年, 《紐約時報》7名記者參與撰寫了一份《數字時代編輯部轉型調查報告》, 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建議, 第一條就是:“報導應該更加視覺化”, 認為應該增加視覺專家的人數以及增強視覺的領導力, 文中指出:“我們要逐漸習慣這一現象, 攝影師、視頻記者以及圖表編輯在完成一些報導的時候, 他們將處於領導地位, 而不是二等公民的角色。 優秀的報導是通過這些部門的支持而製作出來。 ”

這種需求將導致新聞生產機制發生變化, 過去的機制裡沒有視覺的地位, 就像上面所說的, 是二等公民。 而在現在的新媒體中, 在最開始設計生產環節的時候,視覺的東西就必須在其中承擔重要的部分。

與此同時,我們的圖像生產機制也有了變化,數字攝影有著無窮的能量,它的氣勢,就好比不能用馬車的概念去理解汽車一樣,我們不能用傳統攝影的概念去理解數字攝影。在我們的圖像世界裡充斥著無窮無盡的圖像資訊,我們將面對很多並非直接用鏡頭攝取的攝影圖片,與類比時代不同,這些“照片” 不再和其所反映的物件之間有牢靠的關係。你會發現,今天一個事情究竟怎麼樣看,觀點越來越重要,而圖像所反映的主題,圖像可以從哪些角度看,也需要有人來説明我們理解。大量的圖片需要被發掘、分類和創造,這個工作就需要通過圖片編輯的環節來完成。記者的採訪當然重要,但圖片編輯也可以生產內容。

所以,無論是從整體的媒介環境變遷,還是新聞生產的新的需求,以及圖像生成機制的變化,都對圖片編輯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圖片編輯的加入。

無所不在的圖像世界,圖片編輯如何工作?

過去,我們的圖片編輯工作主要是對單張照片的處理,以及至多十來張照片的組合排列,當然,圖書的圖片編輯可能要處理得更多一些,但都有個數目。今天的狀況是,照片已經無所不在了,這恰恰就是法國哲學家保羅瓦雷利1928年在其文章 《無所不在的征服》所暢想的世界:“就如同水、煤氣和電,從遙遠的地方引入家庭滿足需要……我們因此也將會在視覺和影像圖片方面被充分滿足,它們將就在我們的手邊,出現的同時也會消失。”如果照片是宛若空氣和水一樣的存在,隨時就可以出現在我們的手邊,我們對之的編輯態度也要發生改變。下面我從三點來分析我們可能需要做的變化:

l圖片的流動性

首先一個關鍵字是“流動”,原來我們面對的圖片是一張一張的,凝固下來的,一個具有物理形態、可觸摸的物件,但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不斷“流淌”的圖片,因此,我們的圖片編輯在處理圖片的時候,不能再將其視為是某一種固定形態,而要把它當成一股液態的內容流。一方面,我們要考慮這個內容流適應多種容器的可能,在最初採集收集和整合資訊的時候要盡可能詳盡和多元,考慮“一次創建,多次分發”的可能,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這些原材料;其次,要考慮這個內容流的融匯性,在座各位大都是做圖片自媒體,理所應當側重考慮照片,但同時也需要融匯其他元素,想像一下,如果隨便打開當下人們的聊天記錄,裡面將會有不斷冒出來的表情,照片的分享,會出現語音、視頻,這就是我們當下交流中最常見的資訊流,我們可以將之還原到我們的原創內容裡,也就是說,我們當下處理的將更多是這樣一股股的資訊流動,而非只是單張的照片,它不但是流動的,而且流動的方向也是不可測的,圖片編輯要隨時地跟蹤。

l理解螢幕時代的閱讀方式

在當下世界中,多種視覺形式同時存在並且視覺效果比以往更為強烈,部分是因為螢幕已經成為索取內容的主導途徑,有調查研究顯示,讀者在螢幕上閱讀內容占到其媒介接觸的百分之九十。那麼,我們來想像一下,“讀屏”和閱讀紙媒差異在哪裡?有人將讀者和螢幕的關係總結出十幾種:閱讀、觀看、流覽、傾聽、查閱、滑動、操控、檢索、點擊、連結、分享、贊、推薦、評論……

針對這些行為,我們圖片編輯可以做一些什麼?是否可以借之創造更多讀者和圖片的互動?要知道。如今讀者更多是在手機上閱讀,手機的螢幕大小多少限制了圖片在一些細節上的表達,過去那種恢弘的對頁大照片的方式沒有了,那我們應該追求什麼?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些現在的新技術讓讀者對照片的閱讀有新的體驗?

