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寨溝縣三堅持三確保,縱深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九寨溝縣三堅持三確保, 縱深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九寨溝縣緊緊圍繞基礎在“學”、關鍵在“做”、重點在“改”基本要求, 堅持“多形式教學”確保“學”有所獲,

堅持“多走一公里”確保“做”有所成, 堅持“多壓實責任”確保“改”有所變, 持續深入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不斷增強黨員四種意識, 保證黨組織充分履行職能、黨員領導幹部忠誠乾淨擔當、廣大黨員以身作則, 為在全縣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建成世界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一、堅持“多形式教學”確保“學”有所獲

(一)“三會一課”常態學。 要求全縣329個黨組織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納入“三會一課”, 充分運用“三會一課”常態化開展好學習教育。 一是堅持預申報制度。 全縣各支部在開展三會一課之前填寫申報表, 報上級黨組織審批後, 由上級黨組織派人參加指導1200餘次。 二是堅持紀實制度。

要求各基層黨組織從嚴從實填寫《阿壩州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紀實簿》, 嚴格落實支部工作痕跡化管理, 並將其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党建工作述職評議的主要內容, 作為本單位黨建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三是堅持黨員幹部講黨課。 開展送黨課下基層活動, 支部書記、先進典型、專家學者、普通黨員講黨課, 黨員領導幹部圍繞黨員思想教育、典型事蹟、法律法規等, 為基層黨員講黨課800餘次。

(二)遠程網站集中學。 一是升級遠教平臺。 在通信公司建立衛星接收站點, 將147個基層衛星網站升級為網路網站, 由管理員動態接收教育課件、視頻, 及時上傳至各基層網路網站, 並堅持每月開展2次集中學習。 二是辦好農民夜校。

嚴格“八有”標準, 確定教室138間, 校長138名, 專兼職教師726名, 教材12749冊(盒), 以集中講學、流動課堂、電視夜校等形式開展教學3000餘場, 參學農民8萬余人次。 同時, 堅持問題導向, 創新開辦“九寨溝縣務工(創業)群體農民夜校”。 三是開辦機關夜校。 以“全域大講壇”、“領導幹部讀書班”等為載體, 開辦黨員領導幹部夜校3個主體班次, 培訓1800餘人次。 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分層分類開辦機關幹部夜校500餘期, 培訓黨員、幹部7600余人次。

二、堅持“多走一公里”確保“做”有所成

(一)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 採取“縣委書記掛帥, 縣級幹部聯鄉、幫扶單位聯村、黨員幹部聯戶”方式, 深入推進“踐行一線工作法、千名黨員進農家”活動, 確保“做”有所成。 一是縣級領導聯鄉。 明確37名縣級領導聯繫17個鄉鎮130個村(社區),

在脫貧攻堅各階段工作中切實發揮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在實際工作中謀大局、定方向、作決策、抓督促。 開展聯繫服務、精准宣講、蹲點調研、對賬銷號、能力促進五大行動, 組織召開“五個一”幫扶力量工作推進會210餘場, 到村實地調研320餘次。 二是縣級部門聯村。 105個縣級部門聯繫130個村(社區), 通過整合自身資源, 最大限度地為聯繫村配好資金、找好專案, 為貧困群眾出點子、想法子、謀路子, 切實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 截至目前, 開展政策和法制宣傳1200餘次, 專題技術培訓820餘次, 解決民生難題400餘件, 切實提高了脫貧攻堅中群眾的自身發展能力。 三是黨員幹部聯戶。 3809名機關黨員與10334戶群眾結對認親。
每名縣級領導幹部聯繫10戶貧困戶;幫扶部門主要負責人聯繫5戶貧困戶, 班子其他成員各聯繫3戶農戶;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各聯繫5戶農戶, 班子其他成員各聯繫3戶農戶;每名機關黨員聯繫1戶農戶;每名村“兩委”幹部聯繫1戶農戶, 每名農村黨員聯繫1戶農戶。

