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座呼和浩特的塞外古刹已有200年歷史,建築格局十分罕見

本期《印象青城》, 核桃君帶大家逛一下呼和浩特一處著名的寺院——觀音寺。

首先核桃君帶大家來到如今觀音寺的“後門”。 雖然這裡如今大門緊閉, 但是老呼和浩特人都知道, 這裡才是昔日觀音寺真正的正門。

呼和浩特“觀音寺”位於大召的南面, 如今玉泉區史家巷與觀音廟街之間。 當年, 以廟為中心, 巷子的南北兩段分別用廟命名為觀音廟巷和觀音南街。 1975年, 將二街巷合併, 更名為泉源巷。 核桃君小的時候, 人們更習慣與將這裡稱作“觀音廟”。 那時候廟門是從北而開, 面積也並不大, 占地不到兩畝。 這樣坐南朝北的佈局在中國佛教建築史上十分罕見, 民間稱之為“倒座觀音寺”。 正所謂:“問觀音為何倒坐?歎世人不肯回頭!”

(觀音寺原址其實只有這麼大。 )

觀音寺始建於1796清朝嘉慶年間, 1846年清朝道光年間重建, 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 是目前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傳佛教寺廟。 昔日的觀音寺, 居於“漢佛廟之首”, 曾是呼和浩特地區歷史上漢傳佛教的活動中心, 在呼和浩特市的佛教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昔日的廟門, 當時牌匾是“觀音大寺”。 )

原建築除鐘、鼓樓早已拆除外, 尚存山門、正殿、東西配殿、禪房等。 山門為木結構的牌樓式建築, 三門四柱, 重簷屋頂, 其建築工藝極為精巧。

(三門四柱的舊寺門依舊健在, 只不過現在多了一層“護門”, 無法通行。 )

正殿為寺院的主體建築, 均為硬山式。 正殿內氣氛莊嚴, 磬、鼓, 木魚等法器陳設井然, 幡、幢、幔等排列有序。 殿內供奉有貼金塑像和緬甸玉雕佛像, 塑像中為觀音菩薩, 兩邊為文殊、普賢菩薩。 觀音菩薩座前有龍女和善財童子侍立左右。 東西牆壁上分別繪有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和三十三化身像。

東、西配殿分別為地藏殿和文殊殿。 殿外簷枋上繪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十殿閻君等佛教故事圖。 人物形象生動傳情, 栩栩如生, 繪畫極為精美, 堪稱一絕。

寺內現存石碑六通。整個寺院結構嚴謹、古樸幽雅,是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清代漢廟建築。

觀音寺的開山法師叫具足法師。相傳法師未出家前,患眼疾,生活十分艱難。一日,他在井邊打水時,因疲倦入睡,忽然夢見觀音菩薩來到身邊,對他說:“你若發心出家,修行積德,在此建廟、則眼病可愈”。夢醒後,他即回家告別親屬,遂參拜西茶坊關帝廟中的老和尚,剃度為僧,法號“具足”。自此,開始為籌備建寺,不斷奔走,募化四方。數年後,終於在水井旁建起了觀音寺,具足老和尚成為觀音寺的第一代住持。隨心所願,寺建成後,他的眼疾也果然痊癒。觀音寺的菩薩顯靈,周圍百姓一傳十、十傳百聲名遠揚,引得往來信眾、敬香者絡繹不絕。

(如今在觀音寺內,可以看到建寺以來六位法師的詳細介紹。)

2011年2月10日,觀音寺舉行大雄寶殿開光法會。觀音寺寺院院分上、下兩院。上院為祖寺(位於玉泉區),下院為新寺(位於烏素圖村)。

如今的觀音寺廟門氣派了不少。觀音寺不收門票,但是下午四五點左右就會關門謝客。

至少在核桃君的記憶中,觀音寺門前的廣場總是聚集著一些算命先生。這也是許多寺廟門口的一道風景線。

在觀音寺南門自行領取香火,隨意佈施。一年四季,這裡的香火總是十分旺。

2006年,開始在原址上重新恢復、擴建寺院。 恢復、擴建的上院,占地面積約為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

寺院坐北向南,依中軸線設山門、天王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沿中軸兩側,分別建有鐘樓、鼓樓、方丈室、藏經閣以及僧寮、齋堂、接待室、法物流通處等附屬建築。

