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松禾遠望基金程浩:人工智慧創業常見的兩個思維誤區|捕手志

題圖:松禾遠望基金創始合夥人、迅雷創始人 程浩先生

■按:

程浩先生擁有15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 曾在矽谷和百度工作, 後創辦迅雷,

並成功將公司帶到納斯達克上市。 2015年下半年, 程浩先生開始轉做投資, 這幾年來他看過許多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專案, 但在這過程中, 發現有不少創業者存在兩個思維誤區:高估了演算法和科學家的力量 ;願意只做技術提供商。 何出此言?不妨讀讀他的思考, 或許能刷新你對人工智慧創業的認識。

高估了演算法和科學家的力量

目前國內人工智慧創業非常火爆, 很多人在創業之初通常會認為演算法和科學家決定一切, 這到底對不對?顯然這個想法不準確, 有三點原因:

首先, 整個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技術准入門檻越來越低。 當年我還在百度的時候, 市面上機器學習的專家很少, 但現在再看很多高校都已經開設了相關的課程。

其次, 相對於演算法而言, 在很多領域, 海量的、準確的、標注過的資料更有價值。 在某些領域, 比如醫療領域, 如果你沒有醫療方面資源是根本沒法拿到資料的, 拿不到資料後面的演算法工作自然也就無法做了, 所以演算法科學家到底有多重要, 也與所處的行業有重要的關係。

最後, 有好技術也要有好場景才行, 我看到不少有好技術但沒有應用場景「拿著錘子找釘子」的案例。 人工智慧更多的機會還是在於對各行各業實際應用場景的改造, 去研發專門的機器人替代人工, 行業重度參與者能更容易發現機會和痛點。

比如機房巡檢機器人、電力網巡線機器人、果園作業機器人……人工智慧幾乎會深度影響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

對於這樣的專案, 能夠成功的核心, 一定是提升了效率, 降低了人工成本。

我認為人工智慧創業的本質可分為Mission-critical和Non-Mission-critical。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們姑且稱為「關鍵性應用」和「非關鍵性應用」。

「關鍵性應用」的應用, 就是一丁點兒錯都不能犯的人工智慧領域。 比如自動駕駛, 哪怕已經做到了99.9%, 但仍然是千分之一的事故率。 想想每天駕車上路的人有多少, 這千分之一的故障率會導致多少致命事故。 所以自動駕駛, 必須要做到99.…%後面有多個9才能上路。

在「關鍵性應用」的領域, 必須做到99.9…%小數點後面有多個9, 做不到就沒法商業化。 其背後的核心競爭力是演算法和科學家。 這類專案往往需要有頂尖的科學家來坐鎮背書。

所以專案通常很貴(因為週期長, 需要的錢自然多, 同時這類人才又很貴), 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來消滅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的出錯率。

很多人都明白研發的邊際效益遞減的道理, 做到90%很容易, 但為了消滅各種Corner Case(極端情況), 要做到99%, 其投入的就不止10倍的資源, 更別說99.9%和99.99%了, 所以這類項目的時間週期會很長。

類似於Mobileye從1999年做汽車輔助駕駛, 2007年才商業化;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專案更是起源於1980年代末的一項非營利性研究, 直到2000年才拿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首個手術認證。 但一旦做成, 這類項目優勢就非常明顯, 因為競爭對手同樣也要花相同的時間來跟進。

這樣的項目門檻高, 不適合一般的創業者, 所以通常比較貴, 商業變現的時間週期比較長,

資本也需要更多的耐心。 一流的科學家團隊適合選擇這樣壁壘高的「關鍵性應用」作為創業方向。

實際上, 大多數人工智慧的創業都屬於第二類, 也就是「非關鍵性應用」。 這類專案不追求99%後面的很多個9, 而且很多都有更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案, 或者有「人機混合」的方案。 總之就是不追求高大上, 簡單、實用、性價比高更重要, 這樣的項目通常能夠更快落地。 這樣的專案有以下幾個特徵:

不追求很多個「9」。 例如基於人臉掃描的門禁或者迎賓機器人系統, 99%和98%沒有本質的區別, 實在不行還有前臺。

更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案。 例如封閉路段(例如工業園區、機場碼頭)的自動駕駛, 雷射雷達又貴又複雜, 我直接用磁條導航, 而且演算法上追求簡單,讓速不讓路,只要前面有人,車就停下來。因為是封閉路段,所以場景被極大簡化了。