(二)扎實開展黨員先鋒示範行動。 組織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和自身實際, 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創先爭優、帶頭示範, 成為各行業、各領域的先鋒模範, 實現“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目標。 一是制定黨員先鋒公約。 在302個黨支部推行“黨員先鋒公約”制度, 黨支部按照黨員先鋒公約程式, 梳理本支部“黨員先鋒公約”。 同時, 在各本單位、村(社區)黨務公開欄公開, 並上牆, 營造先鋒示範良好氛圍。二是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堅持“支部主題黨日”、固定活動日、志願服務等制度,各基層黨組織按照要求,開展以“五個一”幫扶、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黨日活動500餘次,志願服務活動460場次。三是開展黨員亮身行動。要求全縣3068名機關黨員上班期間,3045名村(社區)黨員在工作期間、聯繫服務群眾、黨員活動日和參加黨的會議活動時佩戴黨徽,亮明共產黨員身份。開展黨員承諾踐諾活動,要求每名黨員必須在履職盡責、愛崗敬業、開展結對幫扶、廉潔自律等方面做出承諾,並公示在黨務公開欄。

(三)推行黨員“積分評星”管理制度。以積分評星活動為載體,對黨員實行定性定量考核,建立起一套科學、規範、公正、有效的黨內創先爭優活動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定標準。按照分類定標、分層積分、分時考評、分步退出的原則對全體黨員進行積分,積分由基礎積分、日常積分和民主評議積分組成。要求各黨支部明確一名記分員,按月依據黨員積分制細則對本支部黨員進行積分並在黨務公開欄進行公示,接受黨內外監督。二是評等次。按照黨員總積分在90分以上的才可評為優秀黨員等次;70-89分的可評為合格黨員等次;60-69分的為基本合格黨員等次;60分以下的或含有一票否決類中任意一項的當年直接視作不合格黨員等次。三是強運用。對獲得優秀黨員積分等次的,可由上級黨組織推薦參加縣委各類先進評比;對考核被評為基本合格等次的,由黨支部書記對其進行誡勉談話,並由上級黨組織組織學習教育;對積分為“不合格”等次的黨員,嚴格處置。同時,預備黨員積分為75分以上的按期轉正;積分60-75分的,繼續培養並延期轉正;積分60分以下的取消預備黨員資格。

三、堅持“多壓實責任”推動“改”有所變

(一)全覆蓋談心談話“隨時改”。按照《九寨溝縣常態化開展談話提醒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要求,全覆蓋開展談心談話,有的放矢明責加壓,對症施藥督促整改。一是縣級領導與科級領導談。37名縣級聯繫領導每月就精准扶貧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分別與17個鄉鎮和聯繫部門班子成員進行全覆蓋談話提醒。二是科級領導與村社幹部談。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聯繫部門主要負責人每月聽取1次第一書記工作情況彙報;每季度分別對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開展談話提醒;鄉鎮副職分別對村“兩委”幹部進行全覆蓋談話提醒。三是村黨支部與全體黨員談。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帶頭開展談心談話活動,每次支委會上與支委成員開展談心談話,班子成員之間開展談心談話。130個村(社區)黨支部班子成員每半年與3045名農村黨員開展1次談心談話,確保了每個黨員都有黨支部班子成員聯繫談心。同時,按照黨員分片包戶原則,3045名農村黨員經常性與群眾開展談心談話活動。

