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背上便民包 服務快遞到家

這兩天, 不少家住伏牛溪社區的居民發現自家社區的社工們又添新裝備了:一個長方形彩色包, 裡面裝得鼓鼓囊囊的。 每個社工出門工作時都會提上這麼一個包。 這包裡究竟裝著什麼“寶貝”呢?

原來這是茄子溪街道在轄區推出的便民服務包。 包裡除了幫扶救助、民政福利和就業管理等10余項社區日常服務工作的申請表、登記表和指導手冊、宣傳圖冊等資料外, 還裝有自動血壓測量計、計生用品等常用物品,

方便居民各種服務。

背上便民服務包走訪基層網格

“我經常頭痛、眼睛花, 該去哪家醫院嘛?”“如果不嚴重的話可以直接去社區醫院看, 到時候報銷醫療費用要方便點。 ”在伏牛溪社區3棟居民樓院壩裡, 社區工作人員張霞一邊說, 一邊拿出一張便民指南遞給社區居民肖芳燕, “這上面申請醫療救助的相應手續和流程都有, 可以參考一下。 ”

7月24日早上10點, 這已經是張霞當天接待的第五個諮詢辦事群眾了。 從醫療救助到臨時居住證辦理, 再到失業保險, 對於群眾提出的每個問題, 她都回答很仔細。

今年69歲的肖芳燕是伏牛溪社區的老居民, 在諮詢完後滿意地豎起大拇指說:“我家住得離社區比較遠,

以前最害怕為了一點小事都要去社區跑來跑去, 這個材料沒帶, 那個證明沒開, 要跑很多冤枉路。 現在好了, 有什麼要問的、要處理的都可以現場解決, 真的是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啊!”

“把幹部請下來, 把服務送到家”, 肖芳燕的一席話, 道出了自己對茄子溪街道推出“便民服務包”的認可。 今後, 每位社區工作者在基層網格的日常走訪中, 都將隨身攜帶這只便民服務包。

坐在家裡辦卡還享受免費測血壓

“從政策法規諮詢, 到失業證、准生證、老年優待證等等, 居民只要在家中填完表格就可以了。 即便是無法現場辦理的證件, 我們也會在辦理好後, 送到居民家中。 ”茄子溪街道社建科負責人袁曉雪介紹, 而對於社區裡部分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

社區還提供了預約服務。

家住劉家壩社區, 72歲的吳大媽就體驗了一把預約服務。 按照原本的流程, 吳大媽需要自己帶上身份證或者戶口本去社區居委會辦理“老吾老活動室”的進出卡, 而昨天, 她坐在家中, 花了不到5分鐘填寫完表格後, 立馬就拿到了活動卡。

辦完卡後, 社區工作人員又從“便民服務包”裡掏出一台自動血壓儀。 這可讓吳大媽驚喜了一把, “以前想量血壓, 得去社區衛生站, 少說也得走10分鐘。 趕上病人多的時候, 還得排上好一會隊。 沒想到這儀器也能揣在包裡隨身帶著走, 太方便了。 ”

據悉, 從2016年8月茄子溪街道開始在社區部分網格片區試點採用“便民服務包”, 全社區36個網格片區的108個社工全部配置了“便民服務包”。

截至目前已為2216人次提供服務。

群眾不方便來我們就到群眾中去

“既然群眾不方便來, 那我們就到群眾中去!”循著這一理念, 茄子溪街道找到了應變之策。 “經過前期的籌備, 我們還要求各社區居委會開展‘流動辦公’, 現場解答群眾關於低保、公租房、計生、老年證、殘疾證、社保、醫療救助等民生問題。 ”袁曉雪說。

給工作人員排班、制定流動辦公服務規範、向群眾宣傳流動辦公時間地點……固定的時間、簡單的辦公桌, 慢慢地, “流動辦公”成為各個社區很多居民諮詢事務的重要選擇。

“除了諮詢, 上次我的醫療救助也是社區工作人員全程幫我辦理的。 不然自己跑社區醫院、衛生局、民政局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呢!”惠豐社區居民蔣黔勇說, 自己現在有點什麼事都會直接在這個時候來找他們,既方便又貼心。

出具胡小金租房證明、辦理石小健的失業證、李群先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登記表蓋章……在惠豐社區流動辦公工作記錄,密密麻麻記載著工作人員説明群眾辦理的大小事。從目前的情況看,轄區居民對“流動辦公”和“便民服務包”這一做法很認可。

自己現在有點什麼事都會直接在這個時候來找他們,既方便又貼心。

出具胡小金租房證明、辦理石小健的失業證、李群先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登記表蓋章……在惠豐社區流動辦公工作記錄,密密麻麻記載著工作人員説明群眾辦理的大小事。從目前的情況看,轄區居民對“流動辦公”和“便民服務包”這一做法很認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