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2017年房車家族亞歐之行系列遊記,在喀山突遇暴風雪

——本遊記來自21世紀房車網 房車家族

上次我們寫到2017房車家族亞歐之旅房車隊伍在葉卡捷琳堡休整, 葉卡捷琳堡作為亞歐之間的分界線,

在本次旅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車友爭相在此拍照留念。 過了亞歐分界線意味著從此車隊將在歐洲大陸上開始旅行了。 在本期的遊記當中, 車隊在前往俄羅斯喀山的路上遭遇了暴風雪, 不少車友遇到了困阻, 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呢?請往下看。

⊙葉卡捷琳堡——喀山

2017年4月19日, 房車家族亞歐自駕第18天。 離開葉卡捷琳堡, 路過亞歐分界線。

亞歐大陸, 我們來啦!!!

傍晚時分,

車隊抵達俄羅斯E22號公路處簡餐廳停車場, 全天行駛440公里。

E22公路簡餐廳, 餐廳不大, 顏色卻很特別。

2017年4月20日, 房車家族亞歐之旅第19天, 一早醒來, 發現外面下雪了, 格外的冷。 吃完早餐, 準時出發, 前往喀山。

本以為昨天已經行車400多公里了,今天這500公里會很輕鬆,隨便走走就到喀山了,誰知道這500公里卻是考驗的開始,

車隊一行出發剛走十幾公里,發現根本不對,路上看不到車,續東一看不妙趕緊掉頭往回走,但是在這個地方,手機根本沒有信號,無法通知車友改道。

注意:伊格拉這個小鎮,從這裡要離開E22改道,但是Google導航繞不開,這樣就會導致繞道,這樣一來回就是幾百公里爛路,去年就是在這裡走錯。特別提醒廣大車友的是,在俄羅斯駕車你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警覺,如果路上發現大貨車少了或者沒有了,基本上就偏移大路了,趕緊調頭往回走。

因為沒有通知到其他車友,另外機組車隊在行車一百多公里的時候意識到自己走錯路了。然而雪越下越大,果然前路政告知路斷了,必須要掉頭。

幸好俄方員警得知我們走錯路了,前來指導路線,用他們的汽車拖我們的房車出困境並帶我們走上正路,重走新路後雪更大了。

另外,車友信天遊他們一組車隊情況也不是特別好,很多車型都捂在了雪裡,動彈不得。只好找拖車來幫忙拖出來,憑藉著蝸牛的速度慢慢前行,好在碰到了好心的火車司機把他們帶到了正路。

在此,順帶提一下,被大坡捂住的車隊在我們的車隊裡有不少,這跟車輛有一定關係,前驅的車輛被捂住的多,原因是,在這大雪天氣中,路面積雪太厚,一時動力不是很足,二是司機的駕駛技術是否過硬。

20日晚6點,續東到達喀山酒店,車友隨後也陸續到達,晚上12點全部車友到達。經歷過這次暴風雪,大家都有自己的感想,其中,車友信天遊寫了一大段自己在今天暴風雪中的經歷和感悟,特別分享如下:

“4月20日早晨起床一看下雪了,當時也沒有太在意,八點半之前吃完早餐,準時出發前往喀山,在這之前大家都認為:前一天已經跑四百多公里,今天剩下不到500公里,怎麼也會輕鬆跑到喀山的,沒有想到的是,在前面等待我們的將是難以預測的變故。在我們六台車在跑完一百多公里路程時,大家終於一致的發現路況不對了,在我們走的這條路,不僅路面全是彈坑路,而且沒有一輛大貨車,幾乎連一輛小車也沒有,也沒有一個加油站,幾乎全部車輛油箱告罄,發出警告,真是快要彈盡糧絕了,我的心裡非常著急,這時候路也幾乎走到盡頭,沒有路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我們的前面百米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加油站,一行車輛加好油以後,繼續找正確的路,其中曲折真是一言難盡,向當地人打聽,向員警求助,以前是見了員警就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在昨天最想看見的就是員警,我們都迫切的想找到一條正確的路。

向員警以及當地人打聽了無數次向喀山的正確道路!最後終於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在攔下一輛大卡車司機後,他帶我們走了一段路以後,又給我們畫了一張地圖,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慢慢摸索到了一點正確的路,但是,從來都是禍不單行,這時候雪越下越大,大風夾著大雪,我們又是身處深山之中,地勢也是非常之高,路面甚至已經結冰,成了鏡面。車速幾乎很少能到50邁,天氣真可謂惡劣至極!因為雪越下越大,路面眼看著就被覆蓋上厚厚的積雪,比較麻煩的事情就出現了,我們當中有幾輛車在爬坡時,一定不小心,車就捂在雪地裡動不了,真是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

大家又忙著找拖車把捂在坡上的車拖走,一路上,一直像蝸牛一樣慢慢的前行,這時候車輛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停下,只要一停下來,車子馬上就會被捂著,動不了了!最後在我們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協作下,在大山深處轉了一個大圓圈,多走了兩百多公里的道路以後,終於在下午的五點以後,行駛出大山深處!

