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集水坑是否應留置在基槽的邊角

建築工程基礎施工時, 施工單位為保證基槽不被積水浸泡, 通常在建築物四周挖排水溝。 建築物平面尺寸較小時, 一般在基坑槽的四角留置集水坑;建築物平面尺寸較大時, 則根據需要在中間位置增加集水坑。 雖然將集水坑留置在建築物四周的做法便於收集基坑基槽內積水、易於控制坡度以及易於貫徹技術交底。 但是經過一番推敲, 不禁讓人思考, 把集水坑留置在基坑槽的四個邊角是否妥當?

最易出現隱患的地方

基坑槽開挖現場條件較好時, 一般採取放坡開挖的方式;如基礎較深, 則根據地質勘探報告提供的資料在土層間分步開挖,

也就是說開挖的集水坑位置通常土方是超挖的。 建築物的四角, 即開挖邊坡兩方向的交點位置, 同時也是基坑槽邊坡土壓力突變的位置, 是最容易出現隱患的地方。

由於集水坑坑內積水幾乎始終存在, 所以一些施工單位會將集水坑的四周用水泥砂漿進行加固, 在底部澆築墊層或鋪設石子。 但一些單位開挖集水坑後, 任由陽光暴曬、雨水沖刷, 在下雨時集水坑排水管處甚至會出現漏水現象, 對邊坡進行沖刷。

綜合上述幾種原因, 將集水坑留置在基坑槽的四個邊角位置有可能造成在集水坑上部位置出現兩個方向的邊坡相向塌方, 造成嚴重事故(圖1)。

如何消除隱患?

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改變集水坑留置位置, 將集水坑留置在距邊角不小於2m處的位置較為合適, 這種設置方式避開了應力集中的位置, 保證了邊坡應力集中位置處土方的穩定性, 且縮短了排水溝裡水流輸送的距離, 將以前由一個集水坑完成的工作,

增至兩個集水坑共同擔負, 有利於儘快將坑內積水排放出去;同時由於集水坑距邊坡邊角約2m, 為保證排水暢通, 開挖排水溝時, 邊角位置的排水溝可以挖得很淺, 減少了對邊角土方的擾動, 將安全隱患盡可能降低到最小。 這種做法雖增加了現場的勞動用工量, 但是相對于土方邊坡的安全性, 這樣的付出必然是十分值得的。

(王淮北:淮北礦業集團工程建設公司)

“建築智慧讓建築人工作更簡單, 生活更快樂!”——yjzw0574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