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野外曝曬汗流成“溪” 地質人讓城市規劃更“精准”

【編者按】

39℃!40℃!41℃!

驕陽似火, 熱浪滾滾。

有這樣一群人, 或汗一身泥一腳地穿梭在城市的工地;或挺拔身軀戍守在大橋的崗哨;或頭頂烈日, 用腳步來丈量我們腳下的土地……汗水迷濕了雙眼, 浸透了衣服, 卻絲毫不能影響他們工作的熱情。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群最可愛的勞動者, 江蘇各業奮發作為、拼搏進取, 凝心聚力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 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今天, 我們用鏡頭定格他們堅守在高溫下的身影, 向他們致敬!

新華網南京7月26日電(戚軒瑜 周彥彤/文 唐楊 劉豐源/圖)天濛濛亮, 寂靜的灌雲縣大伊山便被一陣清脆的“釘釘釘釘”敲打聲驚醒, 一隊背著各式工具的年輕人在山腳下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即便是在太陽尚未升起的清晨, 滾滾熱浪已撲面襲來, 樹上的知了也被這灼熱的氣溫逼得偃旗息鼓。 打著赤膊尚且嫌熱, 這群人卻是長衣長褲,

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 只露出被烈日灼曬得黝黑的面龐。 他們每天都要借助作業車穿梭在山間地頭, 日行百餘公里是家常便飯。

定點、打樁、佈線……只簡單交談幾句, 人群就散落在山林間, 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自的工作。 他們正在進行地質調查的是《江蘇1:5萬灌雲縣幅、同興街幅平原區填圖》專案,

隸屬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特殊地質地貌區填圖試點”工程。

住在山腳下的村民早已熟悉這些年輕的身影, 知道他們是來自“省城”的文化人, 幹的是“野外地質調查”的工作。 一兩個早起的村民還熱情地招呼著他們來家裡喝口水, 閒談間打聽起“地質調查”是什麼用途。

作為這支隊伍的主要成員, 年輕、幹練的歐健介紹了隊員們的來歷。 他們來自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主要從事的是基礎性地質工作。 “早期地質工作的重點是找礦, 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現在, 尤其是在江蘇地區, 找礦已不是主要目的, 而是與區域需求相聯繫, 探索怎樣與地方上的經濟發展、城市規劃結合起來, 充分運用地質研究的成果。 ”歐健說道。

頭頂著炎炎烈日, 歐健與自己的隊友開始當天的地質調查工作。 “江蘇部分地區處於活動斷層, 易發生地震。 我們通過測定活動斷層的穩定性, 劃出容易受到地震破壞的地段, 政府在以後的規劃決策中, 就可以選擇建一些抗震力度更高的建築, 或者不將這些地區作為重點開發的地區。 ”提及地質研究成果的具體用途, 歐健舉例道:“現在人們對環境、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農業地質就是為這塊服務的。 通過對種植作物的土地進行監測, 檢測土壤是否有污染, 種出來的植物是否安全。”

談話間,歐健的同事梅榮已熟練地開始定點、打樁、佈線。

在梅榮的指揮下,被雇用幫忙的當地村民抬著一捆測繩走向山林的深處。

“我在測繩上用紅布條做好了記號,自己固定了一些需要測量的截距,由淺入深。這樣便於觀察工人們在佈線時是否放錯,儘量減少產生人為誤差的可能性。”梅榮解釋道。在距離梅榮不遠處的樹枝上,也稀稀落落地捆綁著一些紅色的布條,這些布條是預防工作人員迷路的。

雙手各持一根電線,梅榮熟練地將三個小電池箱串聯起來,一邊操作一邊解釋他正在操作的“視電阻率直流電測深”:“我運用三個串聯的小電池箱形成約450V的小型高壓,在運行過程中通過電極向大地供電,進行人工源的建設。與此同時,通過另一套設備進行相關資料的採集。”

看起來簡單的工作,卻也具備一定的危險性。進山前需先砍樹,自己開闢出一條供人行走的道路,難進難退不說,雨天還不能幹活。“我們的設備怕水,雨天測量的資料不穩。若是不湊巧碰上了雷雨天氣,我們連設備都顧不上,得趕緊閃人,躲遠點,鋪設的線路引雷!”梅榮笑道,汗水如“小溪”般沿著黝黑的面龐流進衣領。

與此同時,在山腳下的農田旁,歐健也與自己的隊友開始了當天的地質調查工作。他們相互配合著,將一根細長的鋼管打入泥地裡,隨後取出嵌在鋼管裡的泥土,緊接在原來的鋼管上又接上一塊長度相似的鋼管,繼續打入泥土,再取出嵌在鋼管裡的泥土,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了幾個回合。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取出地下4—5米深的泥土,有時也會挑出幾個地點,取出地下10米多深處的泥土。通過觀察泥土的顏色、結構等,研究當地環境的演變過程。”歐健將取出的泥土按照深淺次序,依次排列在事先劃好刻度的白板上,並解釋道:“我們現在做的是第四紀地質調查,更偏重於基礎科學的研究,是在宏觀上研究從古至今環境的演變,包括海陸的變遷。我們的研究可以給出一個氣候變化的趨勢。”

談起工作,歐健如數家珍,再問起他的家人,剛剛還侃侃而談的小夥子頓時有點羞赧:“我是浙江人,娶了江蘇的媳婦,在江蘇這塊大地上已經生活了8年。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加緊工程進度,早點趕回家陪待產的媳婦兒,她已經懷孕5個月了。”現在恰逢項目建設的關鍵階段,歐健不能陪在妻子身旁照顧,內心有些愧疚,但他更感謝妻子的支持與奉獻。