人機混合模式。面向企業的人工智慧很多都能通過人機混合模式降低技術難度,可以更快地面向市場提供服務。拿外賣機器人舉個例子,你的演算法好,送達成功率有99%,我是98%。100次裡面不成功的那兩次,我可以用人通過後臺去操控機器人,慢慢提高這個比例就好了。即使這樣,我還是能極大地降低人力,所以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在「非關鍵性應用」領域創業,演算法固然重要,你送外賣不能總送不到,偶爾出現問題可以容忍(「關鍵性應用」則不能容忍)。除此以外,能落地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如何落地?那就要比拼綜合實力了。包括:

a.對行業的理解,要深刻洞悉行業痛點在哪兒;

b.產品化和工程化,有沒有好的產品和工程師團隊?光在實驗室裡搞是沒用的;

c.做出來的產品還得便宜;

d.批量生產的話,你的供應鏈能力怎麼樣?

e.產品出來了,你得把東西賣出去,你的行銷/銷售能力怎麼樣?

所以這樣的人工智慧專案並不需要技術大牛,反而是創業者最好深悉這個行業,知道什麼方案能解決行業痛點,甚至有上下游的能力去推廣銷售掉解決方案或產品。

只做技術提供商行不通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在人工智慧領域創業,只做技術提供商我認為是死路一條,為什麼這樣講?

第一,技術提供商很多是大公司的賽道。包括人臉識別、聲音識別、機器翻譯,很多是大公司做的,它不需要靠這個賺錢,所以這當中很多都是大公司的賽道。基於API(應用程式設計發展介面)的商業模式也沒有擴展性,因為百度不收費,騰訊也不會收費,再加上你本來就需要開放介面換取更多使用者資料,所以你只做API沒有任何收入。

第二,資料在很多情況下比演算法重要得多。隨著穀歌TensorFlow等生態系統的成熟,很多領域都會有訓練好的模型可以用來參考(出Demo會更快),創業者只要有足夠的資料來訓練參數就好了。所以未來演算法的壁壘會越來越低,如果這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演算法,那將非常危險。

除此之外,在一些「非關鍵性應用」上,兩個演算法之間的微小差別其實對使用者感知並不明顯。與此相對應的,資料壁壘卻是非常明顯。最近這一年中國湧現了一二十個「AI看醫學影像」的公司,這個生意裡面,怎麼拿到海量的、準確的、標注過的資料,比誰的演算法好要有價值得多。

第三,極易被上下游擠壓,只做演算法生存空間是非常小的。我們在投資當中會很看重公司的防禦性,很多公司做比較低成本的雷達給掃地機器人用,但隨著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最後做掃地機器人的公司要麼把你買掉,要麼自己就做。美國有一個晶片公司就是做視覺嵌入式計算的,以前最大的客戶就是大疆,但是大疆把2C的商業壟斷之後,大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做晶片。

第四,如果只是做技術提供商很容易被上下游替代。活得不滋潤的是研發公司,最早的蘋果是自己研發晶片,三星、華為、小米也都是自己研發晶片。這其實是一個產業鏈通用規律:如果一個產業鏈有很多環節,在某一個環節有一個壟斷者,那麼這個壟斷者就有向上下游延展的機會,哪怕不延展也會把整個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吃掉。正如之前的PC產業鏈,有記憶體、硬碟、作業系統、整機……但Windows和Intel卻賺走了絕大部分利潤。

為此,我提出「一橫一豎」的理論,「一橫」就是指你提供的技術服務。通常「一橫」能服務很多行業,你要在其中選一個最大、最適合你的行業,深入紮進去做「一豎」,就升級為了「全棧」。在垂直的行業,因為沒有利益衝突,你仍可老老實實地做技術服務。這樣的話,商業上你能吃透一個垂直行業,技術上你還能通過橫向合作,不斷獲取對方回饋的資料來夯實你的技術。

「一橫」比較好理解,那怎麼選擇「一豎」,這是要考慮的,我先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1)市場空間,做「一豎」肯定要選市場最大的。舉個例子,美圖秀秀以前的美顏工具是它的「一橫」,但這一橫很難賺到錢,如今美圖手機是它的「一豎」,結合美圖手機的用戶群比較特殊,幾乎都是愛美的女孩,普遍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因此美圖的手機最高能賣到4000多塊。雖然美圖手機占整個手機市場的比重並不高,但美圖手機占了公司全部營收的95%,如果只做API根本撐不起這樣一個公司。