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築,均為三重簷歇山式建築,殿宇飛簷門拱、雕樑畫棟,分別高達35.55和36.45米。整個寺院建築佈局嚴謹,錯落有序,顯的氣勢磅礴、宏偉壯觀。

圓通寶殿內供奉著觀世音菩薩,而大雄寶殿則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

這裡給不是太熟悉寺院規矩的朋友普及一個小常識,進寺院的門一定要順時針,從左邊的門進去,從右面的門出來。進入殿內也要順時針走,不要踩踏門檻,衣著不可暴露,不可大聲喧嘩。

新擴建後的觀音寺更加的氣派。

除了位於玉泉區的這座“上院”之外,位於市郊東烏素圖村還有一座於2002年竣工的“下院新寺”,俗稱“烏素圖觀音廟”。寺院坐西向東,建築規模較大,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建有照壁、山門、天王殿、觀音殿、祖師殿、伽藍殿、地藏殿、念佛堂、報恩堂、藏經閣、佛塔、寮房、齋堂等建築。寺內殿宇飛簷鬥角、雕樑畫棟,建築絢麗輝煌;寺外溪水潺潺、山風習習。環境雅致幽靜。該觀音寺下院,是呼和浩特地區建築面積較大的一座漢傳佛教寺院。

(在觀音寺南側,是呼和浩特另一個地標性建築——號稱亞洲第一佛塔的寶爾汗佛塔。拍攝期間恰逢寶塔外部維護,咱們下次再另行介紹。)

觀音寺每年都不定期舉辦佛七、大悲七、地藏七、金剛七、三時繫念法會、法華法會、放生法會、及對貧困地區、學校的賑災、捐獻等活動。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誕辰日),這一天也是呼和浩特觀音寺最熱鬧的一天。觀音廟會是原歸綏地區“三大傳統廟會”中唯一保留至今的廟會,三大傳統廟會分別為:新城東門外娘娘廟會,舊城三官廟會,舊城觀音廟會。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從隋唐以來,民間觀音信仰日趨深入和廣泛,並漸形成了以敬奉觀音為主的三個農曆宗教節日:二月十九為觀音誕生日,六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為觀音出家日,民間有的將這三日並稱為觀音菩薩聖誕。觀音聖誕是大節日,這天,大家一起素食齋戒,或者一起朝聖,或參加莊嚴的觀音法會,沐浴佛法梵音,淨化心靈。並在寺院外逐漸形成熱鬧的廟會和香市,形成了中華各地悠久的廟會文化。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記得小時候,觀音寺經常有法事,小孩子們最盼望的是可以來這裡吃免費的齋飯。饅頭燴菜十分好吃,但是不允許洗碗,一個人吃完之後要把空碗交給其他人,然後後面的人再去拿著碗去盛飯。如今看來,這確實不夠衛生,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很有講究的。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如今再有廟會,已經用了一次性的餐具,但是味道燴菜饅頭的“套餐”一如從前。饅頭、油糕、素燴菜,不能不說寺裡師傅的手藝是真好,只是簡單的家常菜也能做的鮮香可口。

呼和浩特觀音寺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泉源巷31號(玉泉區南茶坊路口以西路北)

年代:始建於西元1796—1820年(清代嘉慶年間)

寺內現存石碑六通。整個寺院結構嚴謹、古樸幽雅,是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清代漢廟建築。

觀音寺的開山法師叫具足法師。相傳法師未出家前,患眼疾,生活十分艱難。一日,他在井邊打水時,因疲倦入睡,忽然夢見觀音菩薩來到身邊,對他說:“你若發心出家,修行積德,在此建廟、則眼病可愈”。夢醒後,他即回家告別親屬,遂參拜西茶坊關帝廟中的老和尚,剃度為僧,法號“具足”。自此,開始為籌備建寺,不斷奔走,募化四方。數年後,終於在水井旁建起了觀音寺,具足老和尚成為觀音寺的第一代住持。隨心所願,寺建成後,他的眼疾也果然痊癒。觀音寺的菩薩顯靈,周圍百姓一傳十、十傳百聲名遠揚,引得往來信眾、敬香者絡繹不絕。

