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後315時代,食品安全問題依然任重道遠

今年315晚會的專題報導是關注傳統消費領域和新興消費領域兩個方面, 揭露一些行業存在的潛規則, 和消費市場中存在的違法侵權行為。 擔當消費市場的瞭望者, 通過深入調查及時發現問題的根源, 為政府加強監管提供借鑒和建議。 3.15雖然已經過去, 但是如“藏在飼料裡的獸藥”“日本核污染區食品”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讓消費者觸目驚心。 各地嚴查食品安全問題仍在繼續, 整治力度之大、涉及範圍之廣, 都是近年來所罕見的。

食品安全不是315一天, 品質保障需要天天315

2017年兩會期間, 相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健康,

必須管得嚴而又嚴。 要完善監管體制機制, 充實基層監管力量, 夯實各方責任, 堅持源頭控制、產管並重、重典治亂, 堅決把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每一道關口。 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表示, 要嚴防死守食品安全底線, 從源頭確保食品安全。 嚴防死守食品安全底線, 正是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回應。 要從源頭抓起, 以產業轉型和技術創新來解決問題。

3.15晚會上的“藏在飼料裡的獸藥”“日本核污染區食品”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讓我們觸目驚心。 以海參行業來說, 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 不惜用澱粉加上膠粉製造假海參, 把糖幹海參當作淡海參賣, 還有的商家在海參重量上做手腳,

出現“一斤海參四兩鹽”的亂象。 “價格混亂, 品質難保。 ”短短八字, 卻將海參市場的混亂局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糖幹海參氾濫成災, 劣質海參廣泛流入, 都成為海參市場上的老大難問題。 工商部門屢次整改卻成效一般, 大肆銷售劣質海參之風在蘇州乃至全國海參市場盛行。

鑒於黑心商家的來勢洶洶, 政府也新推出了許多管理條例, 不僅執法力度大大加強, 對食品的各項認證管理也更加嚴格。 尤其是對有機食品中農藥、激素、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的檢測指標也再次降低, 此舉在限制劣質海參企業的發展的同時也利於品牌海參的銷量。 3.15已經過去了, 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只停留于此, 記者再次呼籲:食品安全不是315一天,

品質保障需要天天315。

食品安全問題依然任重道遠, 品牌海參堅守品質不忘初心

近日, 記者走訪了號稱海參菜市場的蘇州某水產批發市場, 在這裡, 海參批發、零售隨處可見, 好不熱鬧, 一派欣欣向榮。 可當記者深入瞭解後才知道, 這繁華的背後黑雲密佈。 “這裡90%的店啊, 賣的都有糖幹海參, 不是什麼秘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海參經理人對記者透露到。 如此明目張膽將劣質海參對外銷售, 消費者利益必然受到很大侵害。 面對剛結束的315打假高潮, 不法商家投機倒把, 鋌而走險的行為還在繼續, 這不僅僅是海參行業的問題, 也是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問題的縮影。 如此看來食品安全問題依然任重道遠。

宮品海參蘇州市場總監在採訪中告訴記者,

“要解決海參品質問題, 商家自身首先要加強企業品質體系建設, 如宮品海參就引進了海參品質追溯體系進行管理, 讓每只海參都有一個可以追溯的‘身份證’。 多年來, 宮品人不忘初心, 堅守品質, 一直以來對產品品質要求頗高, 在業內率先獲得了國家注冊商標, 並通過了中國消費者防偽認證中心認證、QS食品品質安全認證、無公害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等多項權威認證。 把食品安全作為己任, 讓每一位購買海參的顧客吃到天然、純正、地道的好品質海參。 ”

“近些年海參價格已經開始出現一定下滑, 並且開始走向大眾消費層面, 而隨著海參市場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廣, 也肯定會吸引更多的商家加入,

這就難免也會引來一些唯利是圖的不法商販進行造假牟取暴利, 雖然這幾年各主要海參品牌都加強了海參品質的管控, 政府部門也加大了對海參造假現象的監督檢查和懲罰力度, 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一方面行業需要加強自律, 其次要借助市場來監督, 完善造假舉報系統的建設。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