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不動就嚷著要去麗江的,才是真正的屌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逃離成了文藝青年, 辦公室小白領的身份標籤。 朋友圈裡充斥著“說走就走”、“一個人的旅行”、“收拾行囊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追求詩和遠方”等流行的雞湯短語。

似乎這些成了文青們身份識別的暗號和接頭語。

在國內, 深受小白領們喜歡的一條、二更短視頻, 因為逼格、腔調倍受追捧。 在他們的公號裡, 只要搜索“逃離”, 就能看到“逃離”系列的視頻。 這類內容得到諸多轉發和點贊。

“逃離”類視頻

視頻通常多是從某個大城市“逃離”到一個比較冷門或者人少的地方。 如“逃離大都市, 香港姑娘在山裡做村民”、“逃離北上廣後, 去菲律賓海豚灣做潛水教練”還有“一群年輕人, 他們逃離了都市, 在鐘南山竟過起了撫琴、司花、煎茶的仙俠生活”等等。 仿佛萬惡的城市生活, 都是一片水深火熱。

2015年, 張磊在好聲音上唱出《南山南》, 民謠在中國火了。 與充滿商業氣息的流行音樂不同的是, 民謠更加貼合小資的習性, 用個人的口吻, 串聯起孤獨、焦慮、遠方等能充分引起情感共鳴的元素, 構建出一個讓人遐想美好想像空間。 而《南山南》、《南方姑娘》、《理想三旬》等自帶願景的民謠, 就這樣迅速地爛了大街。

仿佛每一個不談民謠的年輕人, 都不是好文青。

根據《中國職業資料白皮書夏季號》,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北上廣深這種特大城市“逃離”到蘇州、武漢、成都等國內主要的二線城市。 雖然傳播形式和媒介各不相同, 但是相同的“逃離”內容, 一次次地在公眾面前出現後。 顯然, 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社會現象。

為什麼逃離的話題這麼火, 活動、視頻、朋友圈爆文......說到底, 無非就是迎合了屌絲的焦慮心理。

所謂屌絲, 並不是說那些沒錢的人。 而是沒錢還作的那幫偽文青。 真正的文青, 像王小波、高曉松那樣, 放蕩不羈, 為了心中的理想或執念折騰到底, 圖個可樂, 而不是慫得只知道逃離。

屌絲和偽文青最大的特徵就是資源少, 發展差, 想的多,

做的少, 不甘於現狀, 但是又無力改變。 他們多數是在一二線城市苦苦打拼但不甘寂寞的人。

每天上著相同班, 對著一模一樣的人, 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 承擔著不菲的房租、偶爾還要面對失業的風險。 躊躇滿志卻一事無成, 認為自己才高八斗智慧冒泡但同事都是豬隊友。 看上去的光鮮亮麗, 實際上內心積攢起許多對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卻無法從中抽離。 守株待兔式的幻想、和自欺欺人的白日夢, 自然成為了他們情緒輸出的主要方式。

無論是以“逃離北上廣”為噱頭的行銷事件, 還是以輸出“逃離”內容為主的系列視頻, 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反響和共鳴, 其實抓住的是就是屌絲欲罷不能的心態。

“逃離”的短視頻對口的正是這一批焦慮的屌絲, 幻想則是他們解決焦慮的首選方式。 他們經濟一般, 懶於行動, 但卻堅信詩和遠方。 但在現實中他們不可能做出逃離城市的舉動, 因此他們需要借助他人的故事來幫助自己代入其中, 希望在未來的某天, 除了朝九晚五外還能浪跡天涯。

這種故事抓住了屌絲們的心理,刻意營造出一種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夢境,突破屈服、限制,重新掌控其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通過呼籲小白暫時逃離眼前苟且,幫助他們獲得精神上的解脫,產生辭職的衝動,跳脫出現實的牢籠並沉溺其中。

有的時候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換個環境喘一口氣,但是那只不過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無論在什麼時候,逃避永遠不是最好的選擇,它並不能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

與其花時間幻想,不如老老實實賺錢和提升自己。詩和遠方掛在嘴邊,沒有經濟獨立,哪來所謂自由。那些天天喊著讓你逃離的人,不過是你智商的測試機罷了。

錢鐘書說,人生處處是圍城。身在城裡的屌絲們,誠恐、焦慮卻別無他法,所以也就只能用視頻、圖片文字為主的精神鴉片説明自己達到逃出城外理想高潮罷了。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分析,焦慮的產生是因為失去了與欲望物件的距離。黑格爾所謂的世界黑夜,講述的其實是焦慮,是靜止的煎熬,與運動相對。簡單的來說,焦慮就是那些你達不到的目標,但卻稱它幻想著能與它融為一體。

有很多人認為嬰兒愛哭的原因無非就兩個,餓肚子和尿褲子。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嬰兒可能是因為想念媽媽,但又看不見時,產生的焦慮罷了,而哭是他的表現形式。

在易蔔生小說《娜拉》中,女主人公不滿現實,離家出走。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揭示了經濟不獨立的主角的命運:要麼做妓,要麼回來,無其它路可走。假如你是屌絲,處處皆是囚籠,到哪都沒法逃離。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這種故事抓住了屌絲們的心理,刻意營造出一種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夢境,突破屈服、限制,重新掌控其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通過呼籲小白暫時逃離眼前苟且,幫助他們獲得精神上的解脫,產生辭職的衝動,跳脫出現實的牢籠並沉溺其中。

有的時候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換個環境喘一口氣,但是那只不過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無論在什麼時候,逃避永遠不是最好的選擇,它並不能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

與其花時間幻想,不如老老實實賺錢和提升自己。詩和遠方掛在嘴邊,沒有經濟獨立,哪來所謂自由。那些天天喊著讓你逃離的人,不過是你智商的測試機罷了。

錢鐘書說,人生處處是圍城。身在城裡的屌絲們,誠恐、焦慮卻別無他法,所以也就只能用視頻、圖片文字為主的精神鴉片説明自己達到逃出城外理想高潮罷了。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分析,焦慮的產生是因為失去了與欲望物件的距離。黑格爾所謂的世界黑夜,講述的其實是焦慮,是靜止的煎熬,與運動相對。簡單的來說,焦慮就是那些你達不到的目標,但卻稱它幻想著能與它融為一體。

有很多人認為嬰兒愛哭的原因無非就兩個,餓肚子和尿褲子。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嬰兒可能是因為想念媽媽,但又看不見時,產生的焦慮罷了,而哭是他的表現形式。

在易蔔生小說《娜拉》中,女主人公不滿現實,離家出走。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揭示了經濟不獨立的主角的命運:要麼做妓,要麼回來,無其它路可走。假如你是屌絲,處處皆是囚籠,到哪都沒法逃離。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