不過,傳統的東西也沒有完全過時,最近我注意到,網路上一些文章的題圖開始更頻繁地使用組合照片,目標是為了敘事(從全景到細節),為了對比,為了強調,或者就是為了有趣。這種編輯手段我們其實很熟悉,這類圖片編輯實務工作中的經典手段至今也沒有過時。印刷媒體時代的平面設計原理怎樣在當下的內容呈現中使用?比如視覺中心原理,兩張照片的組合,多張照片的組合,圖片和文字的關係,在這些操作上,我們依然可以向過去學習。

我一直在講,我們圖片編輯是可以生產內容的,有的時候你可能以為自己所做的只是一個編選,但是我覺得有的時候你做的其實是編織,構建出圖片的新的關係,生成新的意義。

l數位時代圖片編輯關鍵字“互動”

照片依然可以作為真相存在的證據,但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感情,是情緒性的東西,讀者和影像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改變,對於讀者來說,圖像證實、證據、檔案的意味當然存在,但讀者沉浸在其中也同時在體驗它,感受它,這是感性層面的獲得。

也就是說,圖片編輯要創造環境,激發讀者的參與;要在內容分發的過程中做更多工作,觀察、追蹤讀者的體驗,並及時做出回饋。已經有一些內容生產者在思考這些問題,他們請讀者點播內容,貢獻內容,甚至參與到內容生產,這將有很多優勢,英國學者大衛坎貝爾就指出:“(這最終)不僅是一種敘事上的進化,同時需要觀者要更主動地參與進來去理解資訊。傳統的攝影報導對觀者來說是一個相對被動的過程,而影像流成讓觀者產生了一種主動經驗。如果傳播者有足夠的信度,或者是內容足夠有趣,觀者就必須忙碌起來參與其中,他們需要在整個傳播過程中投入更多精力去追蹤以免遺漏。”

照片無所不在,還有觀看的禁忌嗎?

由於照片的傳媒速度加快,範圍變廣,以及傳受雙方的互動更為頻繁,視覺傳播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的衝突也日漸激烈。這個我們做自媒體的更應該關注,並有所自律。我們要考慮這些問題:

如何面對處於悲痛中的受害者?

如何面對死亡場景?

做好心人還是攝影師?

新聞紀實報導如何在數位時代恪守影像的誠信?

我們所面臨這些倫理道德困境,是因為我們所拍攝和傳播的事實事關公共利益,必須要被看到,但卻有可能傷害到當事人,涉及其隱私,或者畫面過於血腥。而如果無關公共利益,純屬為了吸引眼球,那就另當別論,是壞品味,甚至是道德上出了問題。

針對前者,圖片編輯要考慮用各種手段來調和矛盾。包括調整照片的大小,調整照片的位置,為照片加上編者按等等。

另外,針對是救人還是拍照這個問題,我們進入現場的方式和對待現場的態度要向人類學家學習,我們是觀察者,不是介入者,某些層面上是可以介入,但不是主流。我們的目標是提供證據,提供事實。如果是危難時刻生死攸關,沒有傳播者會變得冷血,一定能夠提供幫助,但也有很多情況並非如此,遇到這個事情,圖片編輯要把面臨的尷尬,把這個利害關係和讀者溝通。

要注意,並非把所有的死亡和悲痛都刪減掉,打上馬賽克就萬事大吉。真相應該告訴讀者,新聞的功能之一就是做社會的瞭望,幫助我們瞭解社會的發展,如果這些真相不為人知的話,我們對事實的判斷就會有失誤。我們不能夠隨意刪減死亡和悲劇的跡象,這樣做也是簡單粗暴的。

