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還要再等等

南方網訊“海上絲綢之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或將推遲。 24日, 在廣州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人類文明進程”學術研討會上,

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研究機構以及廣州文博系統的40多位元專家學者, 對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文化內涵和遺產價值進行了探討。 記者還從研討會上獲悉, “海上絲綢之路”專案申遺將暫緩。

廣東省文物局局長龍家有表示, “海上絲綢之路”專案申遺暫緩, 意味著該項目不會作為中國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但未來, “海上絲綢之路”項目申遺還會繼續, 但可能不是由某一個國家提出, 而是聯合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調下進行進行申報。 接下來, 廣東還要加大對海絲史跡的保護, 做好史跡的基礎研究和深入研究, 為下一步申遺做好準備。

廣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陸志強介紹,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端的重要節點城市, 自秦建城以來兩千多年持續通過海路與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區進行經濟貿易、技術文化交流及友好和平往來, 從未曾中斷。 2016年7月, 廣州市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懷聖寺光塔、清真先賢古墓、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等6處史跡點被列入“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遺遺產點名單。 對於以“海上絲綢之路與人類文明進程”為主題開展的學術研討會, 龍家有認為, 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展研討會是有必要的, 我們需要結合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 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並把工作做得更實。

研討會上,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海上絲綢之路與東西方文化交流”“海上絲綢之路與古代城市發展”“古代海上交通與商品貿易、技術傳播”“歷代官方對海上貿易的管理”等議題作學術發言,

並對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文化內涵和遺產價值進行了探討。 研討會結束後, 與會專家學者還將實地考察研究六榕寺、蓮花塔、黃埔古港、琶洲塔等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文物史跡, 並就下一步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