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端+創新+龍頭 順德製造業新征程

昨日的黨代會上,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作工作報告。

要糾正“幹得多錯得多”的錯誤觀念, 讓“不幹沒錯”的幹部在順德沒有市場,

把敢改革、善創新的幹部用起來, 使想幹事、幹成事成為常態, 支撐順德屹立粵港澳大灣區, 並從制度入手建立長效防範機制, 構建強有力的安全防範體系, 引導幹部輕裝上陣、大膽前行。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

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 順德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和歷史考驗。 今年作為關鍵的“落實年”, 順德將打造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 昨日, 中國共產黨佛山市順德區第十三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在向大會作報告時提出, 順德要抓住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 推進產業發展保護和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工作, 充分發揮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優勢,

做好穩商扶商工作。

此外, 報告還提到要糾正“幹得多錯得多”的錯誤觀念, 讓“不幹沒錯”的幹部在順德沒有市場, 把敢改革、善創新的幹部用起來, 使想幹事、幹成事成為常態, 支撐順德屹立粵港澳大灣區, 並從制度入手建立長效防範機制, 構建強有力的安全防範體系, 引導幹部輕裝上陣、大膽前行。

回顧 去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倍增

昨日的黨代會上, 區邦敏代表順德區委向大會作報告, 首先回顧了去年的工作。 報告中指出, 去年順德堅定“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的戰略, 搶得了先機, 為順德新一輪發展確立了目標方向, 找到了路徑措施。

其中, 圍繞“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目標, 順德區委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和行動, 包括制定落實“三年行動計畫”、不斷完善片區統籌發展機制、突破基礎設施建設等。

區邦敏稱, 順德把握了國家促進發展寬鬆政策的機遇, 大手筆佈局了一批軌道交通線路及骨幹路網, 實現了廣佛地鐵二期順利通車, 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線、佛山地鐵2、3號線動工, “為回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先行一步、奠定了基礎”。

在產業發展方面, 報告提到, 到2016年末, 順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232家增加至464家以上, 實現了數量倍增。 順德堅持政企“肩並肩、手挽手”, 以打造平臺型企業為抓手, 實施“一企一策”, 深入企業“貼身”服務, 本土企業根植發展信心更強, 區外優質資源紛紛湧入, 充實了區域發展後勁。 而在招商方面, 順德引進了一批超十億元裝備專案,

生物醫藥等新產業發展迅猛。

此外, 在重大平臺建設上也取得突破。 其中, 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展館首期投入運營, 成功舉辦了多個區域性展會, 並引進漢諾威機器人學院, 攜手國際會展巨頭打造全國工業專業會展高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順德還爭取到省、廣州及眾多高校支持參與, 創新推動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建設。

順德還將教育衛生事業作為城市核心要素和民生大事, 圍繞“向廣深看齊”的目標, 大力引進人才和資源, 與華師大、北師大、南方醫科大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都開展了合作, 推動了集團化辦學辦醫。

展望 今年建產保區釋放發展空間

今年是關鍵的“落實年”。 報告指出, 在國家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態勢下,

順德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歷史考驗。

面對去年存在的部分幹部能力不夠、幹勁不足, 甚至不作為、想當太平官等問題, 報告要求要牢記“開放改革”這個制勝法寶, 面對問題和困難, “不埋怨、不等待, 問題導向大膽改革、大膽創新”。

面對穩商招商工作的創新力度與落實效果還不夠理想等問題, 報告要求把穩商扶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充分發揮順德的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優勢;同時加快“育苗”招商、資本招商, 壯大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會展、環保、文娛、大資料等新產業,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

為此, 順德提出了要以建立產業發展保護區為統領, 以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為抓手, 全面優化區域綜合環境,釋放發展空間,增強城市容載能力,聚集產業鏈核心要素,穩定企業長遠發展預期,實現環境優化、產業提升、城市提質。

報告還提到,順德將主動對接廣深、連通周邊、面向世界,贏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順德將全面推進“廣佛同城、融入廣深”發展計畫,全力建設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建立深圳主題產業園區,主動以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擁抱廣深。

此外,順德還將繼續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打造服務珠三角、對接國內外的產業服務平臺,以產業國際化支撐城市國際化。

粵港澳大灣區

順德迎重大發展機遇和考驗

“粵港澳大灣區”是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的一個熱詞,也是順德本次黨代會出現頻率最高的名詞之一。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報告中共七次提到“粵港澳大灣區”。

其中,在回顧去年的工作中,報告認為,順德大手筆佈局一批軌道線路及骨幹路網,為回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先行一步、奠定了基礎,並認為,國家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順德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歷史考驗。

而在這樣的歷史機遇面前,報告為順德發展明確幾大定位,其一是順德將發揮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其二是要抓住這一機遇,主動對接廣深、聯通周邊、面向世界;其三是要把教育衛生當做順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要素;其四是要求各級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勇闖善為,為順德屹立粵港澳大灣區作出貢獻。