2)行業集中度,在做「一橫」技術提供商時,上游行業集中度越高則越不利。說白了頭部效應明顯,如果一兩家大企業把行業全吃掉,那麼作為技術提供商,面對集中採購,是沒有任何議價能力的。就像IDC時代,HP、DELL等賣伺服器的,活得很滋潤。但現在雲計算來了,面對亞馬遜、阿裡雲這樣的批量採購,伺服器廠商能跑個量就不錯了,甭指望什麼利潤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行業集中度越高,說明行業壁壘越高,你想從技術提供商走向上游也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上游把下游的事也做了,例如Google、百度當年內部使用了一些自己攢的伺服器,現在大部分都是定制化需求給伺服器廠商,這樣的單幾乎是沒利潤的。反過來講,如果行業集中度很低,那麼作為技術提供商還是相對滋潤的。

3)提供的技術服務到底是改良性還是革命性的。如果你的技術創新對這個垂直領域是革命性的,就越有機會走到上游。如果只是改良性的,你就老老實實在下游賺個辛苦錢算了。

越是顛覆性的東西,越有機會往上游走。因為上游越離不開你,意味著你有機會做他的事。打個異想天開的比方,如果你能提供一個待機一周的電池,那你就可以考慮自己做手機,你的手機只打一點: 一星期不用充電。就這一點可能就夠了,因為這個技術是革命性的。相反,如果是改良性的技術,例如你的電池待機只是比以前多了20%,那你還是老老實實做電池吧。

4)雙方的壁壘,特別是上游的壁壘。拿比較火的直播平臺而言,現在都有美顏功能,例如給女孩長出個耳朵那種,這個通常都是協力廠商提供的技術。技術本身的壁壘並不高,很多公司都能提供,雖然效果有一些小的差異。

但是直播的壁壘相當高,這事有網路效應,使用者越多會吸引更多的主播,因為能賺到更多錢,主播越多,也會帶來更多的使用者,因此需要很多資金來買流量以及簽約很厲害的主播。這種情況下,雖然技術提供商能賺個辛苦錢,但是仍然完全沒有機會往上游走。

5)團隊基因。你做得了技術服務的事,不代表你做得了垂直領域的事,比如現在很火的無人便利店,如果你做這塊技術提供商,你也想開這個便利店,但你技術提供再好,用戶怎麼選擇便利店,肯定還是選擇一個平常經常進的。

選址以及商品管理方面,你這個團隊如果沒有搞零售的經驗,那還是老老實實做技術。就算你找一個搞零售的高管,也很難,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有它的基因,我挺相信基因論,如果核心創始團隊沒有這個基因也不行。

剛才提到了To C的無人便利店,但實際上,目前人工智慧To B的機會要更多一些,因為To C的市場還不成熟,從技術創新和技術演進的路線來講,通常都是先軍工、國防,然後To B、To C,為什麼先國防?因為產業鏈不成熟,做起來很貴,所以先國防買單。產業鏈不成熟,價格貴,用戶承受能力弱,一個機器人買回家,小孩恨不得又能講故事、又能唱歌、又能跳舞、又能聊天。但現在根本不現實,技術成熟度還不夠。

而反觀企業對成本的承受能力更高,To C買一個人工智慧是額外花一些錢,但To B買這個產品目的是為了省錢,特別是考慮到中國人力成本繼續往上飆升,只要企業瞭解到機器人會大幅提升效率、比人工成本合適,他們就有行動起來的動力。

比如工業機器人,因為很多都是以「人機混合」模式在作業。以前需要5個人幹活,現在可能只需要1個機器人加2個人工。也就是機器人替代了3個人工,能把一些常規任務給幹了,但在一些特別複雜的工藝流程位置,還得依靠工人來做。這是一種易推行的混搭模式。但To C機器人可沒有「人機混合」模式可言。

最後,我想對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者說:

如果專案想要快速落地,起步一定要從To B開始,To C仍是很長遠的事情,發展沒那麼快;不能說演算法很厲害,有很牛的科學家團隊就是一切了。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下還差得很遠。

項目一定要接地氣,只做技術提供商肯定不行,一定要做整體解決方案——選個適合你的行業,把你的技術產品化、搞定使用者/客戶實現商業變現、然後獲得更多的資料,這樣才能再夯實你的技術。

