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魯能實力打臉!國安恒大都說謊了 外援青訓費給了土炮的呢?

實力!魯能青訓輸送百名中超中甲球員

截止上賽季的數據, 魯能向中超、中甲和中乙俱樂部輸送了156名球員, 2016賽季, 分佈在中超的魯能足校球員達到了45人,

此外還有20人效力於中甲俱樂部。 除了魯能之外, 包括綠城也是中國足壇青訓的佼佼者, 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 而曾經紅極一時的火車頭俱樂部, 也培養出張鷺這樣身價達到7000萬人民幣的球員。

按照聯合補償機制, 魯能、綠城這樣的球隊都可以坐在家裡數錢, 畢竟走出去的球員每一次轉會, 都可以獲得聯合機制補償費用。 按照張鷺當年從遼足轉會至權健7000萬人民幣的身價, 聯合機制補償款應該為轉會費的5%, 即350萬, 而火車頭培養了張鷺很長一段時間, 將獲得350萬中的絕大部分。

聯合機制補償鼓勵青訓

我們參考下足協今年4月份發佈的聯合機制補償說明, 只要球員產生轉會, 所有該球員12-23周歲效力過的俱樂部都可以得到相應比例的聯合機制補償。 而且這種補償為不限期、不限次數的補償, 可無限獲得。 每次聯合機制補償的數額=(新俱樂部支付給原俱樂部的轉會費-培訓補償)×5%。 【費用由買方負責支付】

按照中超本土球員轉會最火的2016賽季, 超億的轉會費頻頻出現,

如果僅以總額10億計算, 產生的聯合機制補償款就達到5000萬人民幣, 而這5000萬人民幣將按照比例分配給球員年輕時候待過的俱樂部。 以身價超億的趙明劍為例, 聯合機制補償達到500萬, 12-16歲趙明劍效力於毅騰青訓, 將獲得150萬的補償, 17-23歲趙明劍一直效力大連實德, 剩下的350萬應該由實德獲得, 雖然實德已經消失, 但主體被阿爾濱收購, 如今變成了一方, 錢應該交給一方。

而像魯能這樣注重青訓的俱樂部, 只要出自魯能青訓的球員在轉會市場上流動, 魯能足校和魯能俱樂部每一次都能從轉會中拿到聯合機制補償, 但在各大俱樂部紛紛不承認欠款的情況下, 魯能卻沒有收到過一筆所謂聯合機制補償費用。

打臉了!只給外援繳納青訓費用

足協《關於限期支付拖欠費用的通知》出爐後, 國安成為第一家出面闢謠的俱樂部, 表示已經繳納了奧古斯托的青訓費用。 此外, 恒大、蘇寧等俱樂部紛紛出面, 表示從未拖欠外援的青訓補償費用。 不要忘記了, 國安陣中的唐詩,

就是出自魯能足校, 按照聯合機制補償, 魯能早應該收到即便數額不大, 但也應該繳納的費用。

遍佈中超、中甲的魯能青訓, 在轉會市場上的流通次數也達到了幾百次, 比如秦升、王曉龍和關震, 都是魯能出品, 換言之, 這幾名球員待過的國安、富力、權健、恒大、申花、舜天、深圳等俱樂部都拖欠魯能的聯合機制補償費用。

只向外援年輕時效力的球隊繳納聯合機制補償費用, 卻從未將本土球員的青訓費用當回事, 也難怪中國足球的青訓止步不前。 據悉, 魯能曾向不少俱樂部討要這筆費用, 但被討要的俱樂部都打起了太極, 官司打到足協那, 足協也置之不理。

雖然不少網友表示, 各支俱樂部紛紛聲明自己不欠款, 狠狠打臉了足協, 但魯能、綠城這樣的優秀青訓俱樂部,又到哪說理去?

但魯能、綠城這樣的優秀青訓俱樂部,又到哪說理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