(二)嚴肅政治生活“專項改”。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抓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一是健全黨委運行規則。建立健全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度,明確黨代會、黨委全委會、常委會、黨委(黨組)會的職責許可權。規範“三重一大”決策程式,認真落實重大決策徵求群眾意見制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探索領導班子重大事項決策全程紀實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糾錯糾偏、責任倒查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準。二是落實縣委巡察工作。組建巡察機構,落實巡察人員,明確工作職責,理清巡察工作流程,加強巡察工作的制度建設。邀請州委巡察組“點對點”進行指導,組織開展巡察工作專項培訓。落實四屆縣委第一輪巡察工作,對漳紮鎮黨委、縣教育局黨委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巡察,目前正在報告階段。三是堅持開好組織生活。要求領導班子每年至少召開1次高品質的民主生活會,各基層黨組織每半年至少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全縣黨員領導幹部對照合格黨員、合格領導幹部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時刻檢視差距和不足,對照職能職責,進行深刻剖析,查擺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化拓展三項整改“回頭看”,將4個牽頭單位拓展為8個牽頭單位,對28個原整改事項和全省1、全州2個共性問題進行再回頭、再整改。建立問題、整改、責任3張清單,在工作中對標改、嚴實改,做到履職盡責、奮發有為,敢於擔當。

(三)持續正風肅紀“從嚴改”。把群眾身邊的“四風”和基層“微腐敗”問題、精准扶貧等作為正風肅紀的重要內容,常態化推進問題整改。一是深化作風建設。制定《2017年月監督檢查重點》,對全縣公款吃喝、“三公”經費、私設“小金庫”等問題進行專項監督檢查。開展工作紀律情況監督檢查2次,對上班遲到、上班時間上網玩遊戲、在崗不履職的幹部進行通報批評,並對單位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開展扶貧領域“3+X”專項整治,開展監督檢查6次,發現和整改問題12個。嚴把黨員領導幹部“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防止幹部“帶病提拔”“帶病提名”,回復3405名黨員幹部黨風廉政和廉潔自律意見。二是加強紀律審查。始終堅持處理標準不降,嚴把尺度不松,做到“零暫存”“無擱置”,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上半年受理信訪舉報23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10件),收集案件線索20件,立案審查15件,黨紀處分5件6人,談話函詢11人。三是跟蹤督查問題整改。落實群眾矛盾問題處理回訪機制,對州回饋的9個問題,分解到17個責任單位,限時進行整改,對4個行動遲緩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委託縣統計局開展縣內協力廠商測評,收集5個方面232條問題和建議,督促各單位建立台賬,逐項抓好整改。

(林明 王茂森)

編輯:謝宜均

營造先鋒示範良好氛圍。二是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堅持“支部主題黨日”、固定活動日、志願服務等制度,各基層黨組織按照要求,開展以“五個一”幫扶、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黨日活動500餘次,志願服務活動460場次。三是開展黨員亮身行動。要求全縣3068名機關黨員上班期間,3045名村(社區)黨員在工作期間、聯繫服務群眾、黨員活動日和參加黨的會議活動時佩戴黨徽,亮明共產黨員身份。開展黨員承諾踐諾活動,要求每名黨員必須在履職盡責、愛崗敬業、開展結對幫扶、廉潔自律等方面做出承諾,並公示在黨務公開欄。

(三)推行黨員“積分評星”管理制度。以積分評星活動為載體,對黨員實行定性定量考核,建立起一套科學、規範、公正、有效的黨內創先爭優活動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定標準。按照分類定標、分層積分、分時考評、分步退出的原則對全體黨員進行積分,積分由基礎積分、日常積分和民主評議積分組成。要求各黨支部明確一名記分員,按月依據黨員積分制細則對本支部黨員進行積分並在黨務公開欄進行公示,接受黨內外監督。二是評等次。按照黨員總積分在90分以上的才可評為優秀黨員等次;70-89分的可評為合格黨員等次;60-69分的為基本合格黨員等次;60分以下的或含有一票否決類中任意一項的當年直接視作不合格黨員等次。三是強運用。對獲得優秀黨員積分等次的,可由上級黨組織推薦參加縣委各類先進評比;對考核被評為基本合格等次的,由黨支部書記對其進行誡勉談話,並由上級黨組織組織學習教育;對積分為“不合格”等次的黨員,嚴格處置。同時,預備黨員積分為75分以上的按期轉正;積分60-75分的,繼續培養並延期轉正;積分60分以下的取消預備黨員資格。