在下午五點以後車輛駛出大山深處,這個時候我們的司機們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分鐘,他們非常勞累,可是環境不允許大家停下來休息,甚至好好吃一頓飯,我們務必在路面徹底結冰之前趕到喀山,如果路面在第二天結冰,那就是如同鏡面一般,車輛在上面行駛將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迫使大家不得不一鼓作氣,打起精神,繼續向目的地進發。可是,在離喀山大約八九十公里時,遇到了比在大山深處時更大的大風雪,真正是鵝毛大雪,就像是朝著你撲面而來,讓人頭暈眼花,恐怖非常,我們的好些人在身體和精神上已經到了極限。一路上不斷有人在打氣鼓勁,由於車速太慢,沒有超過50邁,基本都是40邁左右行駛,簡直就是精神與心理上的煎熬,終於在晚上十一點半左右到達預定的酒店,倒頭便睡,不知今夕何夕!這段經歷在我前半輩子沒有經歷過,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雖然今天想來還是會讓人心有餘悸,但是,我把它作為我寶貴的人生經歷珍藏起來,非常難得!在此也感謝一直支持我們,給我們鼓勁加油的車友及朋友們,謝謝你們!”

2017年4月21日,房車家族亞歐自駕旅行第20天。經過了一宿的風雪,雪後第二天是個大晴天。

喀山是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是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經濟、交通、文化中心,是俄羅斯第8大城市。該市與莫斯科、聖彼德堡一同被列為俄羅斯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是俄羅斯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名勝古跡眾多。

從酒店俯瞰喀山市全景,整個市區被白雪覆蓋。湛藍的天空下,異常美麗。

昨晚上的暴風雪也是由多冷,這台覽眾房車前保險杠下麵結滿了冰柱。

早晨吃過飯,預訂的旅遊車和中文導遊上午十點半準時到達酒店,車友們全天在喀山市內觀光。此次導遊是新疆塔塔爾族的小夥子,俄語水準很棒,通過他的講解到了一些這個城市的文化歷史。

喀山清真寺。

位於俄羅斯喀山市的庫爾·沙裡夫清真寺是俄羅斯最大的清真寺,同時也是喀山最美麗的建築物。從遠處看,藍白色的屋頂引入眼簾,就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一般;從近處看,又能被充滿著韃靼裝飾藝術的元素和格調的清真寺震撼到。

聖母領報大教堂。

聖母領報大教堂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內,是喀山的第一座石頭建築。它是在16世紀中葉根據沙皇伊凡雷帝的命令建造的。這座教堂的設計師是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他也是莫斯科紅場上著名的瓦西裡·布拉任內大教堂的設計師。

斯帕斯塔樓。

斯帕斯塔樓,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正門處,堡壘的南部正中間位置。塔樓內有專業的設備:戰爭時期,每當黑夜降臨,塔樓就會發出深紅的光。塔樓的名字來源於其門上的斯帕斯·努魯科特沃爾聖像畫。

五一廣場和穆薩賈利勒雕像。

五一廣場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正門入口前。正對斯帕斯塔樓,它周邊是博物館。廣場上矗立著掙脫枷鎖的塔塔爾族的穆薩賈利勒雕像,穆薩賈利勒作為祖國的兒子被稱著塔塔爾族人民繆斯,他還是偉大的詩人。

主顯靈大教堂

主顯靈大教堂鐘樓的歷史可追溯到十七世紀,這裡原本是一個木質教堂。主顯靈大教堂鐘樓高達63米,是喀山老建築中海拔最高的,其次是蘇尤姆別卡塔(59米)和救世主塔(47米)。革命前,大教堂的外牆被繪上了聖像。金色的圓頂和十字架閃閃發光,給教堂增添了神秘又神聖的藝術感。

2017年4月22日,房車家族亞歐自駕第21天。今天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喀山市郊的韃靼族民俗村。

在村長的陪同下參觀村裡的學校,觀看學生著民族專門為我們準備的民族舞蹈,參觀消防隊,在村長和民家做客。

觀看學生們特意給我們的舞蹈。

到村民家裡做客。

當地村民準備的食物,不知道叫神馬名字,不過很好吃。

好客的韃靼族老媽媽,感覺好親切。

村民家裡的陳設。

哈哈,在村長帶領下參觀學校,坐在小課桌上當一次學生吧!

