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貴陽市民政局局長陳國璽詳細解讀“惠民殯葬”

貴陽市決定從今年8月1日起, 每年將斥資5000余萬元減免或補貼居民殯葬費用。 這一惠及民生的大事受到了貴陽市老百姓的關注。

貴陽市為什麼今年會“大手筆”推出這件“實事”, 目的意義何在?哪些老百姓會享受這個惠民政策?具體又如何操作……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 貴陽市民政局局長陳國璽接受記者採訪, 詳細解讀了這個“惠民政策”的點點滴滴。

記者:實施惠民殯葬有什麼目的意義?

陳國璽:實施惠民殯葬是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民政部等9部門《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檔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 為切實減輕人民群眾的喪葬負擔, 轉變傳統不良陋俗, 引導貴陽市民移樹立節地、生態、從簡新型殯葬理念, 著力解決老百姓“死不起、葬不起” 的喪葬問題, 達到深化殯葬改革目標。

記者:惠民殯葬什麼時間開始實施的, 有什麼特點?

陳國璽:2011年, 我市開始實施惠民殯葬, 從前期試點、全面推開到提高標準。 此次“惠民殯葬”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擴大惠民覆蓋面。 在過去只管貴陽市戶籍居民的基礎上惠民範圍擴大到了持有貴陽市轄區有效居住證的亡故居民;;二是提高標準。 遺體火化補助費由原來的200元提升到680元/具, 增加幅度較大;三是增加項目。 原來減免只有四項殯儀服務費,

現在是所有殯儀服務費全免, 還增加了節地生態安葬補貼和免費項目。 就是說只要不大操大辦, 居民亡故後不花錢就可辦理完後事。 此次惠民金額最高可達5322元/位。

總體來說, 惠民殯葬工作從試點到全面推開, 從減免到全免, 切實解決了“死不起、葬不起”的問題。

記者:今年惠民殯葬覆蓋的對象有哪些?

陳國璽:凡貴陽市戶籍和持有貴陽市轄區有效居住證的亡故居民以及經公安機關認定的無名遺體。

記者:惠民殯葬的具體內容?

陳國璽:惠民殯葬有免費提供殯儀服務和免費及補貼安葬服務兩個方面內容。 一是免費提供遺體人工抬運、車輛接運、單間停放、遺體火化骨灰寄存5個殯儀服務專案;二是免費提供集中骨灰降解節地生態安葬、補貼選擇生態型墓位及骨灰花葬、樹葬、草坪葬、壁龕葬、塔葬等節地生態安葬、獎勵選擇骨灰集中拋撒、深埋、海葬等不留墳頭、不占土地的生態方式安葬。

記者:如何辦理惠民殯葬手續?

陳國璽:惠民殯葬可在三個地方辦理:一是殯儀服務費用在殯儀館直接免除;二是安葬服務專案在公墓單位直接辦理免除及補貼;三是集中骨灰拋撒、深埋、海葬等節地生態葬由市殯葬管理所組織實施後到市殯儀服務中心辦理補貼。

記者:惠民殯葬的辦理需要哪些手續?

陳國璽:貴陽市戶籍的亡故居民, 憑亡故者的戶口薄或戶籍註銷證明辦理;非貴陽市戶籍的亡故人員, 憑亡故者的貴陽市轄區有效居住證辦理。

記者:我市戶籍人員在外地亡故能否享受惠民殯葬政策?

陳國璽:在外地死亡的本地亡故人員, 其喪屬憑火化證明、火化發票、亡故居民的戶口名簿或戶籍註銷證明、承辦人有效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區(市、縣)民政局審核後, 到戶籍所在地的殯儀館或貴陽市殯儀服務中心核報有關費用(費用高於我市惠民標準的, 以我市惠民標準結算, 低於的據實結算)。 在外地已享受惠民殯葬補貼的, 不再重複享受。

記者:貴陽市惠民殯葬標準在全省、全國處於什麼位置?

陳國璽:貴陽市惠民殯葬體現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民生, 切實解決貧困家庭“死不起、葬不起”的難題。 單個惠民獎補金額最高可達5322元, 這標準在全省第一,

在全國也是比較高的獎補。 本次惠民殯葬“提標”, 標緻著我市深化殯葬改革工作升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記者:有哪些地方可供選擇海葬?

陳國璽:近年來, 貴陽市民政局已對接天津、深圳等海濱城市民政部門, 搭建“貴陽-天津” 、“貴陽-深圳”兩家海葬平臺。 目前, 正在對接廣西北海, 希望能為貴陽市亡故居民提供更近海葬選擇。

記者:有哪些地方可供選擇集中節地生態安葬?

陳國璽:貴陽市各經營性公墓自願拿出地勢優越地塊來為老百姓提供免費或是收取一定成本費用的節地生態型墓位。 初步統計, 能為老百姓提供節地生態型墓位約17000個;骨灰花葬、樹葬、草坪葬、壁龕葬、塔葬等約4萬個;能免費提供集中節地生態安葬的不限數量。

記者:貴陽市在惠民殯葬工作中,下一步將有什麼更好的打算?

陳國璽:一是加化宣傳,利用社會關注度高的電視媒體、網路報刊,深入社區及重點殯葬服務單位,開展高密度、集中性宣傳,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市委、市政府實事辦好辦實;二是完善殯葬惠民的辦理程式,簡化、便民,讓更多的市參與,最終實現文明、節地、生態的目標;三是加強資金監管,杜絕違規現象的發生,按時將惠民資金撥付到位;四是積極探索文明、節儉、生態的殯葬方式,堅持以民為本、厚養薄葬、節地生態安葬原則,引導貴陽市民移風易俗,樹立節地、生態、從簡新型殯葬理念,鞏固我市殯葬改革成果。(記者 張薇)

記者:貴陽市在惠民殯葬工作中,下一步將有什麼更好的打算?

陳國璽:一是加化宣傳,利用社會關注度高的電視媒體、網路報刊,深入社區及重點殯葬服務單位,開展高密度、集中性宣傳,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市委、市政府實事辦好辦實;二是完善殯葬惠民的辦理程式,簡化、便民,讓更多的市參與,最終實現文明、節地、生態的目標;三是加強資金監管,杜絕違規現象的發生,按時將惠民資金撥付到位;四是積極探索文明、節儉、生態的殯葬方式,堅持以民為本、厚養薄葬、節地生態安葬原則,引導貴陽市民移風易俗,樹立節地、生態、從簡新型殯葬理念,鞏固我市殯葬改革成果。(記者 張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