三、堅持“多壓實責任”推動“改”有所變

(一)全覆蓋談心談話“隨時改”。按照《九寨溝縣常態化開展談話提醒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要求,全覆蓋開展談心談話,有的放矢明責加壓,對症施藥督促整改。一是縣級領導與科級領導談。37名縣級聯繫領導每月就精准扶貧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分別與17個鄉鎮和聯繫部門班子成員進行全覆蓋談話提醒。二是科級領導與村社幹部談。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聯繫部門主要負責人每月聽取1次第一書記工作情況彙報;每季度分別對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開展談話提醒;鄉鎮副職分別對村“兩委”幹部進行全覆蓋談話提醒。三是村黨支部與全體黨員談。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帶頭開展談心談話活動,每次支委會上與支委成員開展談心談話,班子成員之間開展談心談話。130個村(社區)黨支部班子成員每半年與3045名農村黨員開展1次談心談話,確保了每個黨員都有黨支部班子成員聯繫談心。同時,按照黨員分片包戶原則,3045名農村黨員經常性與群眾開展談心談話活動。

(二)嚴肅政治生活“專項改”。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抓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一是健全黨委運行規則。建立健全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度,明確黨代會、黨委全委會、常委會、黨委(黨組)會的職責許可權。規範“三重一大”決策程式,認真落實重大決策徵求群眾意見制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探索領導班子重大事項決策全程紀實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糾錯糾偏、責任倒查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準。二是落實縣委巡察工作。組建巡察機構,落實巡察人員,明確工作職責,理清巡察工作流程,加強巡察工作的制度建設。邀請州委巡察組“點對點”進行指導,組織開展巡察工作專項培訓。落實四屆縣委第一輪巡察工作,對漳紮鎮黨委、縣教育局黨委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巡察,目前正在報告階段。三是堅持開好組織生活。要求領導班子每年至少召開1次高品質的民主生活會,各基層黨組織每半年至少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全縣黨員領導幹部對照合格黨員、合格領導幹部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時刻檢視差距和不足,對照職能職責,進行深刻剖析,查擺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化拓展三項整改“回頭看”,將4個牽頭單位拓展為8個牽頭單位,對28個原整改事項和全省1、全州2個共性問題進行再回頭、再整改。建立問題、整改、責任3張清單,在工作中對標改、嚴實改,做到履職盡責、奮發有為,敢於擔當。

(三)持續正風肅紀“從嚴改”。把群眾身邊的“四風”和基層“微腐敗”問題、精准扶貧等作為正風肅紀的重要內容,常態化推進問題整改。一是深化作風建設。制定《2017年月監督檢查重點》,對全縣公款吃喝、“三公”經費、私設“小金庫”等問題進行專項監督檢查。開展工作紀律情況監督檢查2次,對上班遲到、上班時間上網玩遊戲、在崗不履職的幹部進行通報批評,並對單位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開展扶貧領域“3+X”專項整治,開展監督檢查6次,發現和整改問題12個。嚴把黨員領導幹部“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防止幹部“帶病提拔”“帶病提名”,回復3405名黨員幹部黨風廉政和廉潔自律意見。二是加強紀律審查。始終堅持處理標準不降,嚴把尺度不松,做到“零暫存”“無擱置”,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上半年受理信訪舉報23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10件),收集案件線索20件,立案審查15件,黨紀處分5件6人,談話函詢11人。三是跟蹤督查問題整改。落實群眾矛盾問題處理回訪機制,對州回饋的9個問題,分解到17個責任單位,限時進行整改,對4個行動遲緩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委託縣統計局開展縣內協力廠商測評,收集5個方面232條問題和建議,督促各單位建立台賬,逐項抓好整改。

(林明 王茂森)

編輯:謝宜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