最後一個是法律問題,因為下午還有講演者要分享這個話題,我就不做詳盡論述,這方面的要點有幾個:著作權、隱私權、名譽權、肖像權,此外還有一個署名權,每張照片都要正確為創作者署名,這個在當下卻總是被忽略,我們要尊重照片智慧財產權的版權人。

在最開始設計生產環節的時候,視覺的東西就必須在其中承擔重要的部分。

與此同時,我們的圖像生產機制也有了變化,數字攝影有著無窮的能量,它的氣勢,就好比不能用馬車的概念去理解汽車一樣,我們不能用傳統攝影的概念去理解數字攝影。在我們的圖像世界裡充斥著無窮無盡的圖像資訊,我們將面對很多並非直接用鏡頭攝取的攝影圖片,與類比時代不同,這些“照片” 不再和其所反映的物件之間有牢靠的關係。你會發現,今天一個事情究竟怎麼樣看,觀點越來越重要,而圖像所反映的主題,圖像可以從哪些角度看,也需要有人來説明我們理解。大量的圖片需要被發掘、分類和創造,這個工作就需要通過圖片編輯的環節來完成。記者的採訪當然重要,但圖片編輯也可以生產內容。

所以,無論是從整體的媒介環境變遷,還是新聞生產的新的需求,以及圖像生成機制的變化,都對圖片編輯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圖片編輯的加入。

無所不在的圖像世界,圖片編輯如何工作?

過去,我們的圖片編輯工作主要是對單張照片的處理,以及至多十來張照片的組合排列,當然,圖書的圖片編輯可能要處理得更多一些,但都有個數目。今天的狀況是,照片已經無所不在了,這恰恰就是法國哲學家保羅瓦雷利1928年在其文章 《無所不在的征服》所暢想的世界:“就如同水、煤氣和電,從遙遠的地方引入家庭滿足需要……我們因此也將會在視覺和影像圖片方面被充分滿足,它們將就在我們的手邊,出現的同時也會消失。”如果照片是宛若空氣和水一樣的存在,隨時就可以出現在我們的手邊,我們對之的編輯態度也要發生改變。下面我從三點來分析我們可能需要做的變化:

l圖片的流動性

首先一個關鍵字是“流動”,原來我們面對的圖片是一張一張的,凝固下來的,一個具有物理形態、可觸摸的物件,但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不斷“流淌”的圖片,因此,我們的圖片編輯在處理圖片的時候,不能再將其視為是某一種固定形態,而要把它當成一股液態的內容流。一方面,我們要考慮這個內容流適應多種容器的可能,在最初採集收集和整合資訊的時候要盡可能詳盡和多元,考慮“一次創建,多次分發”的可能,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這些原材料;其次,要考慮這個內容流的融匯性,在座各位大都是做圖片自媒體,理所應當側重考慮照片,但同時也需要融匯其他元素,想像一下,如果隨便打開當下人們的聊天記錄,裡面將會有不斷冒出來的表情,照片的分享,會出現語音、視頻,這就是我們當下交流中最常見的資訊流,我們可以將之還原到我們的原創內容裡,也就是說,我們當下處理的將更多是這樣一股股的資訊流動,而非只是單張的照片,它不但是流動的,而且流動的方向也是不可測的,圖片編輯要隨時地跟蹤。

l理解螢幕時代的閱讀方式

在當下世界中,多種視覺形式同時存在並且視覺效果比以往更為強烈,部分是因為螢幕已經成為索取內容的主導途徑,有調查研究顯示,讀者在螢幕上閱讀內容占到其媒介接觸的百分之九十。那麼,我們來想像一下,“讀屏”和閱讀紙媒差異在哪裡?有人將讀者和螢幕的關係總結出十幾種:閱讀、觀看、流覽、傾聽、查閱、滑動、操控、檢索、點擊、連結、分享、贊、推薦、評論……

針對這些行為,我們圖片編輯可以做一些什麼?是否可以借之創造更多讀者和圖片的互動?要知道。如今讀者更多是在手機上閱讀,手機的螢幕大小多少限制了圖片在一些細節上的表達,過去那種恢弘的對頁大照片的方式沒有了,那我們應該追求什麼?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些現在的新技術讓讀者對照片的閱讀有新的體驗?