車友和學生以及老師合影。

連日來的舟車勞頓,絲毫沒有影響到車友們的熱情。雖然路上狀況頗多但大家無恐懼感,高度體現友愛互助的團隊精神,共度難關,在亞歐之旅的旅途中畫上了濃重的一筆。我們的車隊還在繼續行進著,下一站即將抵達莫斯科,詳情請繼續關注我們。

本以為昨天已經行車400多公里了,今天這500公里會很輕鬆,隨便走走就到喀山了,誰知道這500公里卻是考驗的開始,

車隊一行出發剛走十幾公里,發現根本不對,路上看不到車,續東一看不妙趕緊掉頭往回走,但是在這個地方,手機根本沒有信號,無法通知車友改道。

注意:伊格拉這個小鎮,從這裡要離開E22改道,但是Google導航繞不開,這樣就會導致繞道,這樣一來回就是幾百公里爛路,去年就是在這裡走錯。特別提醒廣大車友的是,在俄羅斯駕車你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警覺,如果路上發現大貨車少了或者沒有了,基本上就偏移大路了,趕緊調頭往回走。

因為沒有通知到其他車友,另外機組車隊在行車一百多公里的時候意識到自己走錯路了。然而雪越下越大,果然前路政告知路斷了,必須要掉頭。

幸好俄方員警得知我們走錯路了,前來指導路線,用他們的汽車拖我們的房車出困境並帶我們走上正路,重走新路後雪更大了。

另外,車友信天遊他們一組車隊情況也不是特別好,很多車型都捂在了雪裡,動彈不得。只好找拖車來幫忙拖出來,憑藉著蝸牛的速度慢慢前行,好在碰到了好心的火車司機把他們帶到了正路。

在此,順帶提一下,被大坡捂住的車隊在我們的車隊裡有不少,這跟車輛有一定關係,前驅的車輛被捂住的多,原因是,在這大雪天氣中,路面積雪太厚,一時動力不是很足,二是司機的駕駛技術是否過硬。

20日晚6點,續東到達喀山酒店,車友隨後也陸續到達,晚上12點全部車友到達。經歷過這次暴風雪,大家都有自己的感想,其中,車友信天遊寫了一大段自己在今天暴風雪中的經歷和感悟,特別分享如下:

“4月20日早晨起床一看下雪了,當時也沒有太在意,八點半之前吃完早餐,準時出發前往喀山,在這之前大家都認為:前一天已經跑四百多公里,今天剩下不到500公里,怎麼也會輕鬆跑到喀山的,沒有想到的是,在前面等待我們的將是難以預測的變故。在我們六台車在跑完一百多公里路程時,大家終於一致的發現路況不對了,在我們走的這條路,不僅路面全是彈坑路,而且沒有一輛大貨車,幾乎連一輛小車也沒有,也沒有一個加油站,幾乎全部車輛油箱告罄,發出警告,真是快要彈盡糧絕了,我的心裡非常著急,這時候路也幾乎走到盡頭,沒有路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我們的前面百米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加油站,一行車輛加好油以後,繼續找正確的路,其中曲折真是一言難盡,向當地人打聽,向員警求助,以前是見了員警就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在昨天最想看見的就是員警,我們都迫切的想找到一條正確的路。

向員警以及當地人打聽了無數次向喀山的正確道路!最後終於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在攔下一輛大卡車司機後,他帶我們走了一段路以後,又給我們畫了一張地圖,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慢慢摸索到了一點正確的路,但是,從來都是禍不單行,這時候雪越下越大,大風夾著大雪,我們又是身處深山之中,地勢也是非常之高,路面甚至已經結冰,成了鏡面。車速幾乎很少能到50邁,天氣真可謂惡劣至極!因為雪越下越大,路面眼看著就被覆蓋上厚厚的積雪,比較麻煩的事情就出現了,我們當中有幾輛車在爬坡時,一定不小心,車就捂在雪地裡動不了,真是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

大家又忙著找拖車把捂在坡上的車拖走,一路上,一直像蝸牛一樣慢慢的前行,這時候車輛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停下,只要一停下來,車子馬上就會被捂著,動不了了!最後在我們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協作下,在大山深處轉了一個大圓圈,多走了兩百多公里的道路以後,終於在下午的五點以後,行駛出大山深處!