而且演算法上追求簡單,讓速不讓路,只要前面有人,車就停下來。因為是封閉路段,所以場景被極大簡化了。

人機混合模式。面向企業的人工智慧很多都能通過人機混合模式降低技術難度,可以更快地面向市場提供服務。拿外賣機器人舉個例子,你的演算法好,送達成功率有99%,我是98%。100次裡面不成功的那兩次,我可以用人通過後臺去操控機器人,慢慢提高這個比例就好了。即使這樣,我還是能極大地降低人力,所以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在「非關鍵性應用」領域創業,演算法固然重要,你送外賣不能總送不到,偶爾出現問題可以容忍(「關鍵性應用」則不能容忍)。除此以外,能落地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如何落地?那就要比拼綜合實力了。包括:

a.對行業的理解,要深刻洞悉行業痛點在哪兒;

b.產品化和工程化,有沒有好的產品和工程師團隊?光在實驗室裡搞是沒用的;

c.做出來的產品還得便宜;

d.批量生產的話,你的供應鏈能力怎麼樣?

e.產品出來了,你得把東西賣出去,你的行銷/銷售能力怎麼樣?

所以這樣的人工智慧專案並不需要技術大牛,反而是創業者最好深悉這個行業,知道什麼方案能解決行業痛點,甚至有上下游的能力去推廣銷售掉解決方案或產品。

只做技術提供商行不通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在人工智慧領域創業,只做技術提供商我認為是死路一條,為什麼這樣講?

第一,技術提供商很多是大公司的賽道。包括人臉識別、聲音識別、機器翻譯,很多是大公司做的,它不需要靠這個賺錢,所以這當中很多都是大公司的賽道。基於API(應用程式設計發展介面)的商業模式也沒有擴展性,因為百度不收費,騰訊也不會收費,再加上你本來就需要開放介面換取更多使用者資料,所以你只做API沒有任何收入。

第二,資料在很多情況下比演算法重要得多。隨著穀歌TensorFlow等生態系統的成熟,很多領域都會有訓練好的模型可以用來參考(出Demo會更快),創業者只要有足夠的資料來訓練參數就好了。所以未來演算法的壁壘會越來越低,如果這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演算法,那將非常危險。

除此之外,在一些「非關鍵性應用」上,兩個演算法之間的微小差別其實對使用者感知並不明顯。與此相對應的,資料壁壘卻是非常明顯。最近這一年中國湧現了一二十個「AI看醫學影像」的公司,這個生意裡面,怎麼拿到海量的、準確的、標注過的資料,比誰的演算法好要有價值得多。

第三,極易被上下游擠壓,只做演算法生存空間是非常小的。我們在投資當中會很看重公司的防禦性,很多公司做比較低成本的雷達給掃地機器人用,但隨著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最後做掃地機器人的公司要麼把你買掉,要麼自己就做。美國有一個晶片公司就是做視覺嵌入式計算的,以前最大的客戶就是大疆,但是大疆把2C的商業壟斷之後,大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做晶片。

第四,如果只是做技術提供商很容易被上下游替代。活得不滋潤的是研發公司,最早的蘋果是自己研發晶片,三星、華為、小米也都是自己研發晶片。這其實是一個產業鏈通用規律:如果一個產業鏈有很多環節,在某一個環節有一個壟斷者,那麼這個壟斷者就有向上下游延展的機會,哪怕不延展也會把整個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吃掉。正如之前的PC產業鏈,有記憶體、硬碟、作業系統、整機……但Windows和Intel卻賺走了絕大部分利潤。

為此,我提出「一橫一豎」的理論,「一橫」就是指你提供的技術服務。通常「一橫」能服務很多行業,你要在其中選一個最大、最適合你的行業,深入紮進去做「一豎」,就升級為了「全棧」。在垂直的行業,因為沒有利益衝突,你仍可老老實實地做技術服務。這樣的話,商業上你能吃透一個垂直行業,技術上你還能通過橫向合作,不斷獲取對方回饋的資料來夯實你的技術。

「一橫」比較好理解,那怎麼選擇「一豎」,這是要考慮的,我先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1)市場空間,做「一豎」肯定要選市場最大的。舉個例子,美圖秀秀以前的美顏工具是它的「一橫」,但這一橫很難賺到錢,如今美圖手機是它的「一豎」,結合美圖手機的用戶群比較特殊,幾乎都是愛美的女孩,普遍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因此美圖的手機最高能賣到4000多塊。雖然美圖手機占整個手機市場的比重並不高,但美圖手機占了公司全部營收的95%,如果只做API根本撐不起這樣一個公司。

