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日輾轉課堂,天天疲於奔命,孩子感歎——“放暑假比上學還累!”

暑假本應是孩子放鬆自己、接觸社會、拓寬視野的時期, 可對一些“補習派”的家長來說, 假期卻變為孩子“較量”的戰場。 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了五六個培訓班, 整個假期, 孩子奔波于各種培訓班之間, 比上學時還要累。

對此, 樂清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建議, 家長應理性對待與選擇培訓班, 不要讓孩子的暑假過於疲憊。

暑假排滿培訓課

7月21日8時許, 葉女士帶著女兒希希來到某培訓機構上幼小銜接班。 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希希嬌嫩的皮膚上。 “媽媽, 好燙啊!外婆都說我黑了不少。 ”“寶貝, 忍忍, 學習重要!馬上就到了!”

和媽媽揮手告別後,

希希開始了一天的課程。 上午是國學啟蒙、趣味拼音, 中午繪本閱讀, 下午魔法數學、經典語文, 下午吃點心後再複習鞏固一天的課程。

16時, 葉女士準時來到培訓班。 接了孩子後, 她就直奔家中。 “要快點吃才行, 晚上6時, 還要學跳舞, 不然趕不及。 ”

迅速吃好飯後, 希希想去按遙控器看動畫片。 葉女士一看表, 趕緊拉著女兒去洗了把臉。 “來不及了, 等會要遲到了。 ”葉女士說, 暑期來回奔波, 是常態。 這兩天高溫, 送女兒後她自己中暑了兩次。

據瞭解, 希希每週一至週五白天上幼小銜接班, 週一晚上學心算, 週二晚上寫字班, 週三晚上鋼琴課, 週四、週五晚上學跳舞。 每天21時半才能完成一天的學習和作業。

希希略帶疲憊地和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暑假最大的願望就是吃著冰西瓜看《超級飛俠》, 週末再和媽媽去妙妙樂玩。 “放暑假比上學還累!”

“希希懂事上進, 但也有情緒化的時候。 前天晚上, 她哭著跟我說:媽媽, 我不想當自己了, 我想當隔壁的小朋友, 他沒有上這麼多培訓班。 經過談心, 女兒的情緒才穩定下來。 ” 葉女士說, 這件事, 讓她意識到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決定給她減減壓, 少學幾門。

多聽聽孩子心聲

暑假裡, 像葉女士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雖然不捨得孩子奔波勞累, 但還是咬咬牙, 啟動孩子暑假“反超”計畫。

暑假到底應該給孩子安排得滿滿當當, 還是給孩子放空、多見識外面的世界?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樂清市建設路小學老師金笑丹。

“怎麼過暑假?家長和孩子的想法往往大相徑庭。 家長的想法:假期讓孩子多睡了覺, 不行;多看了電視、玩了遊戲, 不行;報幾個班, 補補課吧, 英語是“通行證”得補, 數學是基礎得補。 所以, 大多家長的計畫是暑假給孩子報班。 可孩子的想法是:可以看電視了, 有自己喜歡的動漫呢;體育迷等著看精彩賽事呢;著迷的遊戲又可以玩了。 其實暑假是孩子的, 怎麼安排, 家長首先應聽聽孩子的心聲。 把整個假期用各式各樣的補課、培訓(包括遊學)填滿, 肯定是違背兒童成長規律的。

金笑丹認為, 如果暑假要補習, 更傾向于提升孩子的學習品質, 比如培養注意力的集中、持之以恆的毅力和自信心、閱讀習慣等。 “我們在暑假開始之前, 都會告訴家長,

要鼓勵孩子在暑期堅持讀書, 希望他們能把閱讀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家長多帶著孩子參加一些閱讀活動, 多帶孩子到書店去挑選書籍, 這些都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此外, 和孩子一起做一下人生規劃, 或一起旅行, 這都能給孩子實質性的幫助。

[記者手記]讓暑假更多彩

讓暑假過得有意義, 父母可以把孩子帶在身邊, 一起做一下人生規劃, 或一起旅行。 即使是和孩子在家中或到大自然中玩, 也是有收穫的。 沒有一種“玩”毫無意義。 比如“過家家”, 孩子會構思社會生活事件腳本;用積木搭樓梯, 孩子會不自覺用到遞增、遞減的數學方法;棋牌、運動類遊戲, 暗含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 無論是哪類遊戲, 都是孩子對事物的探究。

當孩子學會了玩, 享受與父母一起玩的過程, 教育就變得溫馨而多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