在下午五點以後車輛駛出大山深處,這個時候我們的司機們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分鐘,他們非常勞累,可是環境不允許大家停下來休息,甚至好好吃一頓飯,我們務必在路面徹底結冰之前趕到喀山,如果路面在第二天結冰,那就是如同鏡面一般,車輛在上面行駛將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迫使大家不得不一鼓作氣,打起精神,繼續向目的地進發。可是,在離喀山大約八九十公里時,遇到了比在大山深處時更大的大風雪,真正是鵝毛大雪,就像是朝著你撲面而來,讓人頭暈眼花,恐怖非常,我們的好些人在身體和精神上已經到了極限。一路上不斷有人在打氣鼓勁,由於車速太慢,沒有超過50邁,基本都是40邁左右行駛,簡直就是精神與心理上的煎熬,終於在晚上十一點半左右到達預定的酒店,倒頭便睡,不知今夕何夕!這段經歷在我前半輩子沒有經歷過,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雖然今天想來還是會讓人心有餘悸,但是,我把它作為我寶貴的人生經歷珍藏起來,非常難得!在此也感謝一直支持我們,給我們鼓勁加油的車友及朋友們,謝謝你們!”

2017年4月21日,房車家族亞歐自駕旅行第20天。經過了一宿的風雪,雪後第二天是個大晴天。

喀山是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是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經濟、交通、文化中心,是俄羅斯第8大城市。該市與莫斯科、聖彼德堡一同被列為俄羅斯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是俄羅斯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名勝古跡眾多。

從酒店俯瞰喀山市全景,整個市區被白雪覆蓋。湛藍的天空下,異常美麗。

昨晚上的暴風雪也是由多冷,這台覽眾房車前保險杠下麵結滿了冰柱。

早晨吃過飯,預訂的旅遊車和中文導遊上午十點半準時到達酒店,車友們全天在喀山市內觀光。此次導遊是新疆塔塔爾族的小夥子,俄語水準很棒,通過他的講解到了一些這個城市的文化歷史。

喀山清真寺。

位於俄羅斯喀山市的庫爾·沙裡夫清真寺是俄羅斯最大的清真寺,同時也是喀山最美麗的建築物。從遠處看,藍白色的屋頂引入眼簾,就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一般;從近處看,又能被充滿著韃靼裝飾藝術的元素和格調的清真寺震撼到。

聖母領報大教堂。

聖母領報大教堂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內,是喀山的第一座石頭建築。它是在16世紀中葉根據沙皇伊凡雷帝的命令建造的。這座教堂的設計師是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他也是莫斯科紅場上著名的瓦西裡·布拉任內大教堂的設計師。

斯帕斯塔樓。

斯帕斯塔樓,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正門處,堡壘的南部正中間位置。塔樓內有專業的設備:戰爭時期,每當黑夜降臨,塔樓就會發出深紅的光。塔樓的名字來源於其門上的斯帕斯·努魯科特沃爾聖像畫。

五一廣場和穆薩賈利勒雕像。

五一廣場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正門入口前。正對斯帕斯塔樓,它周邊是博物館。廣場上矗立著掙脫枷鎖的塔塔爾族的穆薩賈利勒雕像,穆薩賈利勒作為祖國的兒子被稱著塔塔爾族人民繆斯,他還是偉大的詩人。

主顯靈大教堂

主顯靈大教堂鐘樓的歷史可追溯到十七世紀,這裡原本是一個木質教堂。主顯靈大教堂鐘樓高達63米,是喀山老建築中海拔最高的,其次是蘇尤姆別卡塔(59米)和救世主塔(47米)。革命前,大教堂的外牆被繪上了聖像。金色的圓頂和十字架閃閃發光,給教堂增添了神秘又神聖的藝術感。

2017年4月22日,房車家族亞歐自駕第21天。今天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喀山市郊的韃靼族民俗村。

在村長的陪同下參觀村裡的學校,觀看學生著民族專門為我們準備的民族舞蹈,參觀消防隊,在村長和民家做客。

觀看學生們特意給我們的舞蹈。

到村民家裡做客。

當地村民準備的食物,不知道叫神馬名字,不過很好吃。

好客的韃靼族老媽媽,感覺好親切。

村民家裡的陳設。

哈哈,在村長帶領下參觀學校,坐在小課桌上當一次學生吧!

車友和學生以及老師合影。

連日來的舟車勞頓,絲毫沒有影響到車友們的熱情。雖然路上狀況頗多但大家無恐懼感,高度體現友愛互助的團隊精神,共度難關,在亞歐之旅的旅途中畫上了濃重的一筆。我們的車隊還在繼續行進著,下一站即將抵達莫斯科,詳情請繼續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