產業保護

防止房地產擠佔產業空間

軌道時代順德更不能丟掉產業。報告中明確,順德今天的輝煌靠的是產業,未來屹立珠三角還要依靠產業。

為此,順德將依照法定程式科學劃定產業保護區域,實行專項保護政策,嚴守保護紅線,用法定制度、利益導向、市場力量,為產業發展留足空間,引導園區和企業專注產業發展,做優做強順德核心競爭力。

報告中提到,順德將堅持嚴格規範土地市場,科學制定房地產發展規模,防止一次性收益的房地產行業擠佔產業發展的空間。

此外,報告還強調要全面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重點推動村級工業園“雙達標”,即實現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雙達標”。支援幫助企業改造提升,釋放新一輪的發展空間,穩定企業發展預期,堅定紮根發展信心,讓融入大灣區的順德更具環境優勢。

穩商扶商

打造一批平臺型企業

對於順德來說,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和引擎,必須堅定走產業強區之路。為此,順德將一手抓穩商擴產,一手抓招商引資,承接好村級工業園改造釋放的巨大空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

報告中明確,要將穩商扶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順德的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優勢,提升企業服務水準和實效,抓好“一企一策”落實,打造美的、碧桂園、聯塑等一批平臺型企業,發揮其溢出效應,帶動區域發展。

報告認為,順德應該創造優質的綜合環境,加大引進新生創業領軍人才,支持企業引才留才,促進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塑造品牌、全球拓展,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航母和行業冠軍。

而在招商引資方面,順德提出要加快“育苗”招商、資本招商,大手筆引進新行業、新業態,壯大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會展、環保、文娛、大資料等新產業,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層次,實現工業經濟與城市經濟協同共進。

融入廣深

將建深圳主題產業園區

順德要主動爭取廣深支援,提升合作層次,確保海華大橋等一批跨區域專案取得新突破,推動公交、政務、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同城共用。

報告中指出,順德將全力建設廣州大學城衛星城,推動廣東工業設計城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人才社區和產業社區,建立深圳主題產業園區,主動以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擁抱廣深。

同時,順德要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讓城市跟上企業的國際化步伐,做實中德工業服務區和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引進搭建更多優質平臺,支援企業全球發展。加快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二、三期建設,打造服務珠三角、對接國內外的產業服務平臺,以產業國際化支撐城市國際化。

教育衛生

建3到5家高水準醫院

報告中提到,教育衛生是順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要素。但去年,順德的教育衛生改革剛開始,各種矛盾不斷出現。

對此,報告要求,順德要正視改革深水區的困難與挑戰,大膽細緻推進各項改革。報告明確,順德將大手筆引進優質人才和資源,積極探索“管辦分離”,並啟動順德中醫院擴建、北滘醫院搬遷工作,打造3-5家立足順德、輻射周邊的區域性高水準醫院。

而對內則要推進集團化辦學,著手構建區、鎮、社區三級醫療保障體系和醫療聯合體,打造區域性標杆。

此外,順德還將深化高水準大學與企業產學研合作。辦好北京外國語大學南方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支持南醫大科技園建設,支持南醫大順德校區建成全學制校區,支持順德職院向更高層次建設邁進。

輕裝上陣

讓“不幹沒錯”沒有市場

而在對幹部隊伍的要求中,報告提出,要營造敢擔當想幹事氛圍。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堅決消除觀望等待、埋怨抵觸等負面情緒,糾正“幹得多錯得多”的錯誤觀念,讓“不幹沒錯”的幹部在順德沒有市場。把敢改革、善創新的幹部用起來,使想幹事、幹成事成為常態,支撐順德屹立粵港澳大灣區。

報告還提出要注重幹部培養。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幹部培訓力度,讓幹部擁有國際視野,跟上企業國際化步伐,增強解決難題的意識和能力。

此外,還要從制度入手建立長效防範機制,構建強有力的安全防範體系,引導幹部輕裝上陣、大膽前行,“一方面要從過去一些同志犯的錯誤中深刻吸取教訓,依法依規處理好各種問題和錯誤,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增強法治意識,防止重犯;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地看待一些同志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失誤和不足”。

采寫:

南都記者 盧凱陽 岑龍基

攝影:南都記者 鄭仲

全面優化區域綜合環境,釋放發展空間,增強城市容載能力,聚集產業鏈核心要素,穩定企業長遠發展預期,實現環境優化、產業提升、城市提質。

報告還提到,順德將主動對接廣深、連通周邊、面向世界,贏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順德將全面推進“廣佛同城、融入廣深”發展計畫,全力建設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建立深圳主題產業園區,主動以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擁抱廣深。

此外,順德還將繼續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打造服務珠三角、對接國內外的產業服務平臺,以產業國際化支撐城市國際化。