不過,傳統的東西也沒有完全過時,最近我注意到,網路上一些文章的題圖開始更頻繁地使用組合照片,目標是為了敘事(從全景到細節),為了對比,為了強調,或者就是為了有趣。這種編輯手段我們其實很熟悉,這類圖片編輯實務工作中的經典手段至今也沒有過時。印刷媒體時代的平面設計原理怎樣在當下的內容呈現中使用?比如視覺中心原理,兩張照片的組合,多張照片的組合,圖片和文字的關係,在這些操作上,我們依然可以向過去學習。

我一直在講,我們圖片編輯是可以生產內容的,有的時候你可能以為自己所做的只是一個編選,但是我覺得有的時候你做的其實是編織,構建出圖片的新的關係,生成新的意義。

l數位時代圖片編輯關鍵字“互動”

照片依然可以作為真相存在的證據,但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感情,是情緒性的東西,讀者和影像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改變,對於讀者來說,圖像證實、證據、檔案的意味當然存在,但讀者沉浸在其中也同時在體驗它,感受它,這是感性層面的獲得。

也就是說,圖片編輯要創造環境,激發讀者的參與;要在內容分發的過程中做更多工作,觀察、追蹤讀者的體驗,並及時做出回饋。已經有一些內容生產者在思考這些問題,他們請讀者點播內容,貢獻內容,甚至參與到內容生產,這將有很多優勢,英國學者大衛坎貝爾就指出:“(這最終)不僅是一種敘事上的進化,同時需要觀者要更主動地參與進來去理解資訊。傳統的攝影報導對觀者來說是一個相對被動的過程,而影像流成讓觀者產生了一種主動經驗。如果傳播者有足夠的信度,或者是內容足夠有趣,觀者就必須忙碌起來參與其中,他們需要在整個傳播過程中投入更多精力去追蹤以免遺漏。”

照片無所不在,還有觀看的禁忌嗎?

由於照片的傳媒速度加快,範圍變廣,以及傳受雙方的互動更為頻繁,視覺傳播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的衝突也日漸激烈。這個我們做自媒體的更應該關注,並有所自律。我們要考慮這些問題:

如何面對處於悲痛中的受害者?

如何面對死亡場景?

做好心人還是攝影師?

新聞紀實報導如何在數位時代恪守影像的誠信?

我們所面臨這些倫理道德困境,是因為我們所拍攝和傳播的事實事關公共利益,必須要被看到,但卻有可能傷害到當事人,涉及其隱私,或者畫面過於血腥。而如果無關公共利益,純屬為了吸引眼球,那就另當別論,是壞品味,甚至是道德上出了問題。

針對前者,圖片編輯要考慮用各種手段來調和矛盾。包括調整照片的大小,調整照片的位置,為照片加上編者按等等。

另外,針對是救人還是拍照這個問題,我們進入現場的方式和對待現場的態度要向人類學家學習,我們是觀察者,不是介入者,某些層面上是可以介入,但不是主流。我們的目標是提供證據,提供事實。如果是危難時刻生死攸關,沒有傳播者會變得冷血,一定能夠提供幫助,但也有很多情況並非如此,遇到這個事情,圖片編輯要把面臨的尷尬,把這個利害關係和讀者溝通。

要注意,並非把所有的死亡和悲痛都刪減掉,打上馬賽克就萬事大吉。真相應該告訴讀者,新聞的功能之一就是做社會的瞭望,幫助我們瞭解社會的發展,如果這些真相不為人知的話,我們對事實的判斷就會有失誤。我們不能夠隨意刪減死亡和悲劇的跡象,這樣做也是簡單粗暴的。

最後一個是法律問題,因為下午還有講演者要分享這個話題,我就不做詳盡論述,這方面的要點有幾個:著作權、隱私權、名譽權、肖像權,此外還有一個署名權,每張照片都要正確為創作者署名,這個在當下卻總是被忽略,我們要尊重照片智慧財產權的版權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