(如今在觀音寺內,可以看到建寺以來六位法師的詳細介紹。)

2011年2月10日,觀音寺舉行大雄寶殿開光法會。觀音寺寺院院分上、下兩院。上院為祖寺(位於玉泉區),下院為新寺(位於烏素圖村)。

如今的觀音寺廟門氣派了不少。觀音寺不收門票,但是下午四五點左右就會關門謝客。

至少在核桃君的記憶中,觀音寺門前的廣場總是聚集著一些算命先生。這也是許多寺廟門口的一道風景線。

在觀音寺南門自行領取香火,隨意佈施。一年四季,這裡的香火總是十分旺。

2006年,開始在原址上重新恢復、擴建寺院。 恢復、擴建的上院,占地面積約為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

寺院坐北向南,依中軸線設山門、天王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沿中軸兩側,分別建有鐘樓、鼓樓、方丈室、藏經閣以及僧寮、齋堂、接待室、法物流通處等附屬建築。

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築,均為三重簷歇山式建築,殿宇飛簷門拱、雕樑畫棟,分別高達35.55和36.45米。整個寺院建築佈局嚴謹,錯落有序,顯的氣勢磅礴、宏偉壯觀。

圓通寶殿內供奉著觀世音菩薩,而大雄寶殿則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

這裡給不是太熟悉寺院規矩的朋友普及一個小常識,進寺院的門一定要順時針,從左邊的門進去,從右面的門出來。進入殿內也要順時針走,不要踩踏門檻,衣著不可暴露,不可大聲喧嘩。

新擴建後的觀音寺更加的氣派。

除了位於玉泉區的這座“上院”之外,位於市郊東烏素圖村還有一座於2002年竣工的“下院新寺”,俗稱“烏素圖觀音廟”。寺院坐西向東,建築規模較大,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建有照壁、山門、天王殿、觀音殿、祖師殿、伽藍殿、地藏殿、念佛堂、報恩堂、藏經閣、佛塔、寮房、齋堂等建築。寺內殿宇飛簷鬥角、雕樑畫棟,建築絢麗輝煌;寺外溪水潺潺、山風習習。環境雅致幽靜。該觀音寺下院,是呼和浩特地區建築面積較大的一座漢傳佛教寺院。

(在觀音寺南側,是呼和浩特另一個地標性建築——號稱亞洲第一佛塔的寶爾汗佛塔。拍攝期間恰逢寶塔外部維護,咱們下次再另行介紹。)

觀音寺每年都不定期舉辦佛七、大悲七、地藏七、金剛七、三時繫念法會、法華法會、放生法會、及對貧困地區、學校的賑災、捐獻等活動。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誕辰日),這一天也是呼和浩特觀音寺最熱鬧的一天。觀音廟會是原歸綏地區“三大傳統廟會”中唯一保留至今的廟會,三大傳統廟會分別為:新城東門外娘娘廟會,舊城三官廟會,舊城觀音廟會。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從隋唐以來,民間觀音信仰日趨深入和廣泛,並漸形成了以敬奉觀音為主的三個農曆宗教節日:二月十九為觀音誕生日,六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為觀音出家日,民間有的將這三日並稱為觀音菩薩聖誕。觀音聖誕是大節日,這天,大家一起素食齋戒,或者一起朝聖,或參加莊嚴的觀音法會,沐浴佛法梵音,淨化心靈。並在寺院外逐漸形成熱鬧的廟會和香市,形成了中華各地悠久的廟會文化。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記得小時候,觀音寺經常有法事,小孩子們最盼望的是可以來這裡吃免費的齋飯。饅頭燴菜十分好吃,但是不允許洗碗,一個人吃完之後要把空碗交給其他人,然後後面的人再去拿著碗去盛飯。如今看來,這確實不夠衛生,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很有講究的。

(圖片拍攝於2017年3月16日)

如今再有廟會,已經用了一次性的餐具,但是味道燴菜饅頭的“套餐”一如從前。饅頭、油糕、素燴菜,不能不說寺裡師傅的手藝是真好,只是簡單的家常菜也能做的鮮香可口。

呼和浩特觀音寺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泉源巷31號(玉泉區南茶坊路口以西路北)

年代:始建於西元1796—1820年(清代嘉慶年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