2)行業集中度,在做「一橫」技術提供商時,上游行業集中度越高則越不利。說白了頭部效應明顯,如果一兩家大企業把行業全吃掉,那麼作為技術提供商,面對集中採購,是沒有任何議價能力的。就像IDC時代,HP、DELL等賣伺服器的,活得很滋潤。但現在雲計算來了,面對亞馬遜、阿裡雲這樣的批量採購,伺服器廠商能跑個量就不錯了,甭指望什麼利潤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行業集中度越高,說明行業壁壘越高,你想從技術提供商走向上游也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上游把下游的事也做了,例如Google、百度當年內部使用了一些自己攢的伺服器,現在大部分都是定制化需求給伺服器廠商,這樣的單幾乎是沒利潤的。反過來講,如果行業集中度很低,那麼作為技術提供商還是相對滋潤的。

3)提供的技術服務到底是改良性還是革命性的。如果你的技術創新對這個垂直領域是革命性的,就越有機會走到上游。如果只是改良性的,你就老老實實在下游賺個辛苦錢算了。

越是顛覆性的東西,越有機會往上游走。因為上游越離不開你,意味著你有機會做他的事。打個異想天開的比方,如果你能提供一個待機一周的電池,那你就可以考慮自己做手機,你的手機只打一點: 一星期不用充電。就這一點可能就夠了,因為這個技術是革命性的。相反,如果是改良性的技術,例如你的電池待機只是比以前多了20%,那你還是老老實實做電池吧。

4)雙方的壁壘,特別是上游的壁壘。拿比較火的直播平臺而言,現在都有美顏功能,例如給女孩長出個耳朵那種,這個通常都是協力廠商提供的技術。技術本身的壁壘並不高,很多公司都能提供,雖然效果有一些小的差異。

但是直播的壁壘相當高,這事有網路效應,使用者越多會吸引更多的主播,因為能賺到更多錢,主播越多,也會帶來更多的使用者,因此需要很多資金來買流量以及簽約很厲害的主播。這種情況下,雖然技術提供商能賺個辛苦錢,但是仍然完全沒有機會往上游走。

5)團隊基因。你做得了技術服務的事,不代表你做得了垂直領域的事,比如現在很火的無人便利店,如果你做這塊技術提供商,你也想開這個便利店,但你技術提供再好,用戶怎麼選擇便利店,肯定還是選擇一個平常經常進的。

選址以及商品管理方面,你這個團隊如果沒有搞零售的經驗,那還是老老實實做技術。就算你找一個搞零售的高管,也很難,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有它的基因,我挺相信基因論,如果核心創始團隊沒有這個基因也不行。

剛才提到了To C的無人便利店,但實際上,目前人工智慧To B的機會要更多一些,因為To C的市場還不成熟,從技術創新和技術演進的路線來講,通常都是先軍工、國防,然後To B、To C,為什麼先國防?因為產業鏈不成熟,做起來很貴,所以先國防買單。產業鏈不成熟,價格貴,用戶承受能力弱,一個機器人買回家,小孩恨不得又能講故事、又能唱歌、又能跳舞、又能聊天。但現在根本不現實,技術成熟度還不夠。

而反觀企業對成本的承受能力更高,To C買一個人工智慧是額外花一些錢,但To B買這個產品目的是為了省錢,特別是考慮到中國人力成本繼續往上飆升,只要企業瞭解到機器人會大幅提升效率、比人工成本合適,他們就有行動起來的動力。

比如工業機器人,因為很多都是以「人機混合」模式在作業。以前需要5個人幹活,現在可能只需要1個機器人加2個人工。也就是機器人替代了3個人工,能把一些常規任務給幹了,但在一些特別複雜的工藝流程位置,還得依靠工人來做。這是一種易推行的混搭模式。但To C機器人可沒有「人機混合」模式可言。

最後,我想對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者說:

如果專案想要快速落地,起步一定要從To B開始,To C仍是很長遠的事情,發展沒那麼快;不能說演算法很厲害,有很牛的科學家團隊就是一切了。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下還差得很遠。

項目一定要接地氣,只做技術提供商肯定不行,一定要做整體解決方案——選個適合你的行業,把你的技術產品化、搞定使用者/客戶實現商業變現、然後獲得更多的資料,這樣才能再夯實你的技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