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分泌性中耳炎:影響聽力的隱形殺手

文/耳鼻喉科 樊淩杉

近日, 安安媽媽接到幼稚園老師電話, 說安安查體聽力篩查沒通過, 安安媽媽趕緊帶他來醫院檢查, 原來是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到底是怎麼回事?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 各個年齡均可發病。 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耳朵的結構說起。

耳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 中耳通過鼓膜與外耳分隔, 通過咽鼓管與外界相連。 而發生分泌性中耳炎時, 鼓膜是完整的, 所以就要考慮另外一個通路———咽鼓管了。

咽鼓管是連接中耳和鼻腔的唯一通道。 當出現外感、鼻咽部疾病(如鼻炎、鼻竇炎等)時, 炎症就會沿著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腔, 引起中耳粘膜水腫, 粘膜下毛細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 血管中的血漿滲出到中耳腔形成積液, 從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當各種原因(如腺樣體肥大、鼻息肉等)引起咽鼓管通氣功能障礙時,

中耳的氣體被粘膜吸收, 中耳出現負壓, 從而導致中耳粘膜的靜脈擴張, 通透性增加, 血清漏出聚積於中耳, 也會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為什麼兒童更容易發病呢?

與成人咽鼓管比起來, 兒童的咽鼓管更平(接近水準位),

管腔更短, 內徑更寬, 所以炎症更容易進入中耳,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狀

1.聽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大多有感冒史, 以後出現耳痛、聽力下降, 可伴有自聽增強感。 有時候會隨著體位變化聽力時好時壞,

還有些慢性患者自覺陰天耳聾加重、晴天耳聾減輕。 一些孩子表現為對大人的呼喚不理睬, 被誤以為注意力不集中。

2.耳痛、堵悶感急性起病期可出現耳痛, 多數表現為耳堵悶感。 嬰幼兒、兒童多以拽耳朵為主要表現。

3.耳鳴多呈間斷性, 症狀一般不重。

一旦出現以上這些症狀, 應該做什麼檢查?

1.耳鏡檢查:可以直觀的看到鼓膜的情況。 急性期鼓膜充血;鼓室積液時鼓膜呈淡黃、橙黃色, 或可見氣泡影、液平面。

2.聲阻抗:對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B型圖是典型曲線, C型圖提示咽鼓管功能不良。

3.純音聽閾測定:是判斷聽力損失程度的重要指標。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療

天津中醫院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採用中藥湯劑、咽鼓管通氣治療、鼻腔用藥、局部理療、鼓膜穿刺術、鼓膜切開置管等方法, 可直達病所, 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1.中藥湯劑

耳鼻喉科譙鳳英主任醫師經過30餘年臨床研究觀察,認為分泌性中耳炎之鼓室積液屬祖國醫學的“痰濕”為患,與肺、脾、腎三髒的功能失常密切相關,臨床運用“宣肺通竅方”為基礎方辨證加減,從肺治耳,宣肺氣以開鬱閉之耳竅;以入腎經之藥為先導,引水下行,因勢利導;健脾與滲濕相互為用,標本兼治,屢獲佳效。

2.咽鼓管通氣治療

咽鼓管通氣是用導管由鼻腔進入咽鼓管咽口,通過二聯球打氣,以改善咽鼓管堵塞和耳內通氣、促進中耳積液排出的特色治療方法。

3.鼻腔用藥

伴有鼻塞者,用具有疏風通竅作用的藥液滴鼻,如院內製劑鼻炎靈滴鼻液,使鼻腔通暢,有助於耳竅積液排出,減輕耳堵悶感,使耳竅通暢。

4.局部理療

採用鼻腔氦氖鐳射、超聲霧化及耳部氦氖鐳射治療,促進鼻腔及耳部炎症消退。

5.鼓膜穿刺術

鼓膜穿刺術是指在局部麻醉狀態下對鼓膜進行穿刺,抽出中耳積液的治療方法。它既是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方法之一,又可起到治療的作用。

6.鼓膜切開及鼓膜置管

適用於病程超過3個月、或久治無效者。鼓膜切開置管能長期保持鼓室與大氣壓力平衡,有利於中耳分泌物的引流,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

如何預防?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積極防治感冒及鼻腔、鼻咽慢性疾病。

3.避免氣壓變化

患傷風鼻塞及其他鼻病出現嚴重鼻塞時,應避免乘坐飛機或潛水。

4.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以免邪毒竄入耳竅

擤鼻方法① 先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氣,對側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側擤完,再擤另一側。

擤鼻方法② 將頭稍微仰起,使鼻涕向後流,再輕輕吸鼻,使鼻涕經後鼻孔排出,流入口咽部,再輕輕吐出。

不正確的擤鼻方式容易使分泌物自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耳鼻喉科譙鳳英主任醫師經過30餘年臨床研究觀察,認為分泌性中耳炎之鼓室積液屬祖國醫學的“痰濕”為患,與肺、脾、腎三髒的功能失常密切相關,臨床運用“宣肺通竅方”為基礎方辨證加減,從肺治耳,宣肺氣以開鬱閉之耳竅;以入腎經之藥為先導,引水下行,因勢利導;健脾與滲濕相互為用,標本兼治,屢獲佳效。

2.咽鼓管通氣治療

咽鼓管通氣是用導管由鼻腔進入咽鼓管咽口,通過二聯球打氣,以改善咽鼓管堵塞和耳內通氣、促進中耳積液排出的特色治療方法。

3.鼻腔用藥

伴有鼻塞者,用具有疏風通竅作用的藥液滴鼻,如院內製劑鼻炎靈滴鼻液,使鼻腔通暢,有助於耳竅積液排出,減輕耳堵悶感,使耳竅通暢。

4.局部理療

採用鼻腔氦氖鐳射、超聲霧化及耳部氦氖鐳射治療,促進鼻腔及耳部炎症消退。

5.鼓膜穿刺術

鼓膜穿刺術是指在局部麻醉狀態下對鼓膜進行穿刺,抽出中耳積液的治療方法。它既是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方法之一,又可起到治療的作用。

6.鼓膜切開及鼓膜置管

適用於病程超過3個月、或久治無效者。鼓膜切開置管能長期保持鼓室與大氣壓力平衡,有利於中耳分泌物的引流,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

如何預防?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積極防治感冒及鼻腔、鼻咽慢性疾病。

3.避免氣壓變化

患傷風鼻塞及其他鼻病出現嚴重鼻塞時,應避免乘坐飛機或潛水。

4.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以免邪毒竄入耳竅

擤鼻方法① 先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氣,對側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側擤完,再擤另一側。

擤鼻方法② 將頭稍微仰起,使鼻涕向後流,再輕輕吸鼻,使鼻涕經後鼻孔排出,流入口咽部,再輕輕吐出。

不正確的擤鼻方式容易使分泌物自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