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麗塞罕壩|“塞罕壩精神”禮贊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河北省最北端——最高氣溫33.4℃, 最低氣溫-43.3℃, 年均氣溫-1.3℃, 年均積雪達7個月, 年均無霜期64天——三代人——55年——創造了中國北方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跡——人稱京津防沙源、涵水源的“綠色長城” ——這就是“塞罕壩機械林場”。

禮贊:列寧曾經用勃朗峰(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的形成比喻“傑出”由“艱險”來襯托。 他說:在草原地帶是不會有勃朗峰的, 只有在阿爾卑斯高山群中才存在勃朗峰。 (《列寧全集11卷410頁》)我們之所以要以十二分虔誠之心來觀察, 來分析塞罕壩機械林場, 就是因為她超乎了平淡無奇, 而有別於芸芸眾生;就是因為她是從幾十年艱難困苦、奮鬥成功中脫穎而出的, 她體現出來的精神是高於許許多多人、許許多多地方、許許多多行當的。

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造林的成功經驗,

塞罕壩機械林場1962、1963年連續兩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造林事業處在了生死存亡邊緣。 關鍵時刻, 王尚海、劉文仕、張啟恩、王福明四位場領導不約而同地把家從北京、承德、圍場搬到了塞罕壩以穩定軍心。

禮贊:什麼叫“領導帶了頭, 群眾有勁頭”?這裡有了最生動最真實最準確的答案。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 “生死存亡的邊緣”, 領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穩定軍心。 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 有那麼一部分的領導幹部總在那裡要求群眾幹, 看著群眾幹, 自己則是充當“號召者”與“剪綵者”角色, 所以他們就沒有發言權, 沒有群眾基礎, 沒有領導權威。

當年貼在塞罕壩地窩子門框上的一副對聯:“一日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 爬冰臥雪冷乎凍乎不在乎——樂在其中”, 充分表達了塞罕壩人戰天鬥地的壯志豪情和樂觀主義精神。 塞罕壩人沒有被困難嚇到, 硬是在高寒沙漠上, 用顆顆火熱的心, 撐起了一片創業的藍天。

禮贊:“苦樂觀”是一個人面對實際艱苦的現實條件而採取的一種態度、一種姿態、一種氣概。

塞罕壩人獻給今人與後人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 就是這正氣浩蕩的生活態度。

經過代代努力, 塞罕壩機械林場有林地面積由建場前的24萬畝增加到112萬畝, 增長了近5倍;林木總蓄積由建場前的33萬立方米增加到1012萬立方米, 增長了30倍, 累計為國家提供中小徑級木材192萬方。 據中國林科院核算評估, 林場森林資產總價值為202億元;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

禮贊:這些實實在在的令人感歎的數字裡邊, 飽含著多少汗水與心血!什麼叫貢獻?這裡是最實際最正確最科學的答案。 改革開放也好, 經濟建設也好, 社會發展也好, 黨政公務也罷, 地方工作也罷, 個人業務也罷, 等等等等, 空洞的大話不頂用, 抽象的計畫不頂用, 衡量貢獻之大小, 事情之是非, 工作之優劣, 品德之高下, 最根本的標準是實踐, 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貨真價實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半個多世紀以來, 三代塞罕壩人以堅韌不拔的鬥志和以永不言敗的擔當, 鑄就了“忠於使命, 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林場以突出的成就,先後獲得了時代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國營林場、全國科技興林示範林場、中國沙產業十大先進單位、全國森林經營示範國有林場、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禮贊:這裡給人們兩點啟示,其一,榮譽是理所當然的;其二,榮譽是來之不易的。國家重視人才和貢獻,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措施之一。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問題,那就是不要忘記這“榮譽”中的心血含量。我們值得記住作家冰心的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來源 | 長城網

製作團隊

責編:秦鋒亮 劉劉鐸

校對:蔡文慧

編委:張寶安

編審:王兵偉

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林場以突出的成就,先後獲得了時代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國營林場、全國科技興林示範林場、中國沙產業十大先進單位、全國森林經營示範國有林場、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禮贊:這裡給人們兩點啟示,其一,榮譽是理所當然的;其二,榮譽是來之不易的。國家重視人才和貢獻,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措施之一。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問題,那就是不要忘記這“榮譽”中的心血含量。我們值得記住作家冰心的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來源 | 長城網

製作團隊

責編:秦鋒亮 劉劉鐸

校對:蔡文慧

編委:張寶安

編審:王兵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