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穿越20年代的 廣州東山舊民居

位於廣州東山恤孤院路、新河浦路一帶。 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吸取歐美各類別墅形式結合地方建築特點而建的一種新型民居建築群。

住宅樓房一改廣州傳統建築“青磚石腳”西關大屋的格調, 又有別於竹筒屋的佈局。 這些樓房大體可分為兩類型:一類是花園別墅式, 前後有庭院, 主樓多為二三層, 外牆用紅磚砌築, 水泥鋼筋結構, 多採用仿羅馬、希臘等形式, 門廊入口處採用券拱形式和山花頂, 形式新穎, 副樓多為平頂, 清水紅磚勾縫外牆, 裝飾稍遜;另一類建築線條簡練, 裝飾簡潔, 外牆紅磚砌築, 樓上築陽臺或前廊, 室內寬敞明亮, 地鋪水泥花階磚, 柚木門窗, 主樓前設小庭院。

東山新河浦的春園、簡園、逵園、和培正路的明園是這類建築住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廣州市第七中學

寺貝通津路

保安前街、後街的舊建築。

新舊窗戶對比。

1932年的建築

培正路,培正中學。

培正路,培正小學。

這是中東建築嗎?

簡園位於培正路上,是南洋煙草公司簡氏兄弟所建的別墅。簡照南、簡玉階兄弟,是20世紀初我國有名的華僑實業家,1906年在香港創辦“南洋煙草公司”,提倡國貨,與英美煙商競爭。當時,培正路一帶還是一片田園果林,具有歐洲建築風格的簡園落成,十分引人注目。

建成之初,這座洋房高三層,前花園有噴泉花圃,圍牆上部以綠釉陶竹筒裝飾,券拱式門樓上端是飄出的陽臺。首層門廊入口處,還立著一對威嚴的宮廷式獅子,為這座宅園增添中西合璧的韻味。

取他支持國共合作。 歷經80多年,簡園舊時的花圃,被用作一個停車場,房子有人居住著,二樓還拉起防盜網。塗刷著米黃色粒狀灰砂的外牆倒保存良好,依稀可以窺見當年的風采。

簡園建成之後,曾用作德國領事館。二十世紀20年代,國民黨要員譚延闓曾住在這裡。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期間,毛澤東常在會議休會時,到簡園拜會時任大元帥大本營建設部長的譚延闓,

簡園的斜對面便是明園。明園位於培正路12號、14號、16號,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新河浦五大名園之一。明園在建成之初,是兩幢風格相同的三層紅磚樓房,高3層,中間入口為羅馬柱式門廊。明園環境幽靜、綠樹遮陽、清爽宜人,環繞著的是一片竹林。當時,在這裡住的都是一些華僑。由於附近沒有什麼樓房,明園被人們稱為“洋房別墅”。

恤孤院路

1922年的建築

位於新河鋪路上的舊民居建築——春園。春園是中國共產黨“三大”部分代表居住的地方。春園為一式三幢並列的3層磚石混凝土結構的公寓式房子,目前建築物基本完整,只有24號後院增建了房子。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遷到廣州,春園即為黨中央的活動地。

廣州東山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帶,清靜而整潔。馬路不寬,兩邊卻生長著蔥郁的古木,有盤根錯節的大榕樹,也有高大嫋娜的玉蘭樹,灑落一地清涼的綠意。

這一片洋房,便是上個世紀達官貴人、華僑商富的居住地。先是從海外歸來的僑胞,在昔日的郊野建起一批西式住宅;接著,高官顯貴、軍政要員,也紛紛來這裡大興土木,結廬營宅。一時間,“東山洋房”如雨後春筍般矗立,形成與“西關大屋”迥異的獨特景觀。

這些洋房裡,還曾經活躍著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譚延闓、陳濟棠……重溫這段歷史,依然讓人覺得驚心動魄。 走近東山洋房,我們仿佛觸摸到那個風雷激蕩時代,這個城市急速跳動的脈搏。

作者:自由自在

保安前街、後街的舊建築。

新舊窗戶對比。

1932年的建築

培正路,培正中學。

培正路,培正小學。

這是中東建築嗎?

簡園位於培正路上,是南洋煙草公司簡氏兄弟所建的別墅。簡照南、簡玉階兄弟,是20世紀初我國有名的華僑實業家,1906年在香港創辦“南洋煙草公司”,提倡國貨,與英美煙商競爭。當時,培正路一帶還是一片田園果林,具有歐洲建築風格的簡園落成,十分引人注目。

建成之初,這座洋房高三層,前花園有噴泉花圃,圍牆上部以綠釉陶竹筒裝飾,券拱式門樓上端是飄出的陽臺。首層門廊入口處,還立著一對威嚴的宮廷式獅子,為這座宅園增添中西合璧的韻味。

取他支持國共合作。 歷經80多年,簡園舊時的花圃,被用作一個停車場,房子有人居住著,二樓還拉起防盜網。塗刷著米黃色粒狀灰砂的外牆倒保存良好,依稀可以窺見當年的風采。

簡園建成之後,曾用作德國領事館。二十世紀20年代,國民黨要員譚延闓曾住在這裡。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期間,毛澤東常在會議休會時,到簡園拜會時任大元帥大本營建設部長的譚延闓,

簡園的斜對面便是明園。明園位於培正路12號、14號、16號,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新河浦五大名園之一。明園在建成之初,是兩幢風格相同的三層紅磚樓房,高3層,中間入口為羅馬柱式門廊。明園環境幽靜、綠樹遮陽、清爽宜人,環繞著的是一片竹林。當時,在這裡住的都是一些華僑。由於附近沒有什麼樓房,明園被人們稱為“洋房別墅”。

恤孤院路

1922年的建築

位於新河鋪路上的舊民居建築——春園。春園是中國共產黨“三大”部分代表居住的地方。春園為一式三幢並列的3層磚石混凝土結構的公寓式房子,目前建築物基本完整,只有24號後院增建了房子。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遷到廣州,春園即為黨中央的活動地。

廣州東山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帶,清靜而整潔。馬路不寬,兩邊卻生長著蔥郁的古木,有盤根錯節的大榕樹,也有高大嫋娜的玉蘭樹,灑落一地清涼的綠意。

這一片洋房,便是上個世紀達官貴人、華僑商富的居住地。先是從海外歸來的僑胞,在昔日的郊野建起一批西式住宅;接著,高官顯貴、軍政要員,也紛紛來這裡大興土木,結廬營宅。一時間,“東山洋房”如雨後春筍般矗立,形成與“西關大屋”迥異的獨特景觀。

這些洋房裡,還曾經活躍著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譚延闓、陳濟棠……重溫這段歷史,依然讓人覺得驚心動魄。 走近東山洋房,我們仿佛觸摸到那個風雷激蕩時代,這個城市急速跳動的脈搏。

作者:自由自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