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教育報:單靠“搶帽子”,未必就能搶到“雙一流”

高校的人才競爭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日趨激烈, 一些學校開出的價碼也越來越高, 比如, 華東某大學在2017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中, 給學科領軍人才開出了該校“史上最高”待遇——800萬元房補、100萬元年薪。

不管是院士、“長江學者”, 還是“千人計畫”“特支計畫”等入圍者, 人才畢竟只有那麼多, 所以有媒體把眼下的人才爭奪稱之為“搶帽子”。 因為各高校的搶籌目標, 主要就是這些頭上“戴帽”的人才。 建設“雙一流”, 當然要重視人才, 沒有人才支撐, “雙一流”建設只能是一句空話。 但如果把“雙一流”建設簡單理解成抓緊“搶帽子”,

恐怕未必就能搶到“雙一流”。

“雙一流”建設當然要引進人才。 從長遠看, “雙一流”建設的成敗, 部分取決於對存量人才的爭奪, 但從更長遠看, 則取決於我們能否培養出更多一流人才。 不能否認人才流動可使學術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但如果高校在“搶帽子”上用力過猛, 對年輕學者的發現和培養卻不甚用心, 一流人才早晚會搶無可搶。 對存量人才的爭奪, 本質上是一場零和遊戲, 爭來爭去, 優秀人才的總量並沒有增加, 只不過是從一個口袋挪到了另一個口袋而已。 如果說有受益者, 那恐怕也只有少數拿到了高薪的人才個人而已。 值得憂慮的是, 在這種“搶帽子”的熱鬧之中, 潛藏著一種對“雙一流”建設的認識偏差,

以為“雙一流”可以憑藉純利益驅動, 通過短期內的人才和資源聚合, 來個“短平快”的“速成”。 此種思維不除, 對“雙一流”建設本身就是極大的方向性干擾。

人才當然有流動的自由, 也有流動的必要, 但如果人才流動的動力主要來自於高薪等巨大的利益誘惑, 那無論對人才自身還是對高校學術文化的發展, 都未必是好事。 有媒體報導, 在人才爭奪白熱化的情況下, 部分人才為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 已經開始在不同單位之間頻繁跳槽, 如上海某高校引進的一位專家, 在個人補貼和啟動經費到位, 且學校投資5000萬元建立起軟體平臺後不久, 就又受聘到另一所高校任職, 以獲得高額的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 一位西部高校的管理人士說,

有些所謂的人才, 利用東部高校“求人心切”的心態, 在不同學校之間跳來跳去, 不斷刷新自己的薪酬標準, 個別人跳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原來學校, 待遇卻翻了好幾番。 對於個別人才來說, 如果流動看重的並不是事業平臺, 而是一時一地的利益誘惑, 那無疑是對學術生態的極大破壞, 是對學術尊嚴的極大貶損。

高校之間出現人才競爭是正常的, 但人才的流動, 應該是高校和傑出人才之間以學術文化發展為導向的雙向契合, 如果演化成高校和少數人才之間純粹的利益互動, 那麼對“雙一流”建設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斷然不可小覷。

作為一種國家戰略, “雙一流”建設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 《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強調要“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

把“培養”放在了“引進”之前, 並明確提出要“優化中青年教師成長發展、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 以“增強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一點特別值得注意, 其中包含的戰略眼光, 值得高校管理者認真領悟。 否則, 眼下雖能多搶到幾頂“帽子”, 但如果失去了這個“可持續發展能力”, 離“雙一流”只能越來越遠。

(原題為:《“搶帽子”未必搶到“雙一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