粵港澳大灣區

順德迎重大發展機遇和考驗

“粵港澳大灣區”是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的一個熱詞,也是順德本次黨代會出現頻率最高的名詞之一。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報告中共七次提到“粵港澳大灣區”。

其中,在回顧去年的工作中,報告認為,順德大手筆佈局一批軌道線路及骨幹路網,為回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先行一步、奠定了基礎,並認為,國家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順德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歷史考驗。

而在這樣的歷史機遇面前,報告為順德發展明確幾大定位,其一是順德將發揮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其二是要抓住這一機遇,主動對接廣深、聯通周邊、面向世界;其三是要把教育衛生當做順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要素;其四是要求各級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勇闖善為,為順德屹立粵港澳大灣區作出貢獻。

產業保護

防止房地產擠佔產業空間

軌道時代順德更不能丟掉產業。報告中明確,順德今天的輝煌靠的是產業,未來屹立珠三角還要依靠產業。

為此,順德將依照法定程式科學劃定產業保護區域,實行專項保護政策,嚴守保護紅線,用法定制度、利益導向、市場力量,為產業發展留足空間,引導園區和企業專注產業發展,做優做強順德核心競爭力。

報告中提到,順德將堅持嚴格規範土地市場,科學制定房地產發展規模,防止一次性收益的房地產行業擠佔產業發展的空間。

此外,報告還強調要全面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重點推動村級工業園“雙達標”,即實現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雙達標”。支援幫助企業改造提升,釋放新一輪的發展空間,穩定企業發展預期,堅定紮根發展信心,讓融入大灣區的順德更具環境優勢。

穩商扶商

打造一批平臺型企業

對於順德來說,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和引擎,必須堅定走產業強區之路。為此,順德將一手抓穩商擴產,一手抓招商引資,承接好村級工業園改造釋放的巨大空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

報告中明確,要將穩商扶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順德的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優勢,提升企業服務水準和實效,抓好“一企一策”落實,打造美的、碧桂園、聯塑等一批平臺型企業,發揮其溢出效應,帶動區域發展。

報告認為,順德應該創造優質的綜合環境,加大引進新生創業領軍人才,支持企業引才留才,促進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塑造品牌、全球拓展,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航母和行業冠軍。

而在招商引資方面,順德提出要加快“育苗”招商、資本招商,大手筆引進新行業、新業態,壯大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會展、環保、文娛、大資料等新產業,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層次,實現工業經濟與城市經濟協同共進。

融入廣深

將建深圳主題產業園區

順德要主動爭取廣深支援,提升合作層次,確保海華大橋等一批跨區域專案取得新突破,推動公交、政務、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同城共用。

報告中指出,順德將全力建設廣州大學城衛星城,推動廣東工業設計城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人才社區和產業社區,建立深圳主題產業園區,主動以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擁抱廣深。

同時,順德要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讓城市跟上企業的國際化步伐,做實中德工業服務區和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引進搭建更多優質平臺,支援企業全球發展。加快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二、三期建設,打造服務珠三角、對接國內外的產業服務平臺,以產業國際化支撐城市國際化。

教育衛生

建3到5家高水準醫院

報告中提到,教育衛生是順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要素。但去年,順德的教育衛生改革剛開始,各種矛盾不斷出現。

對此,報告要求,順德要正視改革深水區的困難與挑戰,大膽細緻推進各項改革。報告明確,順德將大手筆引進優質人才和資源,積極探索“管辦分離”,並啟動順德中醫院擴建、北滘醫院搬遷工作,打造3-5家立足順德、輻射周邊的區域性高水準醫院。

而對內則要推進集團化辦學,著手構建區、鎮、社區三級醫療保障體系和醫療聯合體,打造區域性標杆。

此外,順德還將深化高水準大學與企業產學研合作。辦好北京外國語大學南方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支持南醫大科技園建設,支持南醫大順德校區建成全學制校區,支持順德職院向更高層次建設邁進。

輕裝上陣

讓“不幹沒錯”沒有市場

而在對幹部隊伍的要求中,報告提出,要營造敢擔當想幹事氛圍。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堅決消除觀望等待、埋怨抵觸等負面情緒,糾正“幹得多錯得多”的錯誤觀念,讓“不幹沒錯”的幹部在順德沒有市場。把敢改革、善創新的幹部用起來,使想幹事、幹成事成為常態,支撐順德屹立粵港澳大灣區。

報告還提出要注重幹部培養。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幹部培訓力度,讓幹部擁有國際視野,跟上企業國際化步伐,增強解決難題的意識和能力。

此外,還要從制度入手建立長效防範機制,構建強有力的安全防範體系,引導幹部輕裝上陣、大膽前行,“一方面要從過去一些同志犯的錯誤中深刻吸取教訓,依法依規處理好各種問題和錯誤,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增強法治意識,防止重犯;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地看待一些同志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失誤和不足”。

采寫:

南都記者 盧凱陽 岑龍基

攝影:南都記者 鄭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