“雖然有時在外作業需要遭受連續一兩小時的暴曬,很辛苦,但這是我喜歡的工作,當初這個專業也是我自己選擇的。”歐健還透露了自己的“中國夢”是“希望自己能夠用汗水和智慧為地質騰飛添助力,為中國富強築基石”。“我希望通過工作得到認可,通過工作有所成就,我的妻子很理解我。”提及自己的妻子,歐健的眼神中流露出脈脈溫情。(完)

【採訪手記】

帶著一份好奇與尊敬,我與同事們來到位於連雲港灌雲縣的大伊山,採訪正在這裡進行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工作人員。抵達前,我對即將見到的採訪物件做過一些猜想:從事基礎性地質工作的人經常面朝黃土背朝天,長期野外作業,忍受高溫曝曬,估計會是一些不善言辭的“糙漢子”吧。但在見到這支年輕的團隊後,我還是有些訝異的,工作之餘穿著休閒服飾的他們,其實與城市裡時尚青春的年輕人無異,這支隊伍裡甚至還有一位秀氣的姑娘。

採訪那天是淩晨5點,在有節奏的“釘釘釘”聲中,地質調查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清脆的敲打聲驚醒了宿在山頂的山羊一家四口。“釘釘釘”敲打聲和著山羊“咩咩咩”的叫聲,竟是出奇的和諧,在即將初升的太陽照耀下,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勞動者工作的畫面,這是一幅用汗水與智慧寫就的畫面。

沒有過多的言語,他們各自進行著自己的工作,我們也靜靜地候在一旁,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真實的他們。(戚軒瑜)

種出來的植物是否安全。”

談話間,歐健的同事梅榮已熟練地開始定點、打樁、佈線。

在梅榮的指揮下,被雇用幫忙的當地村民抬著一捆測繩走向山林的深處。

“我在測繩上用紅布條做好了記號,自己固定了一些需要測量的截距,由淺入深。這樣便於觀察工人們在佈線時是否放錯,儘量減少產生人為誤差的可能性。”梅榮解釋道。在距離梅榮不遠處的樹枝上,也稀稀落落地捆綁著一些紅色的布條,這些布條是預防工作人員迷路的。

雙手各持一根電線,梅榮熟練地將三個小電池箱串聯起來,一邊操作一邊解釋他正在操作的“視電阻率直流電測深”:“我運用三個串聯的小電池箱形成約450V的小型高壓,在運行過程中通過電極向大地供電,進行人工源的建設。與此同時,通過另一套設備進行相關資料的採集。”

看起來簡單的工作,卻也具備一定的危險性。進山前需先砍樹,自己開闢出一條供人行走的道路,難進難退不說,雨天還不能幹活。“我們的設備怕水,雨天測量的資料不穩。若是不湊巧碰上了雷雨天氣,我們連設備都顧不上,得趕緊閃人,躲遠點,鋪設的線路引雷!”梅榮笑道,汗水如“小溪”般沿著黝黑的面龐流進衣領。

與此同時,在山腳下的農田旁,歐健也與自己的隊友開始了當天的地質調查工作。他們相互配合著,將一根細長的鋼管打入泥地裡,隨後取出嵌在鋼管裡的泥土,緊接在原來的鋼管上又接上一塊長度相似的鋼管,繼續打入泥土,再取出嵌在鋼管裡的泥土,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了幾個回合。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取出地下4—5米深的泥土,有時也會挑出幾個地點,取出地下10米多深處的泥土。通過觀察泥土的顏色、結構等,研究當地環境的演變過程。”歐健將取出的泥土按照深淺次序,依次排列在事先劃好刻度的白板上,並解釋道:“我們現在做的是第四紀地質調查,更偏重於基礎科學的研究,是在宏觀上研究從古至今環境的演變,包括海陸的變遷。我們的研究可以給出一個氣候變化的趨勢。”

談起工作,歐健如數家珍,再問起他的家人,剛剛還侃侃而談的小夥子頓時有點羞赧:“我是浙江人,娶了江蘇的媳婦,在江蘇這塊大地上已經生活了8年。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加緊工程進度,早點趕回家陪待產的媳婦兒,她已經懷孕5個月了。”現在恰逢項目建設的關鍵階段,歐健不能陪在妻子身旁照顧,內心有些愧疚,但他更感謝妻子的支持與奉獻。

“雖然有時在外作業需要遭受連續一兩小時的暴曬,很辛苦,但這是我喜歡的工作,當初這個專業也是我自己選擇的。”歐健還透露了自己的“中國夢”是“希望自己能夠用汗水和智慧為地質騰飛添助力,為中國富強築基石”。“我希望通過工作得到認可,通過工作有所成就,我的妻子很理解我。”提及自己的妻子,歐健的眼神中流露出脈脈溫情。(完)

【採訪手記】

帶著一份好奇與尊敬,我與同事們來到位於連雲港灌雲縣的大伊山,採訪正在這裡進行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工作人員。抵達前,我對即將見到的採訪物件做過一些猜想:從事基礎性地質工作的人經常面朝黃土背朝天,長期野外作業,忍受高溫曝曬,估計會是一些不善言辭的“糙漢子”吧。但在見到這支年輕的團隊後,我還是有些訝異的,工作之餘穿著休閒服飾的他們,其實與城市裡時尚青春的年輕人無異,這支隊伍裡甚至還有一位秀氣的姑娘。

採訪那天是淩晨5點,在有節奏的“釘釘釘”聲中,地質調查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清脆的敲打聲驚醒了宿在山頂的山羊一家四口。“釘釘釘”敲打聲和著山羊“咩咩咩”的叫聲,竟是出奇的和諧,在即將初升的太陽照耀下,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勞動者工作的畫面,這是一幅用汗水與智慧寫就的畫面。

沒有過多的言語,他們各自進行著自己的工作,我們也靜靜地候在一旁,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真實